天天看点

王祖光:掉牙之前,再啃一次硬骨头

作者: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

王祖光你可能不认识,但风靡一个时代的小灵通肯定很多人知道。这个一手创造了小灵通奇迹的男人,如今却在讲一个跨界造车的故事。

王祖光:掉牙之前,再啃一次硬骨头

5月26日,王祖光正式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平台——容大智造,薛蛮子、李开复、徐小平、蔡文胜、周鸿祎、郭台铭等投资及企业大佬纷纷为其站台。

1

小灵通之父

这样的创业对于王祖光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

早在二十年前,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归,王祖光同薛蛮子、陆弘亮就进行了第一次创业。

那时的通讯技术还相当落后。王祖光满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情,毅然辞去了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职务,决定回国创业。

凭借自己在海外积累的技术,王祖光与浙江的电信管理局合资,成立了浙江宇通电信有限公司,致力于数字环路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2

老男孩的造车梦

和大多醉心功名的人不同,王祖光特别淡泊名利。在小灵通打出名气之后,“老男孩组合”在ut的项目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薛蛮子是个精明的投资人,上市后很快就离开了ut,获利了结,据称至少赚了1.2亿美元。2000年,因为经营理念的分歧,王祖光辞去了在ut斯达康的职务,演了一出功成身退的戏剧。

2006年,王祖光再次回国,成立中柴机器有限公司,从事农用车、叉车、牵引车等非机动车的变速箱制造。彼时因为伊拉克战争的缘故,国际油价一度突破了100美元。

高企的油价促使欧美国家开始探索利用新的汽车能源模式,在中国,一大批新造车企业在2003年后开始涌现。这批造车新势力吸引了王祖光的关注,他希望抢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行业先机,复制在电信行业的成功。

当大多数人忙着打造豪华跑车、高端乘用车时,再次创业的王祖光却另辟蹊径,立足于新能源物流车,因为他清楚的看到市场对于新能源物流车的需求:高质量、低成本、能拉货、免维护,用通俗话来说就是“性价比高”。

3

物流车的机遇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王祖光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收购标的。于是,他将眼光扩展到了全球。

2014年,在电动车的故乡——法国,王祖光发现了一款在轻量化、载重量和经济效用方面拥有巨大优势的电动物流车。没过多久,这款车的制造商——sitl-brandt motors因为经营和供应链上的问题面临破产重组。

而当时中国汽车业产能充裕却缺乏电动汽车技术,“为什么不能打造一个汽车制造平台来实现资源互补呢?”王祖光随即决定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但是收购这家公司需要800万欧元,并且卖方要求第二天款项就要到位。

在紧要关头,王祖光第一时间想到向中国天使会的朋友们求助,他立即给杨向阳等人打了电话。由于时差,当时国内已是深夜,但杨向阳、陆弘亮等人还是一夜之间为王祖光凑齐了800万欧元的收购款。

因为这个公司,当年一起在ut斯达康打天下的老伙伴又走到了一起。5月27日,有着“最佳天使人”头衔的薛蛮子,在其微博发布了ut斯达康“三剑客”的合影。

王祖光:掉牙之前,再啃一次硬骨头

4

“再啃一次骨头”

当然,造车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因为汽车这个行业资产重、投入资金大、投资期长、行业保护严,所以行业非常低效,变化很慢,不像手机、或其他一些互联网公司,随时都有成批的人涌入。之前波导手机,春兰空调等企业已经倒在了进军汽车产业的路上。新能源汽车这条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走。

年龄大了,干什么都像是在做赌,如今,王祖光入局的行业现状是:即便引入国外的技术,汽车行业也会面临技术不断的更新迭代,成本逐渐提高的窘境,而王祖光的容大智造平台这样“组合”造车的模式又是否能给企业稳定的支撑也还是个未知数。

对于王祖光而言,这也许是他商业生涯的最后一次冒险了。即使这样,“明天牙就要掉了,那就再啃一次骨头。”王祖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