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作者:产投观察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恒远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王祖光今年65岁了,他不留情怀的态度和柔和的言辞让他看起来更像个学者,很难相信这位创业老兵真的每个月都会往返于美中之间,平均用两周的时间来关掉时差。

王先生最早的知名头衔是"小灵通之父"和"中国第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创始人",他参与创办的四家公司都上市了。过去的成功并没有阻止他,2014年王祖光跨界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随后成为恒远电动车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2016年恒远推出智能汽车平台"荣大智",预计2020年上半年恒远电动车集团上市。

虽然在当下的中国人社交媒体上非常低调,但王祖光的一生足以形容为"传奇"。他的祖父于伟仁出生于上海一个读书家庭,是上海著名的"围人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者,祖父王公璇是一位传奇的爱国者。1979年,王祖光作为首批留在美国的新中国学生之一,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计算机电气工程双硕士学位,并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成为第一位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生。他的研究生导师也是一位拥有九个博士学位的多学科学术传奇人物: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 Simon)教授,第一位诺贝尔人工智能奖获得者,中国斯马加。

毕业后,王先生受雇于Racal-Milgo,担任开发网络管理系统的系统工程师,然后成为贝尔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当时贝尔实验室是通信领域最著名的实验室,专注于网络系统和网络管理。可以说,40多年前,王祖光成为最早接触人工智能的美国学生之一。

1989年,王祖光决定回国创业,成为第一批返乡人。接下来的故事让我们很熟悉:1991年,他与陆洪亮和薛璋共同创立了UT Starcom,使"小灵通"成为许多中国人的第一部手机。2000年3月,UT Starcom成为中国首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之一。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从左至右:陆洪亮、薛蛮、王祖光

王祖光说:"其实我有一个爱好,我喜欢创业。对我来说,生活是最重要的过程,浪费的过程是最大的浪费。我在40岁时退休了一次,后来发现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工作。"

2006年,王祖光首次接触到国内汽车制造产业链,这给他带来了很多思考。2014年,60岁的王祖光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启动项目,该项目后来成为恒远电动汽车集团。迄今为止,恒源的电动汽车零部件和系统已在20多个国家销售和使用,最大的市场是德国。恒远电动车集团在全球拥有12家工厂,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捷克、俄罗斯、日本福岛等。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历史的改变者,不要只是一个追随者

王祖光谈及中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始于2000年左右,当时美国政府投入了超过200亿美元的高额补贴,在此期间,大约有20-30家公司诞生,所有这些都破产了,无一例外。在大规模破产后,只有两家潜在的公司被收购,一家由马丁·埃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创立、马斯克于2012年收购的特斯拉。另一家曾被认为是特斯拉最强大竞争对手的菲斯克,自从被万英收购以来,它一直不是什么新闻。

欧洲的新能源汽车轨迹与此类似,几乎所有30多家新兴初创企业都破产了。这其实对恒远来说是一个机会,2014年王祖光从杨向阳、薛野蛮人等老朋友暂时调到了800万欧元,收购了一家法国电动物流车公司SITL-Brandt Motors,然后又收购了另外两家欧洲电动汽车公司,作为技术储备和启动。"每晚筹集800万欧元"的故事对于年度汽车制造业来说也是一个好故事。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起步时间比欧美晚了十年左右,2014年大量新公司开始涌现,约有两三百家。政府补贴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市场。虽然发达国家有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中国作为落后国家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技术和行业经验,但商业体系、市场体系、配套服务等细节和本土化部分,或从零开始。

王祖光认为,任何企业做好的要素只有三点:一是避免做空,二是差异化,三是模式和基因不如第一,保证盈利能力和健康现金流。谈及此,王祖光先生自豪地表示,"我们是全球第一家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创业公司,我们的现金流和利润都非常好。"

扬龙避免做空方面,恒远正在做的是生产技术平台和汽车套件,不做整车组装,主营市场不再是国内而是海外。目前,恒源套件和系统已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最大的市场是德国。国内生产套件运往德国组装成整车,在德国标签上销售,运往法国、美国、日本等不同工厂也在当地销售。在国内可以向东风、重型车辆这些品牌销售套件。这就是为什么恒远电动汽车或荣大志的名字在消费市场上并不常见。

恒远的差异化主要针对商用车市场,即乘用车和物流车,现在主流的电动车都是乘用车。电动商用车都是国际上大车企和国内企业忽视市场,而恒远也是国内唯一使用汽车企业的开发商,这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任何关心工业技术的人都知道,互联网和技术界的许多新概念在2015年左右突然传播开来,并被大众所熟知,如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同样在2015年,王祖光尝试了汽车制造的深水,从此并不畏惧,而是初步建立了荣大智打造的造车平台模式。阿里集团首席战略官曾明教授也亲自投资了该平台,对战略规划非常有帮助。

王祖光认为,一个企业是否走在时代的前列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跟随潮流,差异化竞争。在这个时代,我们经历了一波繁荣,从太阳能光伏到生物工程,从人工智能到芯片研发,但真正摆脱风向,成为一家成熟的创业公司却很少见。俗话说:我们应该向水学习,而不是先竞争,为无止境而战。通风口不重要,热点不重要,流量和互联网基因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有什么优势,以及如何利用它们。

很多人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现在陷入困境,部分原因是大量企业没有真正实现可以推向市场的大规模生产规模,部分原因是传统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以及来自海外品牌的竞争。

王岐山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从上海工厂到首批订单的生产只需要10个月的时间,无论是国内初创企业还是世界级汽车制造商都无法做到。而特斯拉现在不仅可以量产,还可以拥有巨大的资本代言,这是国内电动汽车公司做不到的。另一方面,国内上汽、广汽、吉利、长城这些老牌厂商,他们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产品的低成本、高质量的生产不小,用户不必担心售后服务和品牌声誉问题。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因此,除非初创企业在技术或平台优势上存在较大差距,否则它们将陷入极其残酷的竞争,重复欧美前辈的错误。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造车新势力"需要及时审视自己,调整策略。由于学术界普遍坚持"不重复发明轮毂"的指导方针,选择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结合国内生产能力打造汽车,这是一种超越弯道的策略。

"很多人强调互联网思维、技术基因,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思维或模式的差异,而是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即使你用互联网思维制造一辆汽车,但它的功能和经验与传统厂商生产的东西没有决定性的区别,就相当于你输了。"

竞争是"天基赛马",但变革需要超越智慧

很多人对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乐观,但王祖光却持相反的态度。"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仍然非常好,市场份额仍在快速增长。近期销量下滑主要是由于国家补贴的取消和地方政策的变化,但未来新能源汽车销量肯定会超过整体市场的50%,因为新能源是未来的趋势。"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祖光也承认,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增长,可能不是来自"造车新动力"的初创企业,而是传统大型车企对新能源研发的快速崛起,混合动力汽车也是大量市场,它们有供应链规模, 市场份额、产品价格和品牌效应,都是创业公司难以企及的。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能否在未来生存下来,是一个大问题,说造车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看不起它的难度。徐家电投资200亿打造汽车,格力和戴森曾考虑打造汽车,但现在没有后续消息。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如前所述,许多创业公司的优势是技术开发、互联网应用、平台管理,这些也是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弱点。但创业公司的弱点同样明显:制造、营销、售后服务。

如果资本、研发、生产、销售都像赛马一样,初创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的竞争可能不得不学习天机的战略,不能利用自己的弱点和优势的辛勤劳动,要懂得如何正确地让游戏和放弃,才能在自己最好的领域取胜。王祖光本人也损失了近2300万美元的个人投资作为"学费",才意识到应该从自己最好的方向上进行资源整合。

然而,也许新能源汽车创业公司要做的是超越天基的智力资源,也许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时代和改变制造时空联动的时代,我们从核心战略出发,不在于输赢,而在于互利共赢,互利互补。

因为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即使你拥有先进的技术,重新崛起的产业,再突出的优势,你也不能自大妄为,不要总是喊着要越境去取代别人,而是要越境去团结别人。

按照王祖光的思路,要打破传统汽车产业的垂直结构,将汽车产品的模式从定位、设计、研发、供应链、装配、销售转变为售后服务。该平台正在做的是将结构从垂直水平拉动,从独家竞争到差异化和双赢。

4家公司上市,65岁仍在创业:"小灵通之父"王祖光的"汽车梦"

在荣大智搭建的平台上,恒远自己的团队正在进行研发,同时也拥有合作伙伴提供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智能汽车的供应链、制造商和销售与服务是分开的。厂商在荣大智搭建的平台上不需要做研发和加工,不需要做供应链和测试,只需要做自己的IP。恒远目前在全球拥有12家工厂,未来将增至20家。王祖光对未来的乐观愿景是,把市场和售后变成一个平台服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研发和生产力,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迅速传播市场。

"事实上,我们整个公司的投资只有10亿,对于一个汽车制造商来说,甚至连一条生产线都不够。但是,整合现有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优势使我们与众不同。"

关于未来和更大的差异化,王祖光认为,中美在科技方面的竞争将是基础教育的竞争。目前,我国教育的重点是引导优秀学生进入应用科学和财务会计相关领域,忽视了理论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教育。当前,中国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进展非常快,但从长远来看,数学、物理、化学、哲学、历史和政治是提高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力量。

"为什么日本学术界会获得很多诺贝尔奖,因为他们的基础教育做得更好,而不是依靠商业的驱动力。日本从过去与美国竞争的经验中学到了这一点。"

保持好奇心和探索,不断思考和观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相信王祖光先生会走得越来越远,直到人工智能真正时代的到来。到那时,这位不情愿的老先生会创造或投资什么样的跨境项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