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祖光:掉牙之前,再啃一次硬骨頭

作者:中國職業經理人雜志

王祖光你可能不認識,但風靡一個時代的小靈通肯定很多人知道。這個一手創造了小靈通奇迹的男人,如今卻在講一個跨界造車的故事。

王祖光:掉牙之前,再啃一次硬骨頭

5月26日,王祖光正式推出了新能源汽車制造平台——容大智造,薛蠻子、李開複、徐小平、蔡文勝、周鴻祎、郭台銘等投資及企業大佬紛紛為其站台。

1

小靈通之父

這樣的創業對于王祖光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

早在二十年前,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海歸,王祖光同薛蠻子、陸弘亮就進行了第一次創業。

那時的通訊技術還相當落後。王祖光滿懷着報效祖國的一腔熱情,毅然辭去了在美國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的職務,決定回國創業。

憑借自己在海外積累的技術,王祖光與浙江的電信管理局合資,成立了浙江宇通電信有限公司,緻力于數字環路裝置的研發和生産。

2

老男孩的造車夢

和大多醉心功名的人不同,王祖光特别淡泊名利。在小靈通打出名氣之後,“老男孩組合”在ut的項目上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薛蠻子是個精明的投資人,上市後很快就離開了ut,獲利了結,據稱至少賺了1.2億美元。2000年,因為經營理念的分歧,王祖光辭去了在ut斯達康的職務,演了一出功成身退的戲劇。

2006年,王祖光再次回國,成立中柴機器有限公司,從事農用車、叉車、牽引車等非機動車的變速箱制造。彼時因為伊拉克戰争的緣故,國際油價一度突破了100美元。

高企的油價促使歐美國家開始探索利用新的汽車能源模式,在中國,一大批新造車企業在2003年後開始湧現。這批造車新勢力吸引了王祖光的關注,他希望搶占新能源汽車供應鍊的行業先機,複制在電信行業的成功。

當大多數人忙着打造豪華跑車、高端乘用車時,再次創業的王祖光卻另辟蹊徑,立足于新能源物流車,因為他清楚的看到市場對于新能源物流車的需求:高品質、低成本、能拉貨、免維護,用通俗話來說就是“成本效益高”。

3

物流車的機遇

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王祖光都沒有找到合适的收購标的。于是,他将眼光擴充到了全球。

2014年,在電動車的故鄉——法國,王祖光發現了一款在輕量化、載重量和經濟效用方面擁有巨大優勢的電動物流車。沒過多久,這款車的制造商——sitl-brandt motors因為經營和供應鍊上的問題面臨破産重組。

而當時中國汽車業産能充裕卻缺乏電動汽車技術,“為什麼不能打造一個汽車制造平台來實作資源互補呢?”王祖光随即決定把這家公司買下來。但是收購這家公司需要800萬歐元,并且賣方要求第二天款項就要到位。

在緊要關頭,王祖光第一時間想到向中國天使會的朋友們求助,他立即給楊向陽等人打了電話。由于時差,當時國内已是深夜,但楊向陽、陸弘亮等人還是一夜之間為王祖光湊齊了800萬歐元的收購款。

因為這個公司,當年一起在ut斯達康打天下的老夥伴又走到了一起。5月27日,有着“最佳天使人”頭銜的薛蠻子,在其微網誌釋出了ut斯達康“三劍客”的合影。

王祖光:掉牙之前,再啃一次硬骨頭

4

“再啃一次骨頭”

當然,造車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因為汽車這個行業資産重、投入資金大、投資期長、行業保護嚴,是以行業非常低效,變化很慢,不像手機、或其他一些網際網路公司,随時都有成批的人湧入。之前波導手機,春蘭空調等企業已經倒在了進軍汽車産業的路上。新能源汽車這條路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走。

年齡大了,幹什麼都像是在做賭,如今,王祖光入局的行業現狀是:即便引入國外的技術,汽車行業也會面臨技術不斷的更新疊代,成本逐漸提高的窘境,而王祖光的容大智造平台這樣“組合”造車的模式又是否能給企業穩定的支撐也還是個未知數。

對于王祖光而言,這也許是他商業生涯的最後一次冒險了。即使這樣,“明天牙就要掉了,那就再啃一次骨頭。”王祖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