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産家庭的湯姆和傑瑞兄弟生活條件優越,但是他們卻有着諸多煩惱。爸爸(梁智強 飾)是某手機開發公司的職員,媽媽(向雲 飾)是某著名雜志的編輯,夫妻倆整日忙于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孩子的感受。在這對父母的眼裡,孩子們調皮搗蛋,一身的缺點,簡直讓他們操碎了心。湯姆的好朋友成才(洪賜健 飾)生于一個單親家庭,父親(黃奕良 飾)教育程度不高,年輕時打架還瘸了一條腿。他為了避免兒子重蹈覆轍,便采取粗暴的方式進行教育。家長如此,學校的老師也如出一轍。教授華文的符老師痛心學生們的學業,然而在教育過程中不得其法,與學生的關系越來越緊張。校長一味遵循校規行事,甚至公開體罰以達到的目的。
學校、老師、家長,本該扮演呵護幼苗成長的角色,卻成了揠苗助長和扼殺天性的兇手。當他們發現自己的錯誤時,孩子的心中已滿是傷痕……
1、湯姆和傑瑞兄弟倆的父母整日忙于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們的感受。在他們眼裡,孩子們總是調皮搗蛋,惹是生非,讓他們操碎了心。可對于湯姆,他的愛好沒有得到父母絲毫的認可與支援。他為父親修好電腦反而換來的是誤解與責罵。對于傑瑞,他的演出邀請被父母一次次忽視和推遲。他偷錢不過是為了買爸爸一個小時的陪伴。孩子需要的不隻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是父母的關愛和賞識。親子之間需要有效的溝通,需要情感的交流,需要為對方的有優點不吝贊賞,也需要信任、耐心和了解。
2、成才沒有母親,而他的父親卻因教育程度不高,脾氣暴躁,缺乏耐心,采取了打罵為主的粗暴教育方式。兒子做錯了事,不問緣由,就是一頓毒打,從不給他解釋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更加抵觸、叛逆,父子間的沖突愈加激化。“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隻有不會教的父母。”棍棒式教育出的不是“孝子”,而是“逆子”。心和心的平等交流才是最好的溝通方式。許多的家庭不幸都是由于“不是不愛,隻是不會愛”。
1、教授華文的符老師痛心學生們的學業,然而在教育過程中不得其法。學生成績差,不上進,就當着所有人的面稱其為“爛蘋果”,貼上“差生”的标簽。沒有開導和鼓勵,有的隻是對比後怒火沖天的責罵和無效率的補習。“師者,是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同時,教師也是學生心靈的培養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生成績差,不上進,老師也難辭其咎。一位老師的教學方式影響的不隻是自己,還有學生。是以,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反思改進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鼓勵為主,懲罰為輔。
2、學校裡,湯姆和成才與别人幹架,不論如何哀求,校長隻是一味遵循校規辦事,開除成才,甚至在全校師生面前公開體罰湯姆已達到警示的目的。雖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學校沒有權利當衆侵犯學生的人格尊嚴權。這隻會讓當事學生留下心理陰影,對學校産生恐懼,有的甚至産生輕生的念頭,釀成悲劇。對于“問題”學生,學校應發掘并培養其優點,讓其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一個不好的蘋果削去壞的還可以吃,但若是扔掉就什麼都沒有了”。
每個孩子都會經曆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适當的教導,反而一位地譴責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或許,社會真的會多一個敗類。别因為我們的疏忽或無知,而害了孩子。其實,隻要老師、家長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多包容多肯定,平等對待,孩子們都不笨,都很可愛,都會是“好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