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紫菜大揭密

作者:二三裡資訊重慶

紫菜蛋花湯、紫菜壽司、各種海苔零食,都可以看到紫菜的身影,這種黑乎乎的東西,卻給我們帶來極鮮的美味。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人說發現了用塑膠做的假紫菜,這是真的嗎?我們對紫菜了解嗎?今天,我們把紫菜的秘密一一解開,讓你全面認識紫菜這個食物。

紫菜大揭密

一,紫菜和海苔,是什麼關系?紫菜的家族,枝繁葉茂,全世界的紫菜據說有130多種,在中國就有24種,其中主要是兩種:長江以北海域的是條斑紫菜,這種紫菜是單層細胞,容易被消化吸收。

長江以南海域的是壇紫菜,這種紫菜有兩層細胞,不經烘烤,不易被人體消化,我們吃進去,就“大寶明天見”了。烘烤過的紫菜,味道非常鮮美,可以當零食,習慣上,我們把烘烤過當零食的紫菜叫“海苔”。

但是,曆史上,紫菜就歸海苔一類,海苔包括了紫菜。西晉的左思,在導緻了“洛陽紙貴”的《三都賦》中,就寫到了東吳的物産有“江蓠之屬,海苔之類,綸組紫绛,食葛香茅。”說東吳盛産海苔,這些海苔有綸組紫绛。“綸組紫绛”這詞也不是左思的發明,《爾雅》就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紫,紫菜也。生海水中,正青,附石生,取乾之,則紫色,臨海常獻之。绛,绛草也,出臨賀郡,可以染食”。

《紅樓夢》裡就說得更清楚了:“ 想來>,>等書上所有的那些異草,也有叫作什麼藿蒳姜荨的,也有叫作什麼綸組紫绛的。”原來,綸指的是海藻、組指的是海帶、紫是紫菜、绛就是绛草!掉了這麼些書袋,隻是想說,在古代,紫菜屬海苔,海苔包括了紫菜。按現在的習慣,海苔是指烘烤過的紫菜!

紫菜大揭密

二,為什麼紫菜隻出現在秋冬兩季,春夏時節,紫菜跑哪去了?

紫菜生長在近海潮間帶,每年秋冬時節就會如約而至,現身于礁石之上。第一茬收獲的新紫菜也被稱為“頭水紫菜”,采收一直可以持續到來年的春末,依次稱為“二水紫菜”和普通紫菜。然而,春末一過,紫菜就不見了,礁石上什麼也沒留下。

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困惑了人們好多年的謎題,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才被生物學家們解開。原來,每年秋末至來年初春,紫菜會釋放出精子與卵子,到了春末,精疲力盡的紫菜也走向了生命的終點,溶化消失了。

紫菜的精子和卵子兩者相遇結合成為“果孢子”,紫菜果孢子藏匿于蛤蜊或牡蛎殼内,并萌發出一種絲狀體,這些絲狀體也被稱為“殼斑藻”,殼斑藻在貝殼裡韬光養晦,直到來年,終釋放出一些“殼孢子”,殼孢子附着在近岸礁石上,等到秋季來臨,水溫再次降低時,又會發育長成一片片“葉狀體”的紫菜。

生命的輪回,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地周而複始,掌握了這一規律,也就可以實行大規模人工養殖:經過育苗、培苗,讓紫菜孢子附着于網上,放到大海裡固定起來,秋季一到,紫菜就長了出來,把網拖上岸,就可以了收割紫菜,再放回海裡,紫菜又會長出來……

紫菜大揭密

三,紫菜是動物還是植物。一直以來,人們誤以為紫菜是海裡的植物,因為紫菜貌似不能行動,而且還需要陽光,參與了光合作用,這些特征與植物很類似。其實,紫菜是如假包換的動物,它緊貼在礁石上生長,隻是把礁石當成它的固定家園,海水裡的營養物質,正是紫菜的營養源之一,光合作用是它的另一個營養源。

紫菜沒有植物特有的管狀組織,沒有木質部和韌質部,沒有細胞壁,卻有細胞膜,這些特征也是動物與植物的差別所在。

從紫菜的營養成分來看,它不含澱粉,所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膳食纖維,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這些特征都更像動物,而不是植物。

紫菜大揭密

紫菜是蛋白質含量最豐富的海藻之一,蛋白質含量占紫菜幹的25%~50%。紫菜富含人體必需的10種氨基酸中的9種,紫菜中含有大量的牛磺酸,其含量超過紫菜幹品質的1.2%,牛磺酸為磺酸化的氨基酸,是由胱氨酸衍生而來,可以通過形成牛磺膽酸促進膽酸的腸肝再循環,并控制血液的膽固醇水準;此外牛磺酸對促進嬰兒大腦發育及兒童的生長發育、抗氧化、抗衰老都具有良好的功效。

紫菜多糖和藻膽蛋白具有抗衰老、抗凝血和降血脂作用。紫菜中維生素含量比較豐富,維生素c的含量比桔子高,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1、b2及維生素e的含量比雞蛋、牛肉和蔬菜高,而且紫菜中煙酸、膽堿和肌醇的含量也很高。說紫菜是“營養寶庫”,一點也不誇張。

紫菜大揭密

四,哪裡的紫菜好?頭水紫菜真的更好嗎?紫菜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膳食纖維和維生素,還有不少的礦物質,盡管含量因産地和季節有些差别,但差别并不大,從營養角度看,哪的紫菜都差不多。大家通常說的某某地方紫菜好,指的是味道、口感和烹饪處理的難易——有沙和灰塵的紫菜确實不能算好。這些細微的差別,在吃貨眼裡就有好與一般之分。

紫菜的味道是鮮甜,這源于紫菜所含的氨基酸,壇紫菜和條斑紫菜中的總氨基酸含量分别為35.5%和33.5%,是以,南方的紫菜更鮮甜。研究還發現,紫菜中氨基酸的含量随着生産月份和季節變化明顯。越在生産初期含量越高,之後随着生長時間的延長,含量逐漸減少,是以,頭水紫菜更好,味道更鮮。這主要是由于處于生長初期的紫菜細胞不斷地進行分裂,以蛋白質為中心的代謝十分旺盛,相反到了生産末期,細胞分裂能力下降。是以生長初期的紫菜蛋白質含量較高,氨基酸含量也更高。

此外,沒有污染、幹淨的水質,養出來的紫菜更純粹,沒有異味,洗得幹淨再曬幹、不摻沙的紫菜更衛生、烹饪時更友善。我的家鄉廣東饒平海山鎮也養殖紫菜,而且是公認品質比較好的,大家可以試一下。

紫菜大揭密

五、如何讓紫菜更好吃?紫菜的味道是鮮,紫菜的口感應該是脆。北方的條斑紫菜主要是做成海苔,南方的壇紫菜主要是生曬成圓形薄餅供烹饪。壇紫菜是雙細胞,烘烤一下可以破壞紫菜的細胞膜,人體才能吸收消化。烘烤過的紫菜,高溫使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這才能表現出紫菜的鮮味,那種直接用水洗後再扔到湯裡的做法,差評!

紫菜富含膠類等多糖物質,收割晾幹後,多糖使紫菜的表面光滑,而且富有韌性。膠類等多糖物質遇到水後,會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與水分子結合,同時聯合多糖分子,形成比較緊密的網絡結構。就好比幾個人,在水分子的幫助下,一起手拉手,就變得很堅韌,難以撕破。這就是它們的凝膠特性,表現出來就是堅韌難嚼。但是,這個凝膠特性的大小與溫度有關,如果經烘烤,高溫使這個結合又會變得松散,表現出來就是脆。是以,讓紫菜更好吃的方法很簡單——烘烤。

把鍋燒熱,放一片紫菜下去,用手或勺子鏟子壓一下,幾秒後紫菜就冒煙,讓它轉個身,再烤另一面,幾秒後又冒白煙,這時候就可以了。經烘烤過的紫菜,在案闆上輕輕拍一拍,沙子灰塵什麼的也就掉出來了,燒好湯,調好味,把紫菜放碗底,再把東加進碗裡,這樣做出來的紫菜湯,又鮮甜又爽脆。

紫菜大揭密

六、紫菜為什麼不是紫色的?真的有用塑膠做的假紫菜嗎?新鮮的紫菜是紫紅色的,那是因為紫菜中含有藻紅素和葉綠素。藻紅素降解很快,在曬紫菜的時候就沒有了,隻剩下葉綠素,是以剛曬好的紫菜是綠色的,如果儲存時間太久,或是烹饪方法不對,葉綠素中的鎂離子會被氫離子趕走,就會變成深褐色。

傳說中的塑膠做的假紫菜,是不可信的,且不說把廢舊塑膠做成假紫菜本身就是個高科技,僅從經濟角度考慮,養殖的紫菜并不貴,普通紫菜也就是一斤五十多元,造假的成本都超過它,沒有利益驅動,誰幹這傻事?與其關心紫菜的真假,不如關心紫菜的衛生和幹淨。

紫菜大揭密

紫菜雖好,但也不是越多越好。紫菜中碘的含量比較高,對于碘缺乏地區,經常吃些紫菜,可以起到補充碘的作用。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碘的推薦攝入量是120微克、人體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600微克。100克的紫菜中含碘4323微克,每天的建議食用2~3克即可。對于甲亢患者,就不适合吃紫菜。

最後,貢獻我平時在家做的紫菜湯:1,蛤蜊半斤,用水煮開,把水澄清備用,蛤蜊肉剝出來,沖洗幹淨,放入湯中;2,肉末三兩,加胡椒粉、鹽、料酒攪拌一下;3,紫菜兩張、烘烤後用剪刀一張剪成四份;4,蒜末炸油,蔥末備用;5,把蛤蜊水燒開,不夠時可加清水,把肉末放進湯中打散,加鹽調味,熄火。把紫菜放進碗裡,加煮好的湯,最後加上油炸蒜末和蔥末。

紫菜大揭密

來源:上遊新聞

來源:重慶二三裡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紫菜大揭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