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作者:河北好書

在抗日戰争的艱苦歲月裡,一所“特殊”的國小——八路軍“抗小”在延安成立了。學校的學生大多是陝甘甯邊區幹部和革命軍人的子女,他們的爸爸媽媽,有的在前線作戰,有的在邊區工作,而有的已經在革命戰争中犧牲了。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孩子們從天南海北而來,彙集到延安。從各地來到延安的孩子,一路上輾轉跋涉,衣服破爛,頭上和身上都長滿了虱子。來到學校後,雖然進行了清理,但由于學校的條件簡陋,又睡在窯洞宿舍裡, 地面潮濕,極易生長虱子。同學們畢竟還小,頭發和身上都長了虱子,自己不會清理,老師又顧不過來,大家睡在一個大鋪上互相傳染,消滅虱子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開始的時候,老師幹脆把同學們的頭發剃掉,學校的學生全都成了光頭。年紀大點兒的女同學很不樂意。 年齡小的劉北辛也嫌光頭不好看,就戴上軍帽女扮男裝,大家就給她取了個外号叫“劉木蘭”。“劉木蘭” 除了在宿舍裡光頭外,出了門都戴着帽子。同學們說,大家都是光頭,你把帽子摘了吧。她說,我才不呢,光頭多難看,戴上帽子多威風。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有的同學喊:“劉木蘭, 假小子。”

劉北辛說:“假小子就假小子, 總比光頭看着強。”

一天,軍訓課的時候,附近村裡的鄉親們跑來看熱鬧,一見同學們一律的光頭,以為都是男孩兒,無比羨慕地說:“八路軍真有福,淨生男娃。”

劉北辛氣得說:“誰說都是男娃, 我是女娃!”同學們一陣哈哈地大笑。

後來,大家的頭發又長長了,虱子依然頑固地藏在裡面。老師就叫他們用煤油澆在頭發上,包上毛巾捂一陣。這樣,雖然可以殺死部分虱子,因為還有蟲卵,過幾天虱子又繁殖起來了。想着頭發裡的虱子和蟲卵,同學們心裡很不舒服,經常在上課時邊聽課,一邊用手抓頭發裡的虱子和蟲卵。到了下課,便開始向虱子發起了“總攻”。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大家在窯洞外把消滅頭發裡的虱子當作消滅日寇,擺開了戰場。先是“單兵作戰”,各自為戰,然後是“協同作戰”,互相幫助,從“全面清剿”,到“重點打擊”,再到“各個擊破”,采取了不少方法。最後,大家在一起總結成績。

“你消滅了多少?”

“我已經幹掉了一個班。”

“你呢,戰果如何?”

“我吃掉了它們一個排。”

“你咋樣?”

“我俘虜了一個連,哈哈哈。”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再後來,老師不知從哪裡找來了偏方,用棉線沾上水銀膏,盤在頭發裡面悶,終于把虱子和蟲卵全殺死了。殺死的虱子可以洗掉,但蟲卵依然一串串留在頭發 上,直到理發時随頭發剪掉,才算徹底清除。

頭上的虱子消滅了,但衣服裡的虱子卻頑固地隐藏着,用手一摸就能抓住好幾個。夏天的單衣可以經常換洗,中午的時候太陽大,老師就帶着同學們排着隊來到延河邊。老師叫女同學在河的上遊,男同學在河的下遊,分别脫了衣服交給老師。同學跳進河裡遊泳洗澡,打水仗,捉小魚和蝌蚪,老師就在岸邊把大家脫下來的衣服,放入河水中洗。

沒有肥皂就采來一種“回回草”代替,把上面的虱子都洗掉後,就搭在樹枝和草地上晾曬。太陽很快就把衣服曬幹了,老師就叫同學們從河裡爬起來,穿上幹淨的衣服,帶着從河裡抓來的“戰利品”,高興地唱着歌回學校了。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然而,到了冬天就不這麼友善了。冬天的棉衣兩年發一套,無法脫下來經常洗,脫下來就要挨凍了。同學們隻有熬到冬春換季的時節。一天,醫院的從業人員來到學校,帶了一個威力強大的“蒸汽滅虱機”,所謂“蒸汽滅虱機”,就是一口大鐵鍋和一個很大的木桶,鐵鍋裡加滿水,在窯洞前的空地上架起大竈。

大竈裡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大鍋裡冒出滾燙的熱氣。老師叫同學們把棉衣棉褲脫了下來,交給醫院的從業人員,然後放進“蒸汽滅虱機”那隻大木桶裡,再蓋上蓋子。幾個人把大木桶擡到大鐵鍋上蒸。這時候,同學們隻能待在窯洞宿舍的床鋪上,身上捂着被子,不讓身體被凍着。大鐵鍋蒸了好半天,終于把棉衣棉褲蒸好了,取出來時,果然把虱子都消滅了。然後,老師又把同學們的棉衣棉褲烤幹,叫大家穿上。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同學們穿上幹幹淨淨的棉衣棉褲,非常高興,都說再也不受虱子的罪了。“蒸汽滅虱機”那家夥,還真管用呢!

劉北辛的頭上也長出了烏黑漂亮的長發,不用整天戴着帽子裝“假小子”了,但她那“劉木蘭”的外号卻無法改變了……

■文/改編自《紅色搖籃裡的孩子們》(李倫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學生們生了虱子,用手一摸能抓住好幾個,不管男孩女孩都剃成光頭

■圖檔除圖書封面外均為配圖

■編輯/賈立芳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