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作者:清清子與你共讀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半自傳體式小說。她以自己的故鄉為原型,打造了一座原汁原味的小城,反映了上世紀10年代中國底層農村的本來樣貌,将小城居民們一成不變,刻闆單調的生活呈現出來,也将這群愚昧守舊,麻木自私的小城居民的精神面貌赤裸裸剝離了出來。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呼蘭河傳》不同于一般的小說,它沒有明确的主人公,它所展現的是呼蘭河小城居民的集體群像。這裡的人們如同植物一般活着,他們知道吃,懂得喝,生也無趣,死也無哀,按部就班地過着永恒不變的生活,并期望這樣的生活永恒不變。

那裡邊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覺,天亮了就起來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随着季節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地過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地默默地辦理。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全書共分了七章,其中一二章總體性介紹了小城的風情,鋪墊好了整個故事的背景,人生的戲台。

三四章談論我與祖父的幸福生活,并介紹了我家的幾個房客,個人認為這一部分實際上起到了一個銜接過渡作用,通過這一部分,将小說内容從描摹小城風貌自然地轉入了對個人生活的展現,引出了下一部分幾個獨立故事的主人公。

五、六、七章講述了小團圓媳婦,有二伯和馮歪嘴子的人生悲劇。

小城雖然頂着“呼蘭河”的名字,但這樣的小城在中國大地上卻是随處可見,無處不有的。

兩條大街縱橫交錯,貫穿了整個小城,也貫穿了小城居民的整個人生。

十字街口上集中了全城的精華,金店,布店,油鹽店,茶莊,藥店……小城居民的吃穿住用行都在這裡解決,小城居民的生老病死葬全在這裡安排。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人們遵循着古老相傳的規律過活着,過着與祖先們一模一樣的生活,他們容不得一絲改變,甚至連大街上的泥坑都代代相傳。

這個泥坑有五六尺深,不下雨的時候像粥,下了雨就變成了河。小城的居民吃盡了泥坑的苦頭,陷進去馬,掉進去人都是常有的事,可是人們卻從未想過要将這個泥坑填平,他們甯肯繞道,甯願爬坑,他們自欺欺人地吃着死豬肉,守着這無望的生活。

個人認為,這個泥坑應該是有一定的隐喻的,它代表了小城百姓的生活,痛苦、無望、掙紮,小城居民卻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并把一切試圖改變的努力視作離經叛道。他們祖祖輩輩就是這樣一脈相承。他們無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他們害怕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壞,是以隻能這樣循規蹈矩。一切的改變都會引起他們的懼怕,他們畏畏縮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他們看不見什麼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陽照在了瞎子頭上了,瞎子也看不見太陽,但瞎子卻感到實在是溫暖了。 他們就是這類人,他們不知道光明在那裡,可是他們實實在在地感得到寒涼就在他們的身上,他們想擊退了寒涼,是以而來了悲哀。

這樣的百姓實在說不上壞,這樣的百姓讓人倍感悲哀,這大概就是魯迅先生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他們陶然忘憂地生活着,無趣的日子裡僅有的樂趣在于參觀他人的不幸,跳河的,上吊的,投井的都能引起小城的轟動。死了親人的,哭了一陣子,日子也便照舊過了,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看了熱鬧的,看上一陣子也便罷了,人間這樣的事多的是,誰不是該生生,該死死,實在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生,老,病,死,都沒有什麼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長去;長大就長大,長不大也就算了。 老,老了也沒有什麼關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聾了,就不聽;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動了,就癱着。這有什麼辦法,誰老誰活該。

在自以為是的世界裡,小城的百姓為自己鑄造了一所牢籠,這裡囚禁着他們自己,也囚禁着所有靠近他們生活的人,他們如同野獸守護着殘存的剩肉,他們固執地對所有與自己理念不一緻的人亮出尖牙……

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都是這樣生活的犧牲品。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1.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老胡家的童養媳。她年僅十二歲,原本是一個活潑、開朗、大方的小姑娘。她見人就笑,走路帶風,能吃能幹,這樣的小姑娘要是擱到現在,誰見了不喜歡?

可是,婆家人就是容不下她,小城的婦人們就是見不得她。小媳婦就應該是唯唯諾諾,畏畏縮縮,羞羞卻卻的樣子,誰家的媳婦像她啊,剛來婆家就吃三大碗的飯,走路走得風快,實在沒有個媳婦的樣子!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在街坊四鄰的閑言碎語裡,在婆婆嬸嬸的另眼看待裡,婆家人開始改造小團圓媳婦。他們經常無故打她,想盡了法子折磨她,把她打病了,又做出一副慈悲的模樣,給她治病,尋摸來各種稀奇古怪的偏方就往她身上招呼,最後竟然讓小團圓媳婦當衆洗開水澡!人被燙暈過去了,他們又慌慌張張地救活,救活了,繼續用開水燙,終于這樣一條鮮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了!

這樣一出鬧劇何其荒唐!這樣一場悲劇何其凄慘!可是,像老胡家這樣的悲劇卻不是個例,還在呼蘭河城的角落裡偷偷摸摸地繼續上演着!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老胡家是小城裡公認的正經人家。

家風是幹淨利落,為人謹慎,兄友弟恭,父慈子愛,家裡絕對的沒有閑散雜人。

可是,就是這樣的正經人家竟然釀造了如此不忍目睹的人間慘劇!

小團圓媳婦死了,鬧劇并沒有終止,念經,出殡,好一番熱鬧,又給小城裡的居民提供了新的看點,新的趣味!

小團圓媳婦的死,是小城居民集體為惡的結果,是那無形的束縛和規矩害死了她,是那女人低人一等的觀念害死了她,是那傳承千年的枷鎖害死了她!

在小團圓媳婦的悲劇裡,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領頭的,圍觀的,傳話的,個個都是劊子手,他們無事生非,無風起浪,推波助瀾,火上澆油!但每個人又都是無辜的,他們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他們每個人都是最最純良的百姓,這樣的無心為惡,這樣的有過不知,這樣的愚昧麻木,才最讓人悲哀,最讓人痛惜!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在這樣的四面不透風的令人窒息的環境裡,小團圓媳婦的悲劇并不會就此終止,還會不停上演!

2.有二伯

有二伯是祖父家的長工 ,已經是年近六十的老人了。他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他喜歡喝酒,得過且過;他偷盜成性,自欺欺人;他極要面子,憤世嫉俗……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有二伯的身上充滿了沖突,他仇視富人,總認為上天不公,專苦窮人,但面對同樣的窮人,他又擺出一副莊嚴的面孔,裝模作樣;他喜歡被人尊敬,被人尊稱“有二伯”“有二爺”“二掌櫃的”,一有人叫他“有子”就生氣,但身為老太爺的祖父喚他“有子”,他卻笑臉以對,點頭哈腰;他自诩勇敢,經常在孩子們面前吹噓自己面對“毛子”殺人時的巋然不動,但在祖父面前卻痛哭流涕,軟弱無助……

有二伯的身上滿是負能量,他對現實不滿,可是又安于現狀。他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費,一切的向往都是徒勞,是以他幹脆不想也不看了,裝聾作啞,視若無睹……

你二伯雖然也長了眼睛,但是一輩子沒有看見什麼。你二伯雖然也長了耳朵,但是一輩子也沒有聽見什麼。你二伯是又聾又瞎,這話可怎麼說呢?比方那亮亮堂堂的大瓦房吧,你二伯也有看見了的,可是看見了怎麼樣,是人家的,看見了也是白看。聽也是一樣,聽見了又怎樣,與你不相幹……你二伯活着是個不相幹……星星,月亮,刮風,下雨,那是天老爺的事情,你二伯不知道……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有二伯活着也是死了,不過比死人多一口氣而已,他隻是這樣機械地活着,他把自己徹底活成了一株植物!

3.馮歪嘴子

馮歪嘴子是磨坊的磨倌,他一貧如洗,一無所有,是人們經常嘲笑和鄙視的對象。就是這樣的馮歪嘴子卻偷偷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和王大姐自由結合了,還生下了一個孩子……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聽到磨坊裡傳來了孩子的哭聲,街坊四鄰都炸鍋了,他們在私下裡傳播着無限的流言蜚語,他們急不可耐地等着看馮歪嘴子的笑話,他們急三火四地巴望着這一家子過得凄慘……

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風樓似的,那小孩一聲不響了,大概是凍死了,快去看熱鬧吧!

可是馮歪嘴子一家就是這樣堅強地活着,如同野草一樣活着,他們越過越好,孩子長大了,媳婦懷孕了,要生二胎了……

在鄰居的側目裡,他們旁若無人地幸福着……

終于,王大姑娘難産死了,留下一大兩小孤苦伶仃,鄰居們終于如願了,他們又開始竊竊私語,等着看馮歪嘴子坐在磨盤上哭……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對于别人的不幸,小城居民們是這樣的津津樂道,趣味盎然,他們期盼着,他們等待着。

可是馮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觀者眼中的那樣地絕望,好像他活着還很有把握的樣子似的,他不但沒有感到絕望已經洞穿了他。

為了他的兩個孩子,他必須活着,他必須比以往更堅強才行。他照常活在世界上,他照常負着他那份責任,他喂着小的,帶着大的,他該挑水,挑水,該拉磨,拉磨。

馮歪嘴子應該是這小城裡僅存的正能量了,他的日子也苦,他也會覺得累,可是現實容不得他喊苦叫累,他如同野草一般頑強着。

他在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們都用絕望的眼光來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經處在了怎樣的一種艱難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經完了。他沒有想過。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可是在這樣的一座小城裡,馮歪嘴子的努力和抗争最後會有圓滿的結局嗎?想一想,我又覺得膽寒起來,他的兩個兒子長大了也不過是在這小城裡又添了小民罷了。他們無非是又一個馮歪嘴子,有二伯……

《呼蘭河傳》名副其實,實實在在是給這座小城做了一個傳,展現了小城的性格,地方的秉性。

蕭紅的文字淡淡的,小城的故事沒有波瀾壯闊,隻有雞毛蒜皮,小城的居民沒有驚天動地,隻有閑言碎語。可是,在這雞毛蒜皮和閑言碎語裡上演的卻是人生的絕大悲哀,悲涼到了極緻,也無聲到了極緻。

蕭紅《呼蘭河傳》:默不作聲的生老病死,逆來順受的集體無助“永恒”的小城“不幸”的人們寫在最後

讀着《呼蘭河傳》,我總是想起祥林嫂,想起阿q,想起閏土,這一個個的人物如出一轍,他們嘗遍了世間的苦,滿身是傷,卻一個個隻是滿眼含淚的站在那裡,連呼救都不能,隻是那樣默默地受着,受着……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麼這麼悲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