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線上記者 張彧希
說戴爾是四川、是成都的老朋友,并不為過。
2013年成都财富全球論壇期間,戴爾成都工廠正式投産,前來參加财富論壇的戴爾創始人邁克·戴爾出席儀式并剪彩;同一年,從四川成都發往波蘭羅茲的首趟蓉歐快鐵,就搭載了“成都造”戴爾電腦。
8年過去,當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周兵來到成都,參加知名企業在川投資發展交流座談會時,又帶來了哪些新打算?會場上,四川線上記者對周兵進行了專訪。
記者:您曾經說過很看好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在給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産品上面,戴爾有哪些打算?
周兵:我們堅持非常看好中國市場,我們也觀察到中國市場出現了三個很重要的一個變化。第一就是對個性化産品、高端化産品的需求非常強勢。其實在成都,我們已經在太古裡開設了高端産品“外星人”的專賣店,這是在全國的第一家,效果非常好。下一步我們會把更多的高端産品引入中國市場。
第二,我們注意到一個情況,就是由于疫情,居家辦公的人越來越多,是以我們開發了很多宜商宜休閑的産品。
第三個方向,是在“雙碳行動”提出來之後,中國市場對于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非常高。我們自己提出的目标是到2030年,要實作每賣出一樣新商品,就要回收同等數量的産品,50%的産品都要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材料進行生産。現在我們在國内的125個産品都已采用閉環的塑膠。
記者:中國的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領域,這些年迅猛發展,戴爾是怎麼看的?
周兵:我們從2016年開始,就對全球4000家企業進行跟蹤,觀察他們數字化轉型的一些變化。我們把企業分為領軍者、跟随者、觀望者等類别。
我們每兩年釋出一次指數。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中國大多數的企業都在采取行動,從觀望者轉變成行動者,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領軍者。
在疫情期間我們也觀察到,凡是數字化轉型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如一些物流、教育、醫療等行業,在疫情期間都是表現得不錯的。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明确的信号。
我們針對于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方式做了一些分析。首先,中國的數字化轉型不能光看前沿行業,更多的是要看傳統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其二,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大企業的事情,更多的是要中小企業轉型。隻有當傳統産業、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完成的時候,才可以說中國的數字化轉型有一個大的發展。
記者:戴爾很早之前就在成都設立了工廠。今年初,成都的電子資訊産業首次突破萬億,您對成都的電子資訊産業是怎麼評價的?
周兵:對于成都電子資訊産業的發展,我們是親曆者。短短幾年之間,我們也上了好幾個台階。在這個過程中,随着像戴爾這樣的龍頭的企業進駐成都之後,有一個很好的正面效應,上遊的産業鍊,包括面闆行業、晶片行業等,緊跟着入駐,形成了比較好的良性循環。
更重要的是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特别是物流。蓉歐鐵路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一個發展機遇,成都現在是我們面向歐洲的一個重要基地。
下一步,整個資訊技術産業會更多向着服務和技術領域轉型,是以成都的電子資訊産業應該向高端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要更關注與生産相關的服務業,越來越多的産品的生産設計要向成都這邊集中。
我們正在跟成都市在進行密切商談,希望進一步加強我們在這兒的生産基地,使之成為支撐整個亞太市場的生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