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魯迅”陳映真台北紀念會:不讀他作品是年輕人的損失

作者:澎湃新聞
“台灣魯迅”陳映真台北紀念會:不讀他作品是年輕人的損失

陳映真

“台灣現在有些年輕人都不知道陳映真是誰了。”在為台灣知名左翼愛國作家陳映真舉辦的台北紀念會上,記者聽見身邊一位老先生發出感慨。陳映真生前的文化界好友,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夏潮》雜志、勞動黨、保釣運動、台灣少數民族、統派社團等各界代表,與陳映真夫人陳麗娜等家屬共約500人日前在台北相聚,追憶逝者,遙緻敬意。

一生為群眾發聲

陳映真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台灣同胞的傑出代表,知名文學家,台灣愛國統一陣營的傑出領袖和理論家。他于2016年11月2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台北紀念會上,首先播放15分鐘的短片,重制陳映真在台灣勞動黨、中國統一聯盟、白色恐怖平反運動與反軍購運動等實踐場上的演說片段,勾勒陳映真一生的奮鬥曆程。

台灣各界代表共十餘人随後依次發言。與會者認為,陳映真畢生為台灣群眾發聲,為兩岸和平統一努力,為社會的平等呼喊。他的逝世是台灣愛國統一力量、兩岸文學界的重大損失,但他的精神及其奮鬥的事業,不會被遺忘,反而會被愈加發揚。

台灣白色恐怖受害者代表、知名“統左”人士陳明忠說,陳映真是台灣相當重要的統左理論家,台灣的思想鬥争不能沒有陳映真這面旗幟。台灣作家黃春明認為,陳映真對其寫作“有路标、啟示的作用”。“映真告訴我,寫作不是無病呻吟,而要有内容”。他說起曾與陳映真分享閱讀經驗,提到《共産黨宣言》裡站在窮人立場的一段話,陳映真眼眶泛紅,兩人相擁在一起。

被稱作“台灣魯迅”

陳映真1937年11月生于台灣省苗栗縣,大學時期開始文學創作,曾因反抗台灣當局獨裁專制被監禁。獲釋後,長期堅守台灣文化陣地,創辦《人間》雜志等進步刊物,頌揚台灣同胞的愛國愛鄉傳統,批判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壓迫,揭露“台獨”的荒謬與危害,感召許多台灣同胞走上追求祖國統一的道路。1988年參與建立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并出任主席。2006年定居祖國大陸,受聘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台灣學者王德威把陳映真比作“台灣的魯迅”。陳映真曾說,魯迅給了他一個祖國。“從魯迅的作品中,讀到他對中國深切的關懷和熱愛,讓我從小就認定中國是自己的祖國。”1968年,陳映真因“組織聚讀馬列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被捕入獄7年,由此結識上世紀50年代台灣政治犯,“讓我知道曾經有一代人抱着高潔的靈魂,為了理想志業而家破人亡的故事”,從此化繭為蝶,“由一個市鎮小知識分子走向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的知識分子”,左翼傾向和濃厚人文關懷貫穿其創作生涯。

年輕人為何讀不懂

台灣左翼作家藍博洲對記者說,陳映真生在日據末期的台灣,看到過兩岸對立所造成的悲劇、台灣底層人民的痛苦,有跟其他作家不一樣的關懷,留下了非常豐厚的思想和文學遺産,他關于二戰背景灣曆史的理論思考對台灣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藍博洲說,台灣現在有些年輕人讀不懂陳映真作品,是因為其對社會的基礎知識不夠,對曆史不夠了解,需要由師長和媒體帶動去閱讀陳映真,進而更好地認知台灣曆史和兩岸關系。作為比陳映真晚一代的人,自己是在讀到陳映真之後才真正了解台灣社會。陳映真和魯迅一樣,經典就擺在那裡,不讀是年輕人自己的損失。

台灣人間出版社發行人呂正惠稱,《陳映真全集》正在籌備中,預計2017年11月推出,作為陳映真逝世一周年的紀念。

(原題為《“不讀他作品是年輕人的損失”——陳映真台北紀念會側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