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是第31任美國總統,1929年至1933年任職。始于1929年8月大蕭條吞噬了他剩下的總統任期。
胡佛是自由放任經濟學的倡導者。他相信一個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經濟是自我糾正的。他認為經濟援助會使人們停止工作。他相信商業繁榮會滲透到普通人身上。這種哲學對大蕭條沒有效果。他未能結束大蕭條,導緻在1932年的總統大選中敗給富蘭克林·羅斯福和羅斯福的新政。
是以,他的許多成就被忽視了。例如,在1931年,他簽署了一項法律,使《星條旗》美國國歌。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他把總統薪水捐給了慈善機構。他還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拯救了數百萬人免于饑餓。
◆赫伯特·胡佛在大蕭條初期擔任美國總統。
◆他試圖用"放任自流"的方法結束大蕭條,但這對經濟幫助不大。
◆雖然赫伯特·胡佛經常被指責為大蕭條的罪魁禍首,但經濟崩潰的許多原因在他當選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胡佛做了什麼來結束大蕭條?
胡佛嘗試了許多戰術來對抗大蕭條。他鼓勵商界領袖留住勞工。他多次發表公開演講,以灌輸信心,防止恐慌。胡佛認為聯邦政府不應該操縱價格、控制企業或操縱貨币價值。他認為這些将導緻社會主義。
●1929年,他減稅。他把最高稅率從25%下調到24%。
●1930年12月,他将其提高到25%。
●1930年,胡佛否決了幾項法案,這些法案将直接救濟陷入困境的美國人。他在1930年對國會的講話中解釋道:"通過對公共财政的突襲,無法恢複繁榮。相反,他通過簽署《斯穆特-霍利關稅法》來保護企業。它本應保護農民,但最終對900種産品征收了40%的關稅。那一年,美國的國内生産總值下降了8.5%。失業率為8.7%。
●1931年,其他國家以自己的關稅進行報複。由此引發的貿易戰使國際貿易減少了67%。國内生産總值增長6.4%,失業率上升至15.9%。
●1932年,經濟萎縮了12.9%。但胡佛将最高利率提高到63%,以減少赤字。他對平衡預算的承諾使大蕭條更加惡化。
●1932年,胡佛準許重建金融公司,以防止更多的破産。
●到1933年,它向破産的銀行、鐵路和其他一些企業支付了20億美元。有效地防止企業破産。 7月,《緊急救濟法》授權rfc向各州提供資金,以養活失業者并擴大公共工程。胡佛認為各州應該為失業者提供保險。他反對太多的聯邦幹預。
●胡佛簽署了1932年的稅收法。把最高所得稅率提高到63%。他想減少聯邦赤字。胡佛相信這也會恢複信心。相反,更高的稅收加劇了大蕭條。國内生産總值增長12.9%,失業率下降23.6%。
胡佛患有抑郁症嗎?
在胡佛上任之前,大蕭條的原因已經到位。股市波動很大。自1924年以來,其價值每年增長20%。交易的股票數量翻了一番,達到每天500萬股。人們"以保證金"購買股票。他們隻需要提供10%-20%的資金,經紀人将剩下的餘款借給他。當股價上漲時,他們成了百萬富翁。但當市場崩潰時,他們立即成為窮人。
美聯儲利用緊縮的貨币政策來捍衛金本位制。相反,它本應降低利率以對抗經濟衰退。1929年8月,美聯儲将貼現率從5%上調6%,這使得銀行需要廉價資金時,貸款卻更加昂貴。
全國24,000家銀行中隻有三分之一屬于美聯儲銀行系統。非成員互相依賴,以持有儲備。他們很容易受到銀行擠兌的影響,而此時儲戶們争先恐後地提取他們的儲蓄。銀行隻持有所有存款的10%,是以他們可以借出其餘的存款。
1930年,田納西銀行倒閉。這導緻附屬銀行在未來幾天内倒閉。到年底,已有1,300家銀行倒閉。由于銀行倒閉,減少了貨币供應量,因為可用的信貸較少。這意味着每一美元都更有價值。随着美元升值,價格下跌。這減少了企業的收入,更高的利率意味着債務成本更高,貸款人可以償還債務。這造成了個人和企業破産的連鎖反應。
胡佛對阻止沙塵暴幹旱無能為力,沙塵暴幹旱是大蕭條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這是一場長達 10 年的幹旱,影響了從密西西比河到大西洋中部地區的 23 個州。這是300年來最嚴重的幹旱。由于農作物歉收,農民無法生産足夠的食物。胡佛請求紅十字會提供幫助。它為種子提供了 500 萬美元。随着危機的惡化,國會撥款 4500 萬美元用于種子和 2000 萬美元用于食品盒。但是幹旱太嚴重了,并沒有真正的幫助。唯一能生長的作物是蘿蔔。
他對預算平衡的關切雖然值得稱贊,但時機不對。他不應該征收破壞貿易的關稅。
為什麼胡佛被指責
人們錯誤地将大蕭條歸咎于胡佛,因為大蕭條發生在他上任之後。1930年,失業率上升,塵碗摧毀了中西部的農場,人們失去了家園。許多人前往加利福尼亞,在那裡他們認為自己能找到工作。相反,他們住在他們的汽車或棚戶區,被稱為胡佛維爾。
人們把胡佛的名字附在新貧困者的許多标志上。"胡佛毯子"是冬天用來報道無家可歸者的報紙。"胡佛旗"是空褲子口袋拉從内到外,以顯示缺乏錢。"胡佛皮革"是取代破舊鞋底的紙闆。"胡佛馬車"是馬拉的汽車,因為汽油太貴了。
1932年,數千名第一次世界大戰老兵在華盛頓建立了胡佛維爾,他們要求提前支付承諾的政府獎金。政府拒絕了,聲稱預算限制。當老兵們拒絕離開時,胡佛派去軍隊,軍隊放火燒了胡佛維爾,用刺刀和催淚瓦斯将這群人趕出了城市,這進一步使群眾反對胡佛。
胡佛與債務
大蕭條摧毀了胡佛平衡預算的希望。胡佛在1930年增加了10億美元的盈餘,但并沒有持續。到任期結束時,他增加了60億美元的債務,增加了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