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佛為何能當48年局長,一直不退休,曆任美國總統都不敢撤他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前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Edgar Hoover)在美國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即使在美國曆史上的衆多好萊塢明星或曆任總統中,胡佛的受歡迎程度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胡佛為何能當48年局長,一直不退休,曆任美國總統都不敢撤他

(埃德加·胡佛)

胡佛隻是聯邦政府的首腦,為什麼他因在美國數百年的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聞名?

那是因為胡佛執政的000年,掌管聯邦調查局近半個世紀,親自創造了聯邦調查局的榮耀。

在胡佛的上司下,聯邦調查局已經從一個在該地區擁有數百人的總調查局發展到今天的20,000多名員工,在不同部門擁有10個大型情報機構,在美國各地的城市設有辦事處,并在全球20多個國家設有美國大使館。

胡佛還通過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指紋資料庫,徹底改變了現代調查科學,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的犯罪調查實驗室,為犯罪學提供了理論支援。

最奇怪的是,在胡佛執政的48年裡,美國已經更換了八位總統和16位司法部長,但聯邦調查局局長的職位一如既往地保持不變,牢牢地掌握在胡佛的控制之下。

美國不得不頒布一項法令,規定聯邦調查局局長的任期不應超過10年。一個因為一個人而被迫改變立法的聯邦機構在美國曆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為什麼胡佛48年來一直是美國政治的"未定者"。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有才華,有才華,受到前任總統的高度重視。

讓我們來看看胡佛是如何一步步爬到導演這個位置的。

胡佛為何能當48年局長,一直不退休,曆任美國總統都不敢撤他

(John Dillinger, Public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胡佛于1895年1月1日出生于華盛頓,就在白宮的拐角處。他母親的祖父是瑞士第一位駐美國大使,一個卑微的印刷商,後來患有精神疾病。這一直是胡佛心中追求完美的痛苦,是以當權的胡佛不願提及父親。

1917年以優異的成績從華盛頓大學畢業後,胡佛依靠表弟的關系進入美國司法部,從在通訊室整理郵件的艱苦工作開始,後來在調查局的戰時行動處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胡佛成為調查局的助理局長。

1924年12月22日,時任司法部部長的哈倫·斯通任命胡佛為調查局局長。但該局隻是聯邦調查局的前身,其權威相當有限。

上任後,胡佛采取措施精簡組織、裁員等措施,使調查局的力量,破解了"林德伯格綁架案",殺死了臭名昭著的銀行劫匪約翰·迪林傑。

有一段時間,胡佛以當時的"民族英雄"而聞名。

1935 年 3 月 22 日,該局更名為"FBI",也被稱為 FBI。胡佛變得平淡無奇,迎來了聯邦調查局統治的時代,并成為曆任美國總統的噩夢,以至于曆任總統都想把他趕下台。

但沒有哪位總統敢這樣做,因為胡佛手裡拿着一個殺手,是許多政治上司人的"秘密檔案"。

正是這些秘密檔案成為胡佛為聯邦調查局局長讨價還價的籌碼。

在他上任之初,胡佛指令聯邦調查局特工收集高層人物的醜聞,然後建立秘密檔案。但胡佛從未向醜聞以外的任何人透露細節,隻是讓他的客戶知道他手中有對方的秘密,并把它們變成政治勒索的工具。

在羅斯福時代,胡佛收集了第一夫人埃莉諾與某人約會的證據,導緻他與羅斯福的關系破裂。

杜魯門上台後打算取代胡佛,但當胡佛給杜魯門打聽時,杜魯門的态度發生了180度的轉折,從未提及聯邦調查局的疏忽或局長的撤職。

胡佛為何能當48年局長,一直不退休,曆任美國總統都不敢撤他

(肯尼迪老照片)

在肯尼迪成為總統之前,他被轉移到飽受戰争蹂躏的太平洋戰場,這也是胡佛送給他的禮物。因為胡佛發現肯尼迪,當時是海軍中尉,似乎與一名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女人關系密切,他建議将他送到戰争前線,但結果是肯尼迪,并讓他成為美國總統。直到肯尼迪被暗殺,搖桿一直留在胡佛手中。

在尼克松總統上任之前,胡佛仍然無能為力。那是因為尼克松是副總統,他和香港小姐、劉美玲關系密切,尼克松幾乎每年都飛到香港,在睡覺前和她約會。這些材料在胡佛的手中。

是以,即使美國人民要求胡佛辭職,尼克松也不得不置若罔聞。他甚至問他的軍官,"胡佛能活到100歲嗎?""

胡佛通過這種方式控制了别人,但他也被别人控制了。

胡佛終身未婚,因為據說他是一個同性男人,目标是他的繼任者,已故的聯邦調查局局長克萊德·托爾森。

美國黑手黨正是抓到胡佛是同志的原因,控制了胡佛,讓胡佛在他們的戰鬥中投擲捕鼠器。"我們不怕胡佛,因為他就在我們手中,"黑手黨頭目驕傲地說。

1972年5月2日,擁有一生的胡佛終于走到了盡頭。尼克松接着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死在正确的時間。幸運的是,他在就職時去世了。如果他被迫辭職或自願辭職,他就會被殺。"

(資源:"聯邦調查局神話的創造者埃德加·胡佛的完整傳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