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淘菜菜和阿裡數農自研國産即食猕猴桃成功上市

生活在四川天府平原現年58歲的農民楊金文一直很不解,在市面上,10個自己種的猕猴桃,才抵得上1隻進口奇異果的價錢。

種了10年猕猴桃的楊金文很笃定,國産猕猴桃的品種不見得比進口的差,但他又不得不承認,進口猕猴桃買來即可食用,而消費者收國産猕猴桃的快遞就像開盲盒,時好時壞,吃一半扔一半的現象屢見不鮮。

直到最近,阿裡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的一項技術突破,讓楊金文的猕猴桃長臉了一回。

近日,社群電商平台淘菜菜聯合阿裡數字農業事業部,在蒲江的基地自主研發出首批全鍊路數字化的國産猕猴桃,買到即可食用,口感向進口品牌看齊。

淘菜菜商品營運兼阿裡數農負責人陳彤彤告訴記者,11月1日,該批國産即食猕猴桃上線淘菜菜,僅3天即售罄。

中國是猕猴桃的故鄉、全世界猕猴桃種植面積和産量最大的國家,但在中國賣得最好的猕猴桃來自紐西蘭,隻因國産猕猴桃無法做到規模化的“采後即食”。

為此,阿裡數農和淘菜菜專門成立了國産即食猕猴桃研發中心。阿裡數農攻克國産猕猴桃後熟技術的“卡脖子”難題,在核心産區進行規模化推廣,同時通過社群電商淘菜菜連接配接全國大市場。

業内人士分析,技術研發、産業培育與市場推廣“三位一體”,有助于國産猕猴桃打赢翻身仗。

阿裡數農和淘菜菜建立了一套全鍊路标準化并且可大規模商業化的研發、生産、供應體系:從果園種植到采摘入庫、分級分選、采後催熟、貯藏保鮮和流通運輸,每個環節都制定了嚴格的标準生産工藝,這些在過去的中國猕猴桃産業尚屬空白。

買到即可食用的體驗,有賴于全鍊路的精準把控。從消費者買到猕猴桃的最佳熟度倒推,上遊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數字化、可視化。

在果園監測環節,阿裡數農投用了中國猕猴桃第一台無損監測裝置。猕猴桃無需下樹即可獲得糖度、幹物質等樣本資料,減少損耗并提高水果品質檢測的準确度。

在長期處于海外技術性壟斷的後熟技術處理環節,阿裡數農聯合技術夥伴自研了中國第一台猕猴桃催熟和壓差預冷一體化裝置,經反複測試,已具備規模化應用能力。

優質原料果至為關鍵。阿裡數農繼續深入農業“最先一公裡”,在四川蒲江、邛崃,陝西周至、武功等猕猴桃核心産區進行甄選并打造超過30個直采基地,同時還在蒲江、武功建成兩個大型的數字化産地倉。

先進技術能否走出實驗室,取決于市場的檢驗與認可。高端農産品面臨叫好不叫座的挑戰。而淘菜菜最大的優勢是,建立了從田頭到餐桌的直采直銷網絡,通過全鍊路降本增效,具備了大規模平價供應能力。

作為淘菜菜“超級系列”第一個爆款,原本高端的即食猕猴桃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據了解,

“超級系列”是淘菜菜内部主打品質更新的核心項目,目的是讓國産優質果蔬不僅買得到,而且“人人吃得起”。該系列差別于同行果品的特點主要是,品質媲美精品商超的高端果,但價格卻比高端品牌低50%以上。

今年,淘菜菜首次參加天貓雙11,除了即食猕猴桃,還推出了新平冰糖橙、眉山愛媛橙、鹽源醜蘋果等多款物美價優的“超級系列”果品,上線後均供不應求。

陳彤彤介紹,“超級系列”還在持續開發中,未來淘菜菜會根據時令不斷上線新品,并将從水果逐漸延展到蔬菜、水産、肉禽蛋奶等其它生鮮品類。(李文)

注:此文屬于光明網登載的商業資訊,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來源: 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