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諾貝爾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期待下一台環形質子對撞機誕生在中國

諾貝爾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期待下一台環形質子對撞機誕生在中國
諾貝爾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期待下一台環形質子對撞機誕生在中國

科學“大爆炸”分享會結束後,謝爾登與溫州中學學生代表贈送的中國刻紙作品合影。鄭鵬 攝

10月27日上午,世界著名實體學家、“粒子實體标準模型”之父、《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的原型謝爾登·格拉肖在溫州中學八百人報告廳帶來了一場“科學頂級思維”的分享。這是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溫州)峰會科學分享會之一,主題為“科學‘大爆炸’”。分享結束後,溫州中學學生代表為謝爾登贈送了一副中國傳統刻紙作品。

如同謝爾登分享的主題,“科學與意外發現”(science and serendipity),謝爾登在開講前,令人意外地從口袋裡掏出了一隻u盤——他改變了原本計劃的演講主題。

分享伊始,謝爾登就解釋了serendipity的内涵——這個詞源自波斯神話故事《三個錫蘭王子》,講的是三個波斯王子去錫蘭島探險,一路上意外發現了很多他們并沒有去尋求但很珍貴的東西。在他看來,科學探索的道路探險亦然。

從化學元素,藥物,到實體理論,甚至是日常生活用品,很多科學發現實際上都來自“意外的發現”。

“是以我想提醒很多支援科研的機構,政府也好,高校也好,産業資本方也好,我們的科學發現其實有兩條路徑,一種是根據明确的計劃,而另一種是計劃之外的,在沒有明确任務的情況下,取得了驚人發現。”謝爾登說,在各種“超理論”之外,比如超弦理論、超流體、超導體之外,他要特别推薦“超意外理論”(superserendipity)。“緻力于純科學和數學研究可能看上去很抽象,而且沒有商業價值,但其實它們可以對社會經濟變革産生最深遠和意料之外的影響。”

在提問環節,謝爾登“知無不言”回答了四個問題。就如何為做一名科學家做準備,謝爾登分享了自己的求學成長經曆,從高中學習,到康奈爾大學4年大學學習,再到哈佛大學4年研究所學生學習,以及在哥本哈根的兩年學習研究所學生活,他說,他的成功秘密,除了紮實的理論學習,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可以與之學習和共事的最好的導師(團隊)。

就科學發展未來的方向,謝爾登說,雖然某些科學領域的發展步伐有所放慢,但依然有很多發展方向值得期待。在諸多發展方向中,未來會有人建造出一台新的大型粒子加速器,他希望這将是一個中國人。同時,他也很期望,下一台環形質子對撞機誕生在中國。“我知道中國方面一直有這樣的聲音,什麼時候中國人能再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我想會有的。就我個人經驗來看,因為我帶過幾個中國學生都非常優秀,他們中有人學成回國,已經是世界級的專家。”謝爾登說。(記者:楊曉宴)

來源:《溫州都市報》

諾貝爾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期待下一台環形質子對撞機誕生在中國

來源:今日科協微信公衆号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台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争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上司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