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都比不了,為什麼李白這些縱橫文學界的風流人物個個輝耀千秋?

誰都比不了,為什麼李白這些縱橫文學界的風流人物個個輝耀千秋?

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種“家”,發明家、醫學家、數學家、政治家,等等,但一定要做番比較的話,他們貌似都不如文學家風流。

大文學們為什麼長盛不衰?他們究竟憑什麼魅力吸引天下人?李白都誕辰1320年了,為什麼依然童叟皆知?大文豪們為什麼都如日月般輝耀千秋?

這一切當然都有明确的答案!

想來,這是由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的。他們的勞動成果不能填飽人的肚腹,但喂養人的心靈,繼而美化人的情懷、豐富人的思想、開闊人的精神世界……

憑這,他們已經勝了。就如向陽的花木一樣,他們已經占盡了先機,先迎春光、先行燦爛了。

誰都比不了,為什麼李白這些縱橫文學界的風流人物個個輝耀千秋?

“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于思想”,梭羅也曾說:即使我像蜘蛛一樣被鎖閉在閣樓的一角,隻要我有思想,我的世界還是那麼大。

而文學家,包括哲學家、思想家,就是為了幫助人們更有思想、情懷而存在的。由此,他們的勞動是無價的,他們垂輝千年、世世代代為人敬仰,理所當然。

畢竟,我們也不要忘了,他們成為他們,他們攀上文學高峰,不知道有多艱難。換句通俗的話說,他們筆下的活計,一般人幹不了。

杜甫曾寫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的,他們的那些神來之筆,不僅需要讀破萬卷的學識,還需要超凡的天賦、曠闊而細膩的情懷、豐富而博大的思想,而且上天還要讓他們經曆相當的磨難,以把内在的才能都激發出來……

清代詩人有詩曰“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有人認為它用在杜甫、李清照等人的身上都非常合适,國家不幸,戰亂流離,詩人遭受難以想象的磨難,風雨滄桑之中他們便寫下了更工整有力更動人肺腑的詩章。

詩聖是在安史之亂後攀上詩歌創作高峰,而蘇東坡,也是在被貶谪之後,寫出了更多錦繡詩文……

誰都比不了,為什麼李白這些縱橫文學界的風流人物個個輝耀千秋?

了解了這些,對于千百年之後依然屹立于我們眼前的一座座巨峰,是不是就有了更深的仰慕和崇敬?對于他們的勞動果實是不是就有了更多的珍愛之心?每一篇每一字都來之不易,都是汗水、才學的結晶!甚至有些還凝結着他們人生的磨難,沾染着他們的痛與淚!

詩仙曾縱筆寫下過“我志在删述,垂輝映千春”,他和詩聖雙峰并峙、縱橫九州,千年之下無人超越,我們當然要多多吟讀他們,感受他們的才情氣韻,感味這人間至美!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

李白

飄飄江風起,蕭飒海樹秋。

登舻美清夜,挂席移輕舟。

月随碧山轉,水合青天流。

杳如星河上,但覺雲林幽。

歸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草歇,複聽菱歌愁。

岸曲迷後浦,沙明瞰前洲。

懷君不可見,望遠增離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