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作者:美術大家庭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她就是那一種荊棘鳥

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就在尋找荊棘樹

然後把自己的身體紮進最長、最尖的刺上

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歌喉

她一生隻為這一次歌唱

在奄奄一息的時刻裡她超脫了自身的痛苦

那歌聲使雲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一曲終了 氣竭命隕 以身殉歌

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谛聽

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

因為最美好的東西

隻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the exit is joyful, and i hope never to return. 但願離去是幸,我願永不歸來。

——墨西哥超現實主義畫家弗裡達·卡羅frida kahlo

當弗裡達的作品公布于世,人們沸騰了,無不被她表現出來的觸目驚心的痛苦而震撼。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1939年,盧浮宮買下了她的作品《相框》(the frame),這幅畫成為第一個被國際著名博物館購買的20世紀墨西哥藝術家的作品。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相框》(the frame)

這個并非來自第一世界國家、從未涉足娛樂行業的女人,竟與瑪麗蓮·夢露、傑奎琳·肯尼迪、瑪利亞·卡拉斯并駕齊驅,成為20世紀最具标準性的女性之一。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弗裡達·卡羅1907年出生于墨西哥,1954年離世。70年代的女權主義者重拾她的藝術風格變成自己的知識堡壘,80年代藝術圈的人同麥當娜一起,瘋狂出價競買她的畫;90年代後又把她變成了一個同志圖示;到了21世紀她仍然那麼現代......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真正讓弗裡達超越世紀界限的,是她不尋常的力量。雖然事實上,從一開始,她就是上帝的棄兒。

6歲時弗裡達感染了小兒麻痹,緻使右腿萎縮;

18歲時的嚴重車禍,令她的脊椎被折成三段,頸椎碎裂,右腿嚴重骨折,一隻腳也被壓碎,一根金屬扶手直穿透她的陰部,自此她喪失了生育能力;

從車禍發生開始,弗裡達總共經曆了三十五次手術,她從死神手中搶回性命;在苦痛中她用繪畫來轉移注意力;

1953年因為右腿的并發症,膝蓋以下被截肢;

1954年7月13日,47歲的弗裡達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彌留之際她說:我死後請将我火化,不要土葬,因為我已經躺的太久了。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弗裡達被公認為20世紀墨西哥先鋒藝術及現代女性藝術家的代表,她的一生創作了143幅作品,其中有2/3是自畫像。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她的丈夫是墨西哥著名壁畫家疊戈·裡韋拉(diego rivera),他們于1929年結婚。婚後,原本風流的疊戈并沒有因婚姻承諾而收斂他的行為,一再出軌,甚至是她的妹妹。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第一次婚姻結束後,酒精、毒品、男性夫妻、女性夫妻撫摸着弗裡達痛苦的身體和精神。但是很快,因為弗裡達對疊戈的愛(亦可能由于弗裡達病情惡化疊戈想照顧她),兩人複婚,直到弗裡達生命的終點。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在看她的作品時,人們會無法克制的融入她那強烈的情感,以及好奇于她超現實主義意象的意義和表達。她的畫從不回避她不斷惡化的健康狀況所帶來的痛苦,以及她與丈夫疊戈之間的感情糾纏關系。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戴荊棘和蜂鳥項鍊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thorn necklace and hummingbird

“我畫自畫像是因為我總是感受到孤身一人的寂寞,也是因為我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兩個弗裡達》(the two fridas,1939)

《兩個弗裡達》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這幅畫中,這兩個弗裡達手牽手,她們的心髒都暴露在外。左邊的弗裡達的心髒被撕開,兩顆心髒由一根血管連接配接着。主動脈從撕裂的心髒連接配接到她的右手,血管被她手上的外科鉗子截斷,血滴落在她的白色衣服上。右邊的弗裡達是疊戈依然愛的那一個,有一顆完整的心。她手裡拿着一張疊戈的小肖像。

這幅畫是在她與疊戈·裡韋拉離婚後不久完成的,以超現實主義和象征主義著稱,展示了弗裡達的兩個不同的性格,和她與疊戈分離時絕望和孤獨的感受。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美醜皆為幻象,人們最終看到的是我們的内在”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她經常使用明亮的熱帶色彩,也拒絕接受西方傳統美的标準,堅持在畫中醜化自己的形象。她的标志是她那濃密的一字眉,和嘴唇上薄薄的髭,自畫像中的連眉像極了蜂鳥的羽毛,她深谙如何在細微的大膽中混入強烈的自尊,而同時,這也是她個人品牌的标志。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随着弗裡達的傳記、傳記電影的推出,她的個人品牌,從一個迷人的小衆形象變成了受到普遍認可的符号。這股“弗裡達狂熱”(fridamania)将她提升到一個接近神話的地步,她的形象——沉思般的目光、精心梳起的特旺納發型、标志性的一字眉——出現在帆布鞋、t恤衫、手提包、杯墊、裝飾品上,甚至是龍舌蘭酒和啤酒商标上,她也成了時尚界的精神偶像。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法國時尚雜志重制弗裡達經典造型

促使弗裡達不朽的,不僅是她的作品,還有她的人格魅力和傳奇一生。她所要對抗的,是社會體系的不公。她的話語未曾過時,因為那是對壓迫的反抗。她證明了女性不隻有美麗,還可以強大、驚人以及野心勃勃。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小央美:畢加索看到她的自畫像,自歎不如!

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所有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