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作者:貝貝育兒日記

雖說親情是這世界上難以斬斷的紐帶,但并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和睦的相處,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和性格都不盡相同,是以一旦在表達上面有什麼誤會,就容易引發家庭沖突。

樂樂是一個很乖巧的小男孩,不管是小區裡的大人還是幼稚園的老師總是表揚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這一天,樂樂從幼稚園放學回家之後看到餐桌上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跟爸爸說肚子餓了,想要馬上開始吃飯。

樂樂的爸爸告訴樂樂,現在還不能開始吃,要等到姑姑家的一家人來了再一起開始吃飯。

沒想到樂樂聽到了這句話之後立馬就哇哇大哭了起來,說自己最讨厭姑姑來家裡吃飯了,爸爸哄了好久才把樂樂的眼淚給止住。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等到孩子情緒冷靜一些之後,爸爸耐心的問樂樂為什麼不喜歡姑姑。

樂樂說道,每回姑姑來家裡總是會說他沒有哥哥聰明,而且還會不經過樂樂的同意就把樂樂的玩具拿回家給哥哥玩,隻要樂樂一表達不滿,她就會說樂樂太小氣了。

說完之後,樂樂一臉天真的問爸爸:“不是說一家人就應該相親相愛嗎?可是為什麼我總覺得姑姑很不喜歡我呢?”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聽了孩子的這番話之後,樂樂的爸爸也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難道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個飯就代表這個家庭非常融洽嗎?

中國人都很看重親情,哪怕是孩子們在長大後各自成家了,也會在過年過節時聚集在一起吃一餐飯聊聊天,但這種羁絆并不意味着可以無條件地抱怨和索取。

真正深厚的感情應該是多為親人着想,而不是給别人的心裡添堵。但事實是有人說的話經常會有意無意中傷他人。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1、保持禮貌的态度

孩子有沒有禮貌,有沒有教養,從孩子的言行舉止中就能夠看出來。

家長們應該在平時教育孩子,不管家裡的親人還是陌生人,都要保持一個禮貌的态度,不要随意亂發脾氣,更要懂得尊重别人。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2、該拒絕時堅決拒絕

上文中的樂樂之是以會那麼讨厭自己的姑姑,就是因為姑姑在沒有經過他的允許的情況下就擅自拿走了他心愛的玩具。

而樂樂平時又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爸爸媽媽讓他要對姑姑有禮貌,他就無法大大方方表達自己的不情願,導緻内心積攢了很多委屈。

是以家長們也要注意告訴孩子,禮貌不代表沒有底線的大方,該拒絕時就應該果斷拒絕,直接說“不”。雖說親人之間的感情是一種羁絆,但也需要去維系。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1、坦誠相待

作為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自然是應該拿出百分之百的真心坦誠相待,當然,這并不是單方面的。

隻有互相都做到坦誠相待,才可能使家人之間的紐帶愈發凝練,同時又不至于傷到某一方的感情。

“最煩姑姑來我家吃飯”,4歲男孩紮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如何教導孩子和家族裡的親人相處?如何加深親人之間的感情呢?

2、要有一定的邊界感

盡管大家是一個家庭,但是各自成家之後,生活的聯系就會少很多,重心都會放在自己的小家上。

但如果什麼事情都隻想着自己的小家,注重自己的利益,而毫無愧疚之心的向别人索取,沒有邊界感,反而會使親人之間的關系産生裂痕。

親情是無法選擇也無法改變的,作為家長應該正确的引導孩子如何與家裡的親人相處,這樣不才會傷害到孩子,也能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