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星電子收購AI、IoT企業 積極布局軟體生态系統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最近大動作進行多起外國企業購并,似乎開始啟動新一波事業結構調整,事業重心不再局限于電視或智能型手機等最終成品、硬體領域及b2c事業,逐漸朝向零元件、解決方案、b2b、軟體等面向擴充。

不僅如此,三星似乎欲向業界宣告,隻要能提高市場競争力,花再多錢投資也願意,砸重金購并國外業者的政策模式也與先前有所不同。

副會長李在镕從2014年5月接下經營重擔後,“選擇與集中”一直是李在镕奉行的理念。2016年10月底李在镕正式成為公司董事,經營體系更加鞏固。

業界認為,先前三星陸續出售非主力事業是李在镕布局未來新事業的前奏,如今借由購并展開的事業結構調整已正式啟動。

據韓媒報導,先前三星出售化學事業及軍事國防用品事業,接着三星物産(samsung c&t)與第一毛織(cheil industries)合并,電子與金融成為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的兩大事業主軸。

第3季三星公布的資料顯示,現金資産規模高達33兆韓元(約280億美元);近期三星開始動用這筆資金,積極從事海外企業購并。

報導指出,早年三星投資的首要考量是擷取國外生産據點,領域也多集中在半導體與家電事業。但從2014年8月三星購并物聯網(iot)平台業者smartthings後,領域開始變得多樣,也不再着重于發展最終成品。

2016年10月三星宣布購并人工智能(ai)平台公司viv labs,表示将在人機介面領域取得競争力;11月又接連宣布購并車用電子業者harman及rcs技術業者newnet canada,欲發展相關事業。

負責harman購并案的三星電子政策創新中心政策長孫英權表示,三星期盼與harman合作,在自動駕駛、連網車技術上提供使用者更佳的體驗。似乎意味三星隻打算發展軟體面,不會直接投入汽車制造。

至于購并newnet canada的原因,據聞與2016年初google表示将積極支援rcs有關。因為若rcs成為android系統智能型手機的基本功能,加上能有電信業者配合,未來可望形成新的産業鍊。

不論如何,三星決定斥資80億美元買下harman,不但成為業界話題,也為三星内部注入活力,一掃連日因為galaxy note 7智能型手機事件帶來的陰霾;業界更預估,三星在2015年底成立的車用零元件部門,應會在2017年擴大機關規模。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