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小村号稱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相傳是守墓人所建

作者:嘴上小姨

山西一古村外号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傳守墓人所建

在明朝有一位皇帝,他接手國家時,前任留給他一個負資産的國庫,還狼煙四起的國家。這個皇帝就是崇祯,對于這個難以收拾的國家,他每天都為朝政之事焦頭爛額。還不足三十歲,已經滿頭白發。

白了發都未搞掂國家内憂外患,每天依舊是一桌子的奏折,讓他最揪心的還是國内和邊疆不斷傳來糟糕的戰報。

在他繼位的第三年,陝西農民頭頭王嘉胤拉起一支農民隊伍,扯起大旗,自陝西一路殺向江西,一路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王嘉胤的起義軍雖然沒有後期的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的規模龐大。不過,他是開啟了明朝後期起義軍的先河。

此小村号稱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相傳是守墓人所建

王嘉胤率着36個營走南闖北時,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還隻是他未入流的跟班小弟。當年明朝軍隊大力把王嘉胤圍住在陝西,企圖一舉把他們送上黃泉路。王嘉胤突破包圍,逃回山西老巢。

據史料所說,王嘉胤集合着号16萬兵馬,分成三十六個營,一路高歌挺進,攻無不破。如沁水城、陽城,澤州城等,王嘉胤的起義軍如探囊取物,輕而易舉就得手了。正當,軍隊前往攻取克州縣的路上,有一個小村落攔住了前行的路。

平常對于他們來說,像這種小村莊要摧毀它,簡直不費吹灰之力。那麼這個小村莊的命運如何?

此小村号稱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相傳是守墓人所建

其實這個村叫窦莊,由于這個村有着堅固的城築工事,易守難攻。人們稱這個村莊為“小北京”。王嘉胤的起義軍雖然很強悍,但要攻克皇城,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但對于一般的城鎮來說,還是綽綽有餘,對于這個小村更不在話下。可世上之事,不少會出乎意料,王嘉胤帶着大軍連續奮鬥三天,但對于這個小村莊沒有絲毫進展。

如此堅實的村莊怎麼會出現于山西呢?

其實這村落有着建于宋朝。宋朝時,有一位名為朝中大臣叫窦璘,他從陝西扶風搬家到了山西沁水城。此後,他還把自己的閨女送到皇宮侍候宋哲宗。窦璘逝世以後,皇帝為感謝這位國丈公。就把曲堤村賜給窦家作為世代墓地,同時讓農戶張家為窦家世世代代守墓。

此小村号稱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相傳是守墓人所建

那墓地确定是風水寶地,窦家末落後,運氣就轉到了守墓的張家。到了明朝,張家的子孫張铨官至遼東巡撫。清軍入關前,張铨率領部衆奮力抗擊女真人。當落敗後,他自刎殉國,成為忠烈之士。

張铨的父親張五典秉承先祖遺訓,辭職回到家中,斥盡家财,為窦村修築堅實的城堡。當時旁人都十分愕然,張五典解釋道,兒子在遼陽一戰中戰敗而死。不久後,天下必定不亂,修城堡一面為了保護窦墓,另一面也是為了保護自身。

此小村号稱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相傳是守墓人所建

窦莊城堡修築耗時九年,張家把窦莊打造為縱橫各寬500米,有内外城牆的城中城城堡,為了應對緊急而多變的軍情,城内設定各種暗道,城防群眾可以快速應對各種險情。城内設有九門九關,是模拟北京皇城而建。“小北京”也是以得名。

自王嘉胤攻城後,小北京更名為另一個奇特的名字夫人城。

此小村号稱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相傳是守墓人所建

首戰失利,王嘉胤并未放棄這小北京。次年六月他再度集結大軍來撲。由于張家在首次進攻時,損丁嚴重。現城中僅剩一群老弱婦孺。張家持家人張铨帶着遺孀霍氏等婦女奮起抵抗。此戰持續了四天四夜,最終守城成功。

自那一戰以後,窦莊名揚全國,窦莊也被美譽為“夫人城”。王嘉胤因為受兩度被窦莊所困,最後落得兵敗而亡。

此小村号稱小北京,十萬大軍日夜攻打毫發無損,相傳是守墓人所建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為我們點贊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