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有自己的投資力量,多年來在矽谷最具創新性的公司上砸錢無數。
in-q-tel(得名于007系列電影裡的q博士)投資給能在3年内為情報機構貢獻有用技術的公司。但因為其架構是獨立非盈利性質的,有一點就十分奇特了:是風投公司,卻又不真正需要為外部投資者賺回資金,還能利用上情報機構的雄厚實力。
初創公司有了它的參與,簡直就是貼上了“被認可”标簽,往往能從其他風投公司收獲更多資金。基本上,cia投資的每一塊錢,都會為初創公司引來11~15倍的注資。in-q-tel通常對投資額度上不封頂,雖然2005年的一篇《華盛頓郵報》文章說資金通常相對較少,隻在50萬到200萬美元之間。
以下就列出幾個cia都認為有用的尖端公司。
cylance
采用人工智能,在惡意軟體成為問題之前就分析并殺死之。
cylance推出了一款産品,可以分析判斷你将要打開的檔案是否是惡意軟體,若是就阻止其運作——一切動作1秒搞定。cylance的産品,不基于特征碼這種已知的東西,而采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來确定惡意軟體。
尤其是在網絡釣魚郵件詐騙依然是黑客使用的頭号手段之時,cylance的軟體就是網絡安全空間的遊戲規則改變者。或許這正是cylance目前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原因所在。其産品名為cylanceprotect,專用于大型企業、銀行和政府客戶。cylance稱,為普通使用者準備的産品也在推出計劃中。
in-q-tel于2016年注資cylance。
orbital insight
分析發回地球的數百萬張衛星圖像以解答各種有趣問題。
比方說,你是零售巨頭沃爾瑪或大型零售藥店cvs,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旗下門店購物。方法之一,就是分析停車場停駐的車的數量——orbital insight 幹得漂亮的工作之一。
該公司可以分析出特定門店業績、人流、繁忙時段之類的情況。其他問題也可以用衛星分析來解答,比如:高峰期哪個路口最擁堵,中國的經濟情況如何等。
除了cia在2016年砸下的500萬美元之外,orbital insights 還吸引了其他很多投資公司的注意。比如,差不多同一時期,谷歌風投領銜的一輪1500萬美元的投資。
cyphy
出品有線無人機,可連續監控長達數天。
cyphy出品的有線無人機可在其基站上空萬米距離進行監視活動,也可輔助長距離通信。
該公司的專利微纖維電纜可保持無人機與地面控制台的連接配接,并傳輸無人機所需的全部電力和通信信号。是以,與普通無人機不一樣,該“接地”持續性空中偵察與通信平台,可在某一區域維持長得多的工作時間。該無人機配備有高分辨率夜視攝像頭,特别适合需要密切關注營地防衛的野戰部隊。
該公司還有一款袖珍無人機,可以穿門過戶,能塞進單兵作戰服口袋裡。
in-q-tel在2015年注資cyphy。
blueline grid
blueline grid (藍線網格)出品的通信平台類似slack,但具有安全合規特性。
blueline grid 賦予政府機構像初創公司和媒體機構使用slack流行應用一樣的通聯方式。
該平台名為gridteam(網格團隊),是一種安全的移動協作平台,為組織機構提供消息、圖像和檔案共享,以及即時電話會議。主要供執法機關和急救人員通信。
in-q-tel自2015年便向 blueline grid 注資了。
atlas wearables
出品健身記錄器,知曉你進行的各種鍛煉。
大多數健身記錄器要麼監測你的心跳,要麼記錄你的步數。atlas腕帶能知道你是在做曲臂(二頭肌訓練)還是在跳箱。
這家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市的可穿戴裝置公司,最先是2014年在indiegogo衆籌平台上成立的,該平台為它籌集到了60萬美元的資金。現在,其健身記錄器在運動用品商店和亞馬遜上有售。
除了腕帶,它還推出了可作為個人健身教練的app,就像真人一樣,可以知道你有沒有做完最後一個俯卧撐。
in-q-tel在2015年投資atlas。
fuel3d
捕捉房間、物體或人體的高精度三維圖像。
其手持硬體裝置scanify,能在十分之一秒内掃描出詳細的三維圖像。
該技術适用于多個市場:全臉捕捉被用于打造定制眼鏡,犯罪現場資料可用于建立3d模型,輔助調查人員破案。
情報機構會怎麼使用該技術尚未可知,但in-q-tel在2014年便向這家公司注資了。
mindmeld
打造全方位的類siri語音識别技術。
蘋果有siri,微軟有cortana,亞馬遜有alexa。
mindmeld為其他所有人提供語音指令。
在谷歌風投和三星風投領銜的一衆資本支援下,mindmeld向超過1200家公司提供将語音指令融入app的技術。
且這隻是個開始,鋼鐵俠托尼·斯塔克的親密戰友,那套酷炫的語音啟動戰甲賈維斯,也就是5到10年之後的現實。
in-q-tel在2014年注資mindmeld。
snapdna
數分鐘内分析dna的手持裝置。
2011年,海豹突擊隊在巴基斯坦獵殺本·拉登。收隊傳回阿富汗時,每架直升機都帶回了這位恐怖分子頭子的dna樣本,以便能确認殺對人了。
如果當時他們有snapdna手持裝置,後續的确認也就沒必要了。這家矽谷初創公司推出的電池驅動式手持裝置,可在5分鐘之内完成dna的分析,比實驗室龐大昂貴機器動辄數小時乃至數天的分析過程便捷多了。
in-q-tel在2012年投資的snapdna。
sonitus
口内無線雙向通信。
2006年海豹突擊隊在屋頂上俯視伊拉克拉馬迪市
電影裡常可看到特工戴着耳麥進行團隊間協同,但sonitus比這更進了一步。
他們的産品做到了嘴巴裡,使用者即便在嘈雜的環境下也能獲得清晰的語音通聯。其網站上展示了高空跳傘自由落體階段跳傘員互相間說話的場景。
in-q-tel在2009年投資sonitus。
palantir
海量資料集篩選器,可使使用者從單一軟體包中抽取模式或擷取有價值洞見,而不用逐個分析大量不同資料庫。
palantir是矽谷最神秘的公司之一,或許跟其客戶是軍方和情報機構有關。
特工們使用palantir的産品關聯從cia、dhs、nsa等機構收集的海量資料。軍隊用它分析路邊炸彈是不是某個特定人員制作的。甚至洛杉矶警探也用它分析犯罪分子之間的關系。
palantir還擴充了業務範圍,為醫療保健和金融公司提供解決方案。
in-q-tel在2005年就為palantir提供資金了。
bbn technologies
讓海外軍隊快速翻譯外語。
bbn technologies 是這份初創公司名單中的一個異類,因為它1948年就創立了。但它的創新性一點都不差,是早期網際網路背後的大腦,電子郵件中@符号一般的存在,它貢獻出了很多突破性技術。
2009年被雷神公司收購的bbn,是為軍方打造了各種酷炫裝備的研發中心。
該公司的“回旋镖”技術,能讓直升機和地面車輛知道自己是否被炮火鎖定,以及炮火來源方向;其語言識别技術可讓幫戰場人員翻譯外語。
in-q-tel在2004年投資bbn。
keyhole
三維地圖初創公司,大多數智能手機都在用它的技術。
或許你不知道keyhole公司,但你一定知道它的技術。
這家創立于2001年的矽谷初創公司,用三維地圖引領了衛星圖像革命,讓使用者可以在各個地點間“飛躍”。該技術名為earthviewer,伊拉克戰争中便為軍隊和新聞報道所用。
谷歌在2004年收購了這家公司,将其技術融進了著名的“谷歌地球”和其他地圖産品中。
in-q-tel 在2003年投資該公司。
basis technology
從外國文檔中抽取關鍵資訊。
其rosette軟體可查閱并翻譯外國文檔,并能深入分析其間關系或确定内容的正負面意向。
該技術明顯是情報機構的效率提升器,這些機構常年需要高水準美國譯員。
in-q-tel 在2004年投資 basis technology。
oculist labs
防止計算機螢幕被偷窺。
通過網際網路監控計算機的方法數不勝數,但這并不意味着站背後窺屏的老方法就不适用了。
oculis labs 的産品就是用來防止移動和桌面裝置被“視覺竊聽”的。差別于覆寫在顯示器上的隐私螢幕,其privateeye和chameleon軟體跟蹤使用者視線所在,隻将螢幕對準使用者顯示。
如果使用者離開,顯示就會被屏蔽。即便正在顯示,實際使用者身邊2英尺站着的人,也隻能看到一堆亂碼。
in-q-tel在2011年投資該公司。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