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移動通信市場占比高達64%的中國移動,2016年中國國際資訊通信展上并沒有将個人業務闆塊作為最為突出的重點——面向行業使用者的資訊化展示占據了展區的重要位置;在5g展區,中國移動帶來了vr眼鏡、智能機器人等,吸引了衆多觀衆排隊體驗。而個人業務部分,中國移動隻突出了和飛信、視訊彩鈴、高清語音等業務。
通信展是一扇透視企業戰略的視窗,從本屆通信展上展示内容的變化,可以發現中國移動在鞏固個人移動通信市場優勢的基礎上,正在面向未來的萬物互聯時代,向500億連接配接的物聯網市場進發。
物聯網市場潛力巨大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球共有50億個連接配接,各方預測的資料是2020年全球将有500億個連接配接。在中國相應的數字分别為10億個和100億個。市場空間相當誘人,是以在今年6月舉行的mwc世界移動大會上,中國移動就提出要把握萬物互聯時代特征,全面實施大連接配接戰略,推動公司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成為數字化創新的全球領先營運商。
在行業資訊化展區,中國移動展示了其在政務、能源、交通、教育、醫療等行業的資訊化産品能力、解決方案和典型案例。其中,中國移動搭建的中小企業雲、智慧農業雲平台、新農合平台、政務綜合資訊化服務,為精準扶貧、支援“雙創”、醫療公平等提供了有力的資訊化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方案已經在現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4g圖傳等業務在抗洪救災中大顯身手。今年7~8月,我國南方多省普降大雨、洪災肆虐,中國移動利用4g+網絡和資訊技術優勢,使用4g圖傳、和對講、雲mas等業務,為安徽、湖北、江蘇、四川、廣西等省的抗洪救災工作組織、災情通報、前線指揮、視訊實時傳輸、背景排程等提供資訊化支撐,成為保障抗洪搶險工作順利開展的通信“利器”。
另外一個受人關注的案例,是中國移動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營運者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資料傳輸保障方案。随着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普及,中國移動采用4g+物聯網卡等技術,幫助智能充電樁營運者更好地開展資料分析和高效管理,推動傳統能源行業向智慧能源更新。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移動已在23個省為該項業務發放1.5萬張物聯網卡。
在物聯網市場,中國移動目前已經獲得了8000萬個連接配接,據悉,其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将這一數字增加到1億個。
4g+和5g破解網絡瓶頸
物聯網的發展離不開網絡的支撐,尤其是一些對于帶寬、時延要求較高的業務,目前的網絡難以滿足,是以做好面向未來的網絡演進,是成功拓展物聯網市場的基礎。
據悉,近年來中國移動在完善4g網絡覆寫的同時,借助載波聚合等新技術,大力推進4g+建設,使得4g+下行峰值速率超過300mbit/s,是4g網速的3倍,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加高速流暢的網絡體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網絡瓶頸。
業界公認,速率可達10gbit/s以上、時延在1毫秒以内的5g網絡将能夠為物聯網提供絕佳的基礎設施。在這一領域,中國移動早已起步。為推進5g發展,在2016年2月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中國移動推出了5g聯合創新中心,同時聯創中心還積極開展與gti、gsma、ngmn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在全球推廣聯合創新的成果。
依托5g聯合創新中心,中國移動正在積極參與由中國imt-2020推進組牽頭組織的5g試驗,推進5g候選技術驗證、标準制定、産業鍊建構和産品成熟,滿足2020年5g商用部署的需求。
在本次展會上,中國移動對itu定義的5g三大類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連接配接物聯網(mmtc)、低延遲時間及高可靠通信(urllc)均有展示,為觀衆提供了全新體驗,也扣響了通往未來萬物互聯市場的大門。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