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魏最優秀的宗室,明元帝拓跋嗣七個兒子各個英勇善戰,軍功顯赫長子:太武帝拓跋焘次子:樂平王拓跋丕三子:安定王拓拔彌四子:樂安王拓跋範五子:永昌王拓跋健六子:建甯王拓跋崇七子:新興王拓跋俊

作者:古曲古風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雖然在北魏衆多皇帝中名聲不是很高,但是其文武雙全,在位時治國有方,使北魏更快的向封建社會轉變。他上承父親、開國皇帝拓跋珪的武功建國,下啟兒子、太武帝拓跋焘的一統北方。在北魏曆史中起着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可惜的是,他卻在32歲時,就英年早逝了,而拓跋嗣的七個兒子都繼承了草原遊牧名族的善戰傳統,大多軍功顯赫,為北魏王朝的興盛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七個兒子沒有昏庸無能之輩,唯獨新興王拓跋俊喜好酒色,不尊法度,最後謀反被賜死。

北魏最優秀的宗室,明元帝拓跋嗣七個兒子各個英勇善戰,軍功顯赫長子:太武帝拓跋焘次子:樂平王拓跋丕三子:安定王拓拔彌四子:樂安王拓跋範五子:永昌王拓跋健六子:建甯王拓跋崇七子:新興王拓跋俊

拓跋焘(408—452)自幼聰明大度,泰常七年,被父親封為泰平王,任相國,加授大将軍,奉命監理國事。次年,父親拓跋嗣去世,年僅16歲的拓跋焘登基為帝。拓跋焘是一位頗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先後消滅胡夏、北燕、北涼,降伏鄯善、龜茲、粟特等西域諸國,并驅逐吐谷渾,北伐柔然,南征劉宋,最終統一北方,是中國曆史進入結束十六國亂世,進入南北朝對立階段。在治國方面,拓跋焘也展示出過人的才幹,他在位時制定了鮮卑文字,改善民生,重用漢臣,加速了北魏王朝向封建社會的轉變,促進了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的融合。但其在位末期,脾氣暴躁,殺戮無度,在宦官宗愛的慫恿下逼死了太子拓跋晃,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北魏朝局幾度頻臨崩盤。宗愛作惡多端,做賊心虛,他擔心會被拓跋焘誅殺,為求自保,先下手為強弑殺了拓跋焘。拓跋焘終年45歲,但卻是北魏皇帝中壽命最長的一位。

拓跋丕(?-444年)自幼才幹過人,受人稱贊。因為年長,拓跋嗣也十分喜愛他的才能和氣量,對他格外地看重,泰常七年,封其為樂平王。拓跋丕曾兩次随軍攻打北燕,皆立有戰功。北燕被滅後,皇帝馮弘投奔了高句麗,拓跋焘令高句麗遣返馮弘,遭到拒絕,拓跋焘十分生氣,下令準備攻打高句麗。在拓跋丕認為戰事剛剛結束,用過修養生息,在他的力谏下,此事才作罷。後來,拓跋丕作為後援,參與北伐柔然;同年,北涼被滅,拓跋丕奉命與征西将軍賀多羅鎮守涼州。在拓跋焘出征北涼時,時任尚書令劉潔曾說親信聲稱如果拓跋嗣不能傳回,他就擁立拓跋丕為帝。并且派人求取圖谶,詢問劉氏應統治天下,圖谶是否有他的名字。事情敗露後,劉潔與同黨南康公狄鄰、尚書右丞張嵩等都被夷三族,拓跋丕也是以獲罪,不久憂郁而死,并獲得了一個惡谥戾。拓跋丕為拓跋焘二弟,當出生于408年之後,是以終年不會超過36歲。

拓跋彌(?—424)在父親拓跋嗣繼位後,被封為安定王,加衛大将軍。同年冬,大哥拓跋焘親統六軍出鎮塞上,拓跋彌與北新公安同也一同前往。可惜,僅僅兩年後,拓跋彌就因病去世了,谥号殇。拓跋彌為拓跋焘三弟,當出生于408年之後,是以終年不會超過16歲。

北魏最優秀的宗室,明元帝拓跋嗣七個兒子各個英勇善戰,軍功顯赫長子:太武帝拓跋焘次子:樂平王拓跋丕三子:安定王拓拔彌四子:樂安王拓跋範五子:永昌王拓跋健六子:建甯王拓跋崇七子:新興王拓跋俊

拓跋範(?—447年)在父親繼位後,封為樂安王,加中軍大将軍。拓跋焘繼位後,任侍中、衛大将軍、雍州刺史、儀同三司,奉命鎮守長安。三秦地區因為飽經戰亂,百姓流亡失所,拓跋範鎮守期間,安撫接納流民,深受百姓稱贊,并推行崇尚簡易的治理法則,與民休息,使得關中地區趨于安定。後入朝為官,任内都坐大官,曾随軍攻打柔然,并擊敗柔然可汗吳提。拓跋焘出征北涼時,拓跋範任中都坐大官,尚書令劉潔謀劃作亂時,他卻知情不報。拓跋範病逝後,谥号宣。拓跋範是拓跋焘四弟,當出生于408年之後,是以終年不會超過40歲。

拓跋健(?―441年)身材高大,精通兵法,屢立戰功,才幹可與陳留桓王拓跋虔相媲美,智謀卻遠遠超過他。拓跋焘在位時,拓跋健先後率軍打敗胡夏皇帝赫連昌,攻克北燕建德、和龍,平定西河胡人叛亂,參與北伐柔然,驅敵萬裡,從此威震漠北。在北魏消滅北涼的過程中,也起到決定性作用,功戰功位居衆将之首。拓跋健去世後,谥号莊。拓跋健是拓跋焘五弟,當出生在408年之後,是以終年不會超過33歲。

拓跋崇(?-453年),泰常七年,被父親封為建甯王,加輔國将軍。拓跋焘親征北燕時,拓跋崇等人奉命駐紮在大漠以南以防備柔然南下。拓跋焘親征北涼時,拓跋崇再次奉命駐紮在大漠以南防備柔然。果然,柔然可汗吳提趁着北魏空虛,率軍南下,拓跋崇與諸将在六鎮與其對峙,并将其俘獲。之後,拓跋崇又與尚書令劉潔平定盧水胡叛亂。在拓跋焘北伐柔然時,拓跋崇與樂安王拓跋範各統十五名将領出東道。由于拓跋崇戰功顯赫,文成帝拓跋濬[jùn]在位時,封其子拓跋麗為濟南王。後來拓跋麗與京兆王杜元寶(明元密皇後堂侄)謀逆,拓跋崇父子皆被賜死。拓跋崇是拓跋焘六弟,當出生于408年之後,是以終年不會超過45歲。

北魏最優秀的宗室,明元帝拓跋嗣七個兒子各個英勇善戰,軍功顯赫長子:太武帝拓跋焘次子:樂平王拓跋丕三子:安定王拓拔彌四子:樂安王拓跋範五子:永昌王拓跋健六子:建甯王拓跋崇七子:新興王拓跋俊

非常巧合的是,陳留桓王拓跋虔(梁王拓跋纥根之子)的一個兒子也叫拓跋崇,論輩分是建甯王拓跋崇的堂叔。拓跋虔作戰神勇,屢立戰功,深得堂兄、道武帝拓跋珪的器重,可惜卻被後燕慕容垂斬殺。拓跋虔去世後,被拓跋珪追封為陳留王,由拓跋崇襲爵。由于父親戰功顯赫,拓跋崇頗得拓跋珪優待,拓跋珪晚年猜忌心重,大肆屠殺公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衛王拓跋儀擔心被殺,單騎逃跑,被抓後賜死。是以,拓跋氏宗親更加不安,拓跋珪為了緩和與宗室的關系,诏令宗親諸王赴宴,大家都擔心受到衛王牽連被殺,紛紛逃跑,唯獨拓跋崇獨自一人前往。拓跋珪十分高興,對他更加的寵信。由于拓跋崇沉穩忠厚,拓跋焘繼位後,對自己的這位堂叔也是寵信有加。在出任并州刺史時,拓跋崇頗有政績。後随軍從征柔然,立有軍功,死後,谥号景。

此拓跋俊(?—441)并非電視劇《錦繡未央》裡的拓跋浚,泰常七年,被封為封新興王,加鎮東大将軍。從小擅長騎射,多才藝。後因罪被削爵為公,拓跋俊與其他兄弟不同,他喜好酒色,而且常常違反法度。而他的母親由因罪被賜死,自己又被降爵,一直心懷怨望,而後産生謀亂篡位之心。太平真君二年,拓跋俊謀反事發,被皇兄拓跋焘賜死。拓跋俊是拓跋焘七弟,當出生在408年之後,是以終年不會超過33歲。

結語

縱觀拓跋嗣7個兒子的生平,可以看出,他們是同時期各國皇室中比較優秀的,但也是壽命比較短的,均未超過45歲。他們之間沒有出現較大的奪嫡之争,反而他們各個能征善戰,為北魏的強盛添磚加瓦。這也是北魏能延續國祚148年的一大原因,他們堪稱是北魏之後皇室宗親的榜樣。

參考資料

《魏書》

《資治通鑒》

《十六國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