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沛
從小到大,你的筆下一定出現過父母的形象。通常,你是怎樣觀察他們的呢?你可能會觀察父母的言談舉止,也可能會觀察他們的外貌服飾……但是,如果大部分同學都從正面來觀察人物,描寫自己的父母,可能會給讀者造成審美的疲勞。換個角度觀察,從何入手呢?我們來看看名家是怎樣觀察的吧。國中同學應該對朱自清的《背影》都非常熟悉。朱自清選擇父親的“背影”這一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激發起讀者無限的想象。看來換個角度觀察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吧。我們再來看學生的習作。國中的校園生活中一定少不了幾場激動人心的籃球賽。下面我們來看兩篇例文。
【例文1】“嘟”!哨聲響起,中場休息。這時,五個隊員走到班級的休息區,我看到“大個”的頭發都濕了,根根直立的頭發在陽光的照射下泛着銀光;汗水順着他的兩鬓流了下來,我似乎能聽到汗水砸到地上“啪啪”的聲音,它讓我不禁想起“大個”在場上大聲嘶吼的聲音。轉過頭去,我看到“猴子”的衣服後背都被汗水浸透了,不用用力,我想就一定能擰出水來。我們趕緊遞上水,讓他們休息,但是他們卻絲毫不理會我們,低着頭,研究起了下半場的戰術。
【例文2】輪到對方開球,李毅上前一斷,将球挑到了空中,奮力一跳,把球傳球給我,我右手帶球,向右側猛烈的突破,做了個假動作,繞過了攔在前面的三班的“大熊”,把球推向劉一霖。劉一霖接過球,閃電般的奔向籃下,将身一轉,“進”,我喊着,隻見他順着彈跳起的力量,放手一扔,球終于進了。
兩篇例文的觀察角度不同。例文1側重觀察了中場休息時,運動員場下不放棄研究戰術的感人場面。例文2側重觀察了賽場上運動的奮力拼殺的場面。相對而言,例文1的觀察角度不落窠臼,視角較為獨特。試想場下尚且忘卻勞累,争分奪秒,場上必是激烈的厮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内心的感動。隻有平時深入細緻地去觀察生活,關注生活的細枝末節,才能在作文時以小寫大,見微而知著,給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輝。寫作觀察之前,我們可以這樣問問自己:我的觀察角度是否有别于他人?面對相同僚件或相同場景時,我是否觀察到了别人所沒有觀察到的景象?我是否通過多種視角對同一物體進行觀察?我是否已經形成獨特的觀察角度,并通過文章的細節描寫反映出這一獨特性?在不斷的追問之下,你的觀察就不再是無意識觀察,而是基于你的寫作需求的觀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換個角度來觀察,相信你會收獲到與衆不同的寫作材料。
微信搜尋一堂作文課 關注七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