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療圈的創業者,他的創業故事是一個傳奇。
他的下屬用了這樣一些關鍵詞來形容他:留洋派、大氣、老謀深算、和藹可親、低調、睿智、胸有成竹、平易近人、善良、童真、容忍、胸懷、激情、創造力……

其中,他創業後的第一位員工說了這樣一段話:
一個人一輩子能有夢想的就不多,有夢想去追的人就更少,有夢想去追還能追成功的人就更更少了。他五十多歲,還有激情,還有夢想,還為夢想去追,讓我佩服,讓我感動。
陳沛,北京明德醫院創始人、院長、執行董事,北醫臨床碩士,中歐工商學院(公開招生)首屆mba,曾任職和睦家醫院副總經理、天壇醫院總經濟師、英智眼科醫院總經理,美國cnnc公司副總裁、丹麥寶隆洋行中國區總監、北醫三院消化内科醫師。中國醫院協會民營分會常務理事,衛生部人才交流中心理事,統戰部新社會階層理事會理事……
走進他的辦公室,書架上很醒目地擺放着一本書《史蒂夫-喬布斯傳》。他的同僚說,在一次員工會議上,他特别回憶了喬布斯的生平,期間幾度哽咽。那也是他第一次在員工面前如此動容……
北京明德醫院,一家涉外高端私立綜合醫院。雖然開業不到三年,卻已聲名鵲起,據說可以提供10多種語言的醫療服務。走進明德大廳,鋼琴聲緩緩,咖啡香飄過,若不是印入眼簾的八個大字“愉快體驗,尊享醫療”,我還以為走進了一家五星級的酒店。
我曾以為,這樣一個顯然有着雄厚資本支撐和天然地理優勢的高端私立醫院,一定有一個華麗的開端。不曾想,明德醫院建立的故事,充滿着艱辛和傳奇的色彩,甚至身為創始人,陳沛曾簽署過“随時可以被罷免”的協定書。
當我問及創業的感受,他說,兩年前過生日時為自己買了一個ipadmini,當時在上面刻了一句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堅持一會兒”。
【甯靜】您創業前是和睦家的副總,作為私立醫院的高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職業高度,為什麼選擇放棄而自己創業?您創業的初衷是什麼?
【陳沛】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談談醫療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我想追求什麼。
每個人都有一個心中的伊甸園,我心中的伊甸園是什麼?就是一個酒店一樣的醫院,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在那裡,看病不再痛苦,求醫不再受傷害,醫療就應該是這麼簡單!醫院取名明德,是借用儒家四書之一《大學》的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意思是說成年人的學問,在于明了什麼是光明和道德,而我們的引伸是“醫療之道,在明明德”。醫院的英文名稱oasis就是沙漠綠洲的意思。
在明德,你所看到的一切,酒店般的大堂、鋼琴、流水、陽光頂,就是我心中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個老院長……這就是創業吧,因為沒人知道你心中的伊甸園是什麼樣子,除非你親手去搭建。
我是恢複聯考後的第一屆北醫大學加碩士,做臨床醫生的過程中,看到過太多的生老病死。後來做醫院管理,又看到了太多醫療以外的東西在左右着醫療本身,包括學術的、商業的、官場的、甚至醫者自身的,而作為醫療核心的患者體驗,卻常常被忽視或者被傷害。醫療為什麼不能是溫暖的、愉快的?
和睦家注重患者體驗的醫療模式非常好,但是如何做好國内患者的體驗,是和睦家當時的一大挑戰。再者,真的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月亮都是外國的圓嗎?我就不信這個邪!基于這麼多年的積澱、感悟和思考,在辭職時,我相信自己已經找到了答案——做一個比較純粹的醫療,一定會得到患者的歡迎,會得到市場的認可。
國際标準和綜合醫院一站式的服務,就是建構這個模式的基石。明德醫院是全面按照國際醫療标準建立的。我們的診斷标準是icd-10,品質安全标準是jci-5,定價标準是cpdfeeforservice,1/3以上的醫師來自其他國家,工作語言和醫療文書是英語。目前,70%以上的患者來自世界近100個國家。
【甯靜】您的一位下屬在明德開業前受訪視訊中說,“明德創辦過程中所經曆的那些事,不是我想吹牛,很多人根本扛不住……我就想扛到開業那天,我就想看看peter(陳沛的英文名)怎麼扛到開業的那天”,他為什麼這麼說?創辦明德經曆了怎樣的艱難?
【陳沛】明德的發生,其實是一個十分莽撞的結果,如同不計後果的一見鐘情,以及後面無法避免的不可收拾。因為我有建醫院的夢想,是以看過不少地點,直到看到明德現在所在的地方,當時感覺就是一個bigwow!一個二三層的平層廠房、15000平方米的架構結構、淡黃色的外牆,前後庭大小花園、充足的停車場地……像極了美國小型醫院的樣子,又地處麗都商圈,旁邊就是機場高速,簡直就是一個天造地配的國際醫院坯子。
創辦醫院這件事因為這個選址不能錯過而來的有些匆忙。為此,我很快辭了職,借朋友公司的名義一起掏了100萬作為定金,簽下了這個廠房的租賃協定,之後我才開始想下面怎麼辦?就這樣開始了,所謂無知者無畏吧。
盡管距離現在隻有4年時間,但當時創辦民營醫院的環境與現在相比可以說天差地别。那時的醫療機構設定還是規劃審批制,是以我們的申請立刻被衛生局退回,還給我扣了一個“先斬後奏”的帽子。這不是當頭一棍嗎?職也辭了,錢也付了,如果不用這個地點,100萬定金就打了水漂,還有我這一腔熱血呢?我也急了,就去找熟人試圖疏通關系,結果又被扣了一個帽子叫“逼政府就範”,說我“這事辦得實在太魯莽,根本沒有可能性”。
雖然天無絕人之路,幾個月後借2010年中央鼓勵社會辦醫的58号檔案的強勁東風,我們的申請得到了準許,但已經過去4個月。那種坐困愁城、度日如年、忐忑不安的感覺,絕對不是現在這樣輕描淡寫可以表達的。更要命的是那時我什麼都不能做,也不知道明天去做什麼。拿到衛生局設定準許書的時候,已經是來年的1月17日,再有幾天就是春節了。
春節前我們必須定下施工機關,在春節期間才可能有人和我讨論如何設計和開工。我必須面對的最骨感的問題就是每天35000元租金,是以我不能浪費任何一天!而且施工機關必須能夠把我的思路展現在圖紙上,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錢去請任何級别的設計公司。
機緣,又一次給我幫了大忙。我在白紙上畫好了最初的醫院布局平面圖,然後去請教合作夥伴介紹的一位朋友。交流之後我問他收多少錢,他說朋友幫忙不要錢。我說,那你就給我做顧問吧。第二天,他給我安排了一系列施工公司備選。第一個公司号稱醫院設計no.1,帶我看了幾個他們建立的政府醫院工程,大理石牆面、水晶吊燈……第二個公司告訴我,在北京沒有他們設計的醫院,隻能帶我去看他們設計的微軟大廈。看完之後,我和朋友說,這個就是我需要的公司,因為我想要設計的不是一家“醫院”。
報價之後我們進行最後的談判。我知道他們會有折扣,我也預感到可能會是類似x888萬這樣的價格,結果不出我所料。但是出乎他們所料的是,我說“那好吧,我給你們加一萬,成交價就算x889萬吧”,他們愣住了,繼而報以熱烈的掌聲,“既然陳總這麼痛快,那我們延長一年的保修期作為回報”,一年的保修期至少20萬元。就這樣,在那年春節前的最後一天,我們敲定了施工總包合同。事後他們跟我說,從來都是隻有砍價的,是以我們心甘情願給你幹活。
很多人問我,怎麼可能在11個月内完成這樣規模的綜合醫院建設?我說,當你每天一睜眼35000元就沒了,你就再沒有選擇;當你被逼上梁山之後,才會明白原來人可以被激發出無限潛能。我從來沒有設計過任何東西,但是明德的一草一木就這樣源源不斷自然流淌出來,彙內建你所看到的這一切。事實上,30年的職業積累,在這一刻全部得到了升華。
後來,也有人說我獨裁,說當時的很多決定沒有會議紀要,還有人指責說我們采購的東西沒有招标……那個時候,即使我想讨論又和誰說呢?我們采購的東西或許不是最便宜的,但是如果工程能提前一個月完成,就能夠節省100多萬……事實就這麼簡單!面對非議,當你隻剩下自信和絕決的時候,你就可以扛過任何困難,但是,我不會去想再扛第二次……真的是太難了!
甯靜插播
談話中陳沛起身,在身後的書架裡搬出了不同版本的厚厚的設計圖,圖紙上有他當年手繪的草圖。他說,施工機關的設計師是個三十出頭的小夥子,既敬業又有悟性,跟着他沒日沒夜地把手繪的草圖和幾百張他在國外各醫院拍攝的照片,變成了可以施工的專業設計圖。
讨論内裝的時候,陳沛讓他們去lv,gucci,香奈兒等網站找靈感,因為那些是高端設計的的積澱。今天,如果你走進明德,就會在圖案、色調和風格上找到這些品牌的痕迹或味道。
【甯靜】當時面臨破舊的廠房,工程開始時隻有預算十分之一的資金,您是否想過可能會面臨的資金困難?
【陳沛】其實從簽訂租賃協定開始,我和合夥人就一直在找資金,但是所有投資人看過之後的共同回報是:這是一個初始項目,不能投。這樣的初始項目有兩個緻命的弱點:一個是商業模式沒有經過驗證,投資人怎麼相信能有市場?第二,我沒有團隊,而團隊是所有創業項目的核心。
我曾以為,以我北醫畢業的臨床醫生背景、中歐mba、和睦家副總以及期間豐富的職業經曆,不會找不到資金。但現實就是那麼殘酷,沒有創業經驗,沒有團隊,投資人必須考慮風險,我當時近乎絕望。是以,我要由衷感謝我的初始合作夥伴,是他賣掉了兩處房産,籌措了資金才使項目得以繼續。
時間、資金等外在困難與經曆的人事困難相比,還都不算什麼,是以馬雲曾說“創業如此艱難,内心必須強大”,我對這句話有着刻骨銘心的了解。多少次,我都把想踹倒桌子的腳收了回來。為了不棄前功,必須忍辱負重,我甚至還簽署過一份随時可以罷免我的檔案。這些至今可能都不可思議。
還是天無絕人之路,最終找到現在的機構資本。在拿到資金的第二天就支出了幾千萬欠款,當時已經面臨勞工随時停工的境地,真是微若羸卵。後來有人問我“為什麼親自建立明德卻沒有一分錢幹股”,那時為了能做成這件事,我恨不得給人磕頭,怎麼可能去讨論幹股,或者沒有幹股就不幹了?董事會給我第一次開薪時,我已經18個月沒有過任何收入,或許這些也是投資人投資這個項目的考量之一吧?
【甯靜】您在創業過程中經曆了很多障礙和困難,最難的是什麼?您如何看待得與失?
【陳沛】客觀的困難都好克服,否則你還創什麼業啊?最困難的是團隊。企業文化沒有建立,團隊沒有磨合過,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訴求,都會形成各種掣肘。我從來沒有把困難當事兒,但是人與人之間,足以令你心悴。
我告訴自己,要想得到共鳴,必須克服一切困難。隻要能推動使命的前行,無論什麼都要去做。經曆了無數誤解、委屈、曆練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變化,可能變得更驕傲了,因為你懂得了什麼叫忍耐,什麼叫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些都是後話,或許以後有機會再聊。
回想得失,我隻能說通過這件事證明了自己。現在明德的商業模式已經驗證,品牌已經樹立,是以市場和資本都很看好明德。我為此付出了很多,甚至在透支。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想做的事,必須付出代價,我不後悔。
【甯靜】創業如此艱難,是什麼激勵您繼續前行?
【陳沛】在實施目标的過程中,會發現路會越走越寬,不斷發現新的追求,實作更多構想。我建立明德最關注的是患者體驗,後來發現醫生也有體驗的追求,比如醫生需要一個更優化的醫療設施和人性化的管理平台,實作更優化的醫療服務。随着醫生多點執業的放開,明德就可以為醫生提供這樣的平台。
此外,要想後發先至就必須學會利用新技術。感謝網際網路技術的巨大發展,可以提供很多想象空間。我相信網絡醫療必将是改變醫療業态的一種力量,不但可以縮短醫患之間的距離,利用醫療專家的碎片化時間,提升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還可以拓展醫療覆寫的地域疆界等等,這些也都是我想繼續嘗試的空間。理論上不難了解,也有很多人在關注,關鍵是誰能把這些設想落地。阿裡的商業模式并不複雜,卻隻有馬雲做到了,我也相信自己的執行力。
【甯靜】您希望達到怎樣的高度?
【陳沛】我想做的,就是一個比較純粹的醫療,我希望明德能成為中國最好的私立醫院。至于我個人,創業是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也是一條不歸路。有人說過,創業者分兩種,一種人是為了追求和炫耀金錢,另一種人是為了事業,經濟收益隻是伴随事業成功而來,但是後者可以創造曆史。
我已經做成了一個酒店式的醫院,下面我想做一個沒有醫生的醫院(醫院設施平台),還想做一個沒有病人的醫院(網絡醫療平台),哈哈,我不忽悠,大家拭目以待。
甯靜評論
走出陳沛的辦公室時,我發現門口并排立着幾個樂器箱和一個高爾夫球包。他随手打開一個,裡面是一個金色的薩克斯。他坦言,音樂和體育是他的最愛,他會演奏十幾種樂器,全都是自學的,但自從創業後,這些樂趣已經很少觸及,因為沒有時間。
我想起年逾70才開始寫作的薩缪爾·厄爾曼,他曾寫過一篇已流傳百年的《青春》——
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苟安。如此銳氣,二十後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則更多見。年歲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棄,方堕暮年。歲月悠悠,衰微隻及肌膚;熱忱抛卻,頹廢必緻靈魂……
明德承載着陳沛的的醫療夢想,陳沛也會以他“純粹的醫療”理念,給明德一個可預見的未來……
收起他的名片,蓦然發現背面寫着——
藍天總在白雲之上。
(原文标題:明德醫院創始人陳沛:藍天總在白雲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