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沛
現執教于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北京市骨幹教師,北京朝陽區教育學會第九屆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小國文品質監測評價,中國小國文教師教育。曾出版《新版課程标準解析與教學指導》《2016年全國中考國文試題研究報告》《給記叙文寫作一把量尺》《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中考國文北京專用》《時代國文三維閱讀互動課堂 》等論著數部,數十萬字。
面對老師命制的作文題,有的同學奮筆疾書,文思泉湧;而有的同學冥思苦想,感歎“無事可寫”。面對無事可寫的學生老師常會告訴大家“學會觀察”,觀察生活,積累素材。可一番觀看後,還會有同學慨歎:“沒看到什麼可寫的事情啊!”其實,觀察與“看”有差別,而且有法可循。
什麼是觀察呢?觀,是看;察,體察(體察就是用身體上的所有器官去感覺和了解事物)。觀察是寫作的基礎,隻有通過認真、仔細、多角度的觀察,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事物中,挖掘事物的内涵,形成獨特的體驗。今天我們就嘗試橫向全面觀察,觀察事件中的某一時刻和人物的某一狀态。
請大家看《灌籃高手》的圖檔,你觀察到什麼?
同學a:這是一場籃球賽。
同學b:賽場上,白方隊員奮力拼搏,紅方隊員盡力阻撓。
同學c:賽場上,還有昂頭觀察的裁判、場外高呼加油的觀衆。
同學d:籃球館閃亮的燈光、聳立的球筐,還有在隊員中輪轉的籃球。
四名同學觀察同樣的圖檔。同學a走馬觀花,浮光掠影,隻看見事件的大概。而同學b、同學c、同學d觀察到圖檔中不同的人,不同的物。若再觀察圖檔中的近景畫面,還可以發現人物具體表現:白方一名隊員位于籃下,試圖上籃,而另兩名白方隊員則處于後方,屈膝準備起跳。同樣,紅方隊員三人跳起盡力阻撓,張開的雙手、越起的雙腿、呼喊的口型,處處彰顯着賽場上拼搏的力量。如果你放大圖檔,觀察遠景,會發現:看台上有人振臂高呼,有人握拳加油,啦啦對也是賽場中不可或缺的風景。由此推知,面對同一瞬間,橫向觀察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某一瞬間,在生活中也許隻有短短幾秒,但卻可以通過慧眼觀察到豐富的内容。有了豐富的内容何愁無事可寫?以上《灌籃高手》畫面内容豐富,人物衆多,可選擇的角度自然也多。但是有些畫面看似單一,又如何觀察呢?
比如,下面畫面中隻有貝多芬一個人,面對他的同一狀态,你會觀察到他身後的昏暗背景、綠色的植物、他手中的筆和樂譜、還有他的頭像和服飾。這樣的觀察并不能為我們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是以還需進一步細化。比如,貝多芬頭發濃密,有些雜亂,正如羅曼羅蘭在《名人傳》中描述:“烏黑的頭發,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 再如他的眼神堅定,“眼中燃燒着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同樣,我們還可以觀察他寬大的額頭、挺直的鼻梁、抿起的嘴角……
是以觀察同一人物,橫向觀察從整體着眼,可觀察背景、人物大體輪廓、服飾、行為等;從小處着眼,可以觀察五官、眼神、頭發、嘴角等,不僅看到外形,更要從外在表現中觸摸人物的内心世界。
由此可見,在寫作前,進行橫向觀察,盡量做到準确、全面、細緻、透徹,隻有這樣才能為寫作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正如魯迅先生說:“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确、透徹,才好下筆。”此刻,你還會再次感歎“無事可寫”嗎?快擦亮雙眼,學會橫向觀察吧!你會發現生活中有“百事可談”。
微信搜尋一堂作文課 關注七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