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羅的爺爺甘茂文武全才,帶兵打仗厲害,保全自己更是不含糊!

作者:品讀二十四史

據《資治通鑒》記載,甘茂本來不是秦國人,在秦武王時期為秦國效力。有一年,秦國聯合魏國,要攻打南韓的宜陽縣,任命甘茂為主将,向壽做他的助手。

甘羅的爺爺甘茂文武全才,帶兵打仗厲害,保全自己更是不含糊!

甘茂到了魏國之後,把向壽派回秦國,向秦武王進言,說自己已經和魏國商量好了,不準備打南韓了。

秦武王很納悶,甘茂這是鬧哪出啊?就派人招甘茂回國,秦武王親在息壤接見了甘茂。

君臣見面寒暄之後,秦武王就問,本來說的好好的,聯合魏國打南韓,你怎麼私下裡就變了卦哪?

甘茂起身表示歉意,随後就解釋,宜陽雖說是個縣,可從土地面積、人口數量來說,已經和一個郡差不多了。現在我們這麼大老遠的發兵來攻打,想取勝是很難的。

很久以前,魯國有個人和曾參重名,那哥們殺了人,鄰居誤會了,就來告訴曾參的母親。第一次有人來報信的時候,曾母還氣定神閑的織布,說我兒子是不會殺人的。可架不住好心人多啊,等到第三個人來報信的時候,曾母就趕緊跳牆逃走了。

我自知平素的名聲比不上曾參,和大王的關系也不如他們母子,本身又是個外國人,我害怕在前方和敵人僵持的時候,要是有人背後告黑狀,一次兩次您能信得過我,等到第三次,您也會急的跳牆要我命了。

秦武王是個明白人,他聽懂了甘茂的這番大白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你放心去打宜陽吧,我可以和你在這裡立下盟誓,絕對不會亂聽别人對你的诽謗。

果然不出甘茂所料,宜陽真的是難打,秦軍苦戰了五個月,愣是看不到勝利的曙光。這個時候,秦國裡面跟甘茂不對付的人看到了機會,幾次向秦武王說甘茂的壞話,說他擁兵自重、居心叵測。數次煽風點火之後,把秦武王鬧的也不自信了,他也不打算信甘茂了,就派人召回甘茂,不想打這場仗了。

甘茂告訴使者,你轉告大王一句話,息壤就在哪裡,你忘記了我們的盟誓嗎?

秦武王聽罷是恍然大悟,馬上改變了思路,派出重兵去協助甘茂。結果秦軍大獲全勝,拿下了宜陽。

甘羅的爺爺甘茂文武全才,帶兵打仗厲害,保全自己更是不含糊!

孟子是個有智慧的人,很會識人,也善于辭令!

據《資治通鑒》記載,那一年,魏惠王去世了,太子頂班繼承了大位,就是魏襄王。

孟子憂國憂民的,很想看看新國君有沒有新氣象,就去拜會了魏襄王,順便給他相相面。

孟子回來以後啊,情緒不是很高,對朋友講,這個新國君啊,遠遠的看去,他就不像個君王,走近了再一觀察,他還沒威嚴。

朋友有點不解,光看一個人的外表,不能說明什麼吧?

孟子繼續,我跟他也聊了一會,聊着聊着,他突然問我,你說怎麼樣才能平定天下哪?他問的這麼含糊突然,我也就對付着回了一句,等天下統一了,也就算平定了。

他反應倒也不慢,接着問我,誰能統一天下?這種句式咱們很熟悉了,我輕輕的回複他,不愛殺人的人才能統一天下。

讓我沒想到的是,他沒順着我的思路走,轉了個大彎子,問了另一個類型題,這些天下人,誰會歸順我那?這怎麼能難得住我,我定氣凝神深呼吸,告訴他,您看過稻苗吧,七八月的時候,天下幹旱,稻苗眼瞅着一天天的枯萎,可隻要老天一發力,一場大雨過後,稻苗就會重制勃勃生機。假如您這樣治理天下的話,天下人都會來歸順的。

白話資治通鑒【全套共10本】 ¥20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