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原創,歡迎轉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清代狀元龍汝言,字錦齋,一字子嘉,号錦珊,安徽桐城(安慶市)人,工花鳥,擅墨竹,有才情。
生年不詳,幼年家貧,後得到嶽父的接濟,考取秀才後在北京八旗都統倩龍家中任職家教維持生計。
嘉慶十九年(1814年)考取狀元,受命校對《高宗實錄》一書,因失誤被革職,道光時被重新啟用,道光十八年(1838年)去世。
初露鋒芒
有一年嘉慶帝過生日,龍汝言的雇主八旗都統倩龍為了讨皇上歡心,就囑托龍汝言代為撰寫“小貢”呈送皇帝閱覽。
所謂“小貢”就是根據清代宮廷慣例,每逢皇帝壽辰和重大節日時,
一、二品大員和翰林院人員都要創作祝賀的詩、詞、頌之類的吉祥文字,謄寫在精緻的小冊子上進獻給皇帝,類似後來的明信片、賀卡等。
這位倩龍都統别出心裁,令龍汝言在康熙、乾隆二帝禦制的詩集中收集二百句,寫出一首新的長詩。
這種集前人詩句的做法在古代很普遍,稱為“集句”。
集句本身并不難,但問題是康熙、乾隆二帝的詩詞根本沒人看。
尤其是乾隆皇帝禦制詩集中有四萬多首詩,幾乎與《全唐詩》的總量等同,别說是熟讀了,看上一遍都得消耗大把時間。
嘉慶帝本身知曉個中奧秘,當他看到都統倩龍獻上來的“小貢”冊子,發現父親和曾祖父的詩句感到驚喜,下诏重賞都統。
倩龍不敢隐瞞事實,就向皇上坦白,此文為家教龍汝言捉刀。
平步青雲
嘉慶帝并沒有責怪都統,反而更加高興,他告訴倩龍:“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讀先皇詩,此人熟讀如此,具見其愛君之誠。”
皇帝一高興,下诏賞給龍汝言舉人頭銜,命其次年同其他舉子一起參加考試。
第二年春季會試,主考官沒眼力見兒,“天子門生”龍汝言不幸落榜。
考試結束,主考官向皇帝彙報情況,遭到嘉慶帝的斥責,認為這一科的文章不怎麼樣。
主考官一臉懵逼,隻好向皇帝身邊人太監讨教:“公公!這一科的文章不錯啊!皇帝咋就不滿意呢?”
太監悄悄告訴他:“皇帝寵信的龍汝言落榜,這一科會有好文章嗎?皇上是誰?能特麼明說嗎?”
主考官等大臣暗暗記在心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考官把龍汝言等九人的試卷送給嘉慶帝預覽定奪。
嘉慶帝私自拆開試卷,找到龍汝言的試卷暫時放在一邊,當大殿上公開拆封唱名之時。
心領神會的主考官讀出第一名龍汝言的名字。
嘉慶帝龍顔大悅:“朕所賞果不謬也。”——看來朕賞賜他舉子頭銜果然沒錯哈!
家有悍妻
皇帝親自運作,龍汝言榮幸“考中”第一甲第一名,與祝慶蕃、伍長華列為前三名。
嘉慶帝随即任命龍汝言為南書房行走、實錄館纂修之職。
一個小小家教,一個恭維的小冊子,就這樣平步青雲,清朝科舉制度實在是笑死人不償命,可憐飽學之士祝慶蕃隻能屈居老二。
龍汝言上任後,嘉慶帝十分寵信器重,賞賜成了家常便飯。
朝中大臣羨慕得眼睛發藍。
可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爬得高摔得慘是颠覆不破的真理。龍汝言因為一次失誤,竟被革職。
龍汝言奉命校勘《高宗實錄》期間,正跟老婆鬧别扭。
龍汝言自幼孤貧,娶妻過日子都是靠嶽父一家周濟,是以懼内的病很嚴重,他老婆脾氣暴躁,潑辣兇悍,兩個人經常吵架。
龍汝言被欽點狀元,在京城做了官,可是跟老婆吵架這種事兒還是時有發生。
有一天,龍汝言跟老婆吵了架,負氣出走,到朋友家躲避,好多天都不敢回家。
就在這個時候,實錄館的辦事員把《高宗實錄》送到龍家請龍汝言校勘,龍汝言的老婆沒當回事兒,随便丢到一旁轉身就給忘了。
隔了一天,辦事員來取,龍妻不了解内情,就讓他原樣拿走了,龍汝言對此竟一無所知。
因福得禍
所謂家有賢妻無橫事,龍汝言被野蠻又無知的老婆坑慘了。
某日,嘉慶帝突然龍顔大怒,下旨革除龍汝言官職。
龍汝言雲裡霧裡摸不着頭腦,經多方打聽才得知,那天他躲在朋友家,實錄館人員送來草稿讓他校勘,
人家第二天取走,以為都已經弄妥了,就貼上黃簽,上書“臣龍汝言恭校”呈送皇上。
皇上發現,其中的“高宗純皇帝”的“純”被書吏誤寫成“絕”,把皇帝廟号弄出一個“斷子絕孫”的“絕”字,
如此嚴重的失誤竟沒有校勘出來,皇帝豈能無動于衷。
龍汝言又羞又惱,可是事情容不得辯解了,隻能接受現實。
龍汝言屬于大不敬罪,換成别人一個“絕”字足以弄丢吃飯的家夥,滿門抄斬也說不定。
嘉慶帝不忍加罪,“惋惜良久”
下旨:“龍汝言精神不周,辦事疏忽,着革職,永不叙用。”
這就意味着老龍的政治生命就此結束了。
時來運轉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晏駕。
龍汝言屬于朝廷舊臣,曾受到故去皇帝的恩遇,按照慣例,被準許進宮吊唁。
老龍“哀痛逾于常人”,哭得一塌糊塗,估計他想起自己從一個家教變身舉人,
而後高中狀元頭名,入宮伴駕再到一個跟頭從雲端跌進爛泥坑……
與其說哭皇上,倒不如說是在哭自己被命運無情捉弄。
龍汝言哭得死去活來,把一個人感動了,這個人就是新上任的道光皇帝。
道光帝認為龍汝言已經革職永不叙用,還能如此有情有義有良心,實屬難得。
嘉慶帝葬禮結束,道光帝下旨,特賞龍汝言為内閣中書一職,重新啟用。
内閣中書負責起草抄寫檔案,是個級别比較低的文職小官。
龍汝言不會嫌棄官小,史上七百多個狀元,曾犯過大不敬罪而被重新啟用,他堪稱最幸運的狀元了。
道光十八年(1838年),龍汝言還曾有幸以副主考身份參加一次會試,不久黯然辭世。
後人稱龍汝言為“最幸運狀元”、“最倒黴狀元”、“最大悲大喜的狀元”、“最奇特狀元”等,
與其說成功憑運氣,還不如說運氣得靠自己争取,龍汝言哭吊異于常人,
你能說他沒經過大腦思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