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物流成新藍海 國内包裹總量将超300億個

傳統物流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後,正在極速起航。

11月17日,菜鳥網絡ceo童文紅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智慧物流分論壇演講時表示,智慧物流是整個商業鍊、供應鍊協同平台的基礎設施,沒有它可能就沒有新的經濟轉型。

在過去的十年,中國網絡零售增長迅猛,快遞包裹總量也已經遠超美國。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全中國的包裹總量是207億個包裹。童文紅預計,2016年包裹總量一定會突破300億個,網絡零售經濟占到整個社會零售總額的12%。

“這背後是一場資料的戰争,整個物流的降本提能必須是一個全鍊條,從生産端到配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優化,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全鍊條的庫存節約,網際網路+物流也就不能發揮真正作用。”童文紅進一步解釋。

不過,物流行業仍然面臨着人力困難、缺乏統一标準、資訊化程度不高的挑戰,傳統物流模式的弊端使得其難以支撐未來發展。這一點,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并不諱言。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物流業正處于增速放緩、效率提升、需求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戰略轉型期。”網際網路深刻影響着物流行業,兩者的深化融合是行業發展的新路徑。“

目前,在傳統物流之外,基于電商行業、外賣o2o興起的冷鍊物流、“最後一公裡”短物流等新業務也在不斷湧現,既是制約消費市場的重要瓶頸,也是行業“網際網路+”改造的藍海。

快捷配送崛起

随着本地生活服務的迅速落地,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新達達等平台都推出了即時配送模式。借助網際網路平台,搭建城市配送運力池,開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智能配送,有望解決“最後一公裡”的痛點。

美團點評ceo王興在演講中表示,美團外賣做的不是概念物流,而是同城的即時配送。同城物流的訂單密度最大,對配送速度要求也很高。

從2013年底成立開始,美團外賣現在已經覆寫了全國近1000個城市。去年年底一天大概有300萬訂單。截至今年十月,單日高峰已經突破了700萬訂單。

“700萬訂單實際已經比京東每天包裹數量還要多,每天送到消費者手裡的配送次數超過京東的數量。而且是在非常短的三年時間内實作的。這個量實際隻占了中國人餐飲不到1%的份額,這裡還有巨大的空間。”王興進一步闡述。

不過,快捷配送的消費者對服務品質要求更高。王興透露,目前在美團外賣上,從消費者拿出手機,打開美團外賣,到選好餐館選好菜下單,平均每單的時間控制在28分鐘。

衆所周知,物流服務除了技術和系統的布點,最後的因素還是在于人。美團在全國上百個城市招募了美團騎手,無論是消費者、商戶、配送員、還是騎手,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資料共享。進而形成了美團外賣的智能排程系統。

一直以來,“最後一公裡”的配送也成為制約o2o平台發展的掣肘。記者注意到,過去依靠補貼大打價格戰的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在近期都降低了補貼,配送費用也随之提高。

餓了麼ceo張旭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賣與物流配送息息相關,雖然價格提升,服務也一樣會更新。目前,餓了麼的配送包括自營、代理商、兼職配送員三部分,代理商的業務占據了大部分的份額。

當網際網路的競争進入到下半場,簡單比拼價格已經不再是緻勝因素。王興也坦言,網際網路在中國發展了接近20年時間,已經到了一個拐點。中國網民數已經到接近7億,而中國人口是13.6億。當網民數到一半的時候,這個市場光靠廣度和使用者數已經不能再實作翻番。“下半場很重要一點是,不光依靠使用者的廣度擴張、數量增加,還要加大服務深度。”

智能加速滲透

除了o2o行業,中國物流行業飛速崛起的背後,還離不開網絡零售的規模不斷擴大。

尤其是每年的雙十一,都在不斷重新整理物流行業的服務能力。童文紅向記者透露,從簽收時間看,2013年雙十一包裹簽收過1億用了9天,2014年用了6天,到2015年提速到了4天,今年則進一步提速到3.5天。

截止到11月15日淩晨,雙十一産生的6.57億物流訂單有将近九成已發貨,将近兩億消費者收到包裹。這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快了兩天。

“這背後真正是一場資料的戰争,是資料的指揮樞紐。”童文紅說,菜鳥把自己定位為中國物流的資料基礎設施提供者。過去三年多,菜鳥網絡推出了電子面單、智能分單、四級位址庫、智能發貨引擎、物流雲、智能雲客服等産品。這些服務幫助物流行業實作了向智慧物流的更新。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整個中國的網絡零售的交易額已經到了3.9萬億,其中3萬億是在阿裡巴巴平台上成交。童文紅預計,到今年,阿裡巴巴平台的成交額預計會超過4.9萬億。

在此背景下,網際網路的共享、協同理念将加速向傳統物流滲透,可能成為下一片藍海。

不過,物流行業的轉型還面臨着難以逾越的門檻。童文紅認為,物流行業資訊化程度低,盡管現在開始資訊化了,但是物流公司之間還是孤島,各有各的一套标準,未來難以更好的連接配接。另外,行業缺乏統一的标準,包括資訊建設标準、托盤标準、卡車标準和相應的實體資源配套的标準。更為重要的是,物流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和教育程度較低。“如果沒有大批高素質的科技型的人才進入物流行業,我覺得要改造他們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