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實需求巨大,技術尚未成熟,學界與業界該如何迎戰?CCAI 2017“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帶你尋找答案

作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自然語言了解不斷吸引着學術界與産業界的目光。然而,在這個極具挑戰性領域,若幹理論問題和技術難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而現實生活和社會中又面臨着巨大的應用需求。如何通過學術界和産業界的共同努力,讓其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研究與應用的互相回報中共同進步?

作為本次“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的主席,宗成慶研究員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和人機對話等領域擁有多年的研究經驗和豐富的技術積累。在大會召開前夕,我們就語言智能相關研究中的若幹問題對他進行了先行采訪,他為我們答疑解惑,一解當下之急。

現實需求巨大,技術尚未成熟,學界與業界該如何迎戰?CCAI 2017“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帶你尋找答案

宗成慶,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和人機對話系統等相關研究,主持國家項目 10 餘項,發表論文 200 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和譯著各一部。目前擔任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iccl)委員、亞洲自然語言處理聯合會(afnlp)副主席、中國中文資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和 ccf 中文資訊技術專委會副主任等學術職務。

<b>csdn:目前在語言智能方面我們面臨着哪些主要挑戰?對此又該如何攻克?</b>

宗成慶:語音和文字是語言的兩個基本屬性,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包括聲音和文字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所謂的語言智能,在廣義上涵蓋所有以語音和文本為主要處理對象的科學問題和應用技術。對于不同的應用任務而言,所面臨的挑戰也不一樣,例如,文本機器翻譯和人機對話系統,各有各的難點,不能一概而論,但無論什麼樣的任務,語義了解是最核心、最本質的問題。

在語言智能研究領域,目前業界與學界采用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并無本質差別,有的方法原創自學界,而有的技術來自業界,學界和業界已經成為“同一戰壕裡的戰友”,就像現代戰争,難以區分真正的前線和後方一樣,雙方面對共同的“敵人”。如果說有所差別的話,業界擁有更多的資料和計算資源,而學界更多的是在理論方法和模型上追求完美,雙方的協作已經成為共同發展的必然趨勢。

<b>csdn:那麼目前在語言智能方面已經有哪些能夠讓大家學習與借鑒的成功案例?在下一階段,語言智能在行業應用方面又有着怎樣的突破口?對于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作為人類的我們總會産生一種即将失業的恐慌,比如對于自然語言了解研究的深入以及應用普及,諸如同聲傳譯、語言速錄師等的從業人員是否會面臨将被淘汰的窘境?</b>

宗成慶:首先,在語言智能方面,現在已經有了許多相當成熟的落地項目,譬如本次論壇我們邀請到的初敏、梁家恩、林德康和俞凱以及他們的公司(阿裡雲、雲知聲、奇點機智、思必馳),都已經研發出在語言智能方面的成功産品,此外,google、微軟、百度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以及“出門問問”系列産品都是很好的例子。

其次,對于探讨在業界應用的突破口,實際上并非我個人能力所能預測,但随着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深入,以及計算機硬體性能的快速提高,智能語言技術在很多特定領域趨于實用已經是不争的事實。

人工智能的高速發展加快了行業的變遷,但關于“人類是否即将失業”的讨論卻也一直不絕于耳。在此,我個人并不想用“失業”這個詞把形勢說得那麼嚴峻,我也不相信某一項技術可以使人徹底沒事幹。我認為,機器的确在很多任務上可以替代人工做大量工作,減輕人的勞動強度,或者大幅度減少人工的需求量,但對于一些需要高度精準處理的任務,完全不需要人的參與恐怕并不現實,同傳和速記也是如此。任何誇大和忽悠某一項技術的做法,都是不負責任的。

<b>csdn:ccai 大會即将在 7 月與大家見面,每年大會論壇的主題都會緊緊圍繞着目前的熱點趨勢進行設定。那麼,作為連續三屆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尤其是今年的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主席,對于組織這一論壇,您的出發點是什麼?</b>

宗成慶:近年來,人工智能研究獲得了較大的突破和進展,而自然語言了解作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不斷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學術界和産業界的目光,很多挑戰性的理論問題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而現實生活和社會中又面臨着巨大的應用需求。

是以,我們標明“語言智能與應用”作為論壇主題,一方面是希望更多從事人工智能、自然語言了解和機器學習等相關理論方法研究的學者關注語言智能的挑戰性問題;另一方面,希望産業界朋友從實際應用的角度,提出對語言智能技術的具體需求和預期。學界和業界共同探讨在自然語言了解技術尚不成熟,理論體系尚未建立,技術性能仍有待于提高的情況下,如何讓其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研究和應用的互相回報中共同進步。

<b>csdn:我們可以看到,本次論壇所邀請的對話嘉賓,既有來自學術界的頂級專家,也有來自産業界資深大牛,這樣的對話組合又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您希望通過此次讨論能夠為聽衆帶來怎樣的價值啟示?</b>

宗成慶:學術界和産業界的朋友往往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學界更多地看重理論方法和模型是否完美、性能是否能夠進一步提升,而業界則更多地關注技術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滿足使用者和市場的需求、成本是多少,二者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彼此沖突的地方,那麼,如何找到二者的和諧和統一,如何通過頭腦風暴互相啟發,為學界和業界提供可借鑒的思路,便是本論壇發起的初衷。

最後,我真心地期待能夠有更多的朋友來到大會現場一起互動。當然,想要通過一個論壇就能夠徹底解決參會者所面臨的困惑和難題是不可能的,恐怕現在也沒有哪個會議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我相信,每一位參會者都能夠在思維的碰撞中大獲裨益。

現實需求巨大,技術尚未成熟,學界與業界該如何迎戰?CCAI 2017“語言智能與應用”論壇帶你尋找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