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日冬至
你們家開始捏“雞母狗仔”了嗎?
冬至
閩南人又俗稱為“冬節”
民間有諺語稱“冬至小年兜”
即冬至是跟新年一樣頗為重要的傳統節日
有吃湯圓、祭祖等習俗
明清以來,随着閩南人開發台灣的腳步
冬至習俗也随之被帶到台灣
在閩台兩地形成了頗具特色的冬至習俗
搓紅丸
冬至全國各地習俗大都以吃為主,
可見冬至是進補的好時機了
閩南冬至習俗童謠中有:
“冬至時,
碨米絞粞搓紅丸。
搓糖粿,無稀奇,
捏豬捏狗捏金魚。”
閩南一帶,
這句簡單的童謠裡描述了“冬至”前夕,
家家戶戶都要舂米“搓丸”的節氣習俗。
泉州風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
故出門在外者,
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谒祖。
冬節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
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
有的人家還于餐後留下幾粒米丸
粘于門上,稱“敬門神”。
泉州人吃丸
稱元宵丸為“頭丸(圓)”
冬節為“尾丸(圓)”
這樣頭尾都圓
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
冬至“搓丸”
這首描述冬至的閩南語詩歌
你懂得嘛?
試試看閩南語幾級~
咱厝人,冬至時,碨米絞粞搓紅丸;
綁糖膏,無稀奇,捏豬捏狗捏金魚;
做雞仔,雞袂啼,落水要撈舉笊籬;
囝仔人,勾勾纏,想吃你得敢赤鉗;
也得工,逗支援,阿母挱啊透半暝;
敬祖先,望新年,保庇平安趁大錢。
冬至快樂!
記得問問你身邊的朋友吃補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