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散33年終團圓 浙江永康警方成功助男子跨省尋親

中新網金華11月5日電(董易鑫 胡哲南 童林潔)近日,38歲的周某從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回到浙江金華永康市芝英鎮岘口村,和失散33年的父母及親朋好友團聚。“我們從沒有,也不會放棄找兒子,也希望更多人能通過這個‘團圓’行動,找到自己家人。”周某的母親王某說。

這是公安部“團圓行動”開展以來,永康警方結合“為民辦實事”活動,又一次成功幫助失散家庭團圓。

天降橫禍 5歲孩子被拐賣

周某出生于1984年,失蹤時年僅5歲。王某回憶說,1988年10月18日,她們夫婦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經營的自家面館忙碌着。天色漸晚,王某卻遲遲不見兒子回家,自此周某杳無音訊。

在周邊四處尋找卻一無所獲後,王某和丈夫前往轄區派出所報警求助。警方第一時間組織警力開展搜尋,但由于當時條件有限導緻搜尋未果。

但多年來,當地警方和王某夫婦從未放棄過尋找兒子。“不管什麼時候,不管有多遠,隻要有一點關于兒子的資訊,我們夫妻都會馬上去找。”王某說,從那時起,他們就開始了長達33年的漫漫尋子路。

多年來,他們的尋親腳步遍布湖北、浙江、北京等地,王某還曾參加過尋親節目,但每次都以失望告終。他們夫婦也不敢搬離在來鳳縣的租住地點,擔心兒子找不到家裡的面館。

2008年,王某和丈夫決定先回永康,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在來鳳縣對兒子的尋找,在來鳳縣面館旁邊的牆上一直貼着尋人啟事,這一貼就是13年。

“自從弟弟失蹤後,我們家就沒有好好過過一個春節。”比周某大2歲的姐姐周雙雙(化名)說,每年大年初一,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雞子索面時,爸媽總會多煮一碗,說是給弟弟的,這已經成了他們33年來的習慣。

警方助力 33載尋找終圓夢

“您好,剛剛有個自稱是河北公安的人打電話給我,說我早些年失蹤的弟弟找到了,我來問問消息的真假。”日前,周雙雙來到了永康市警察局芝英派出所,跟值班民警楊志勇說。于是,楊志勇迅速幫其聯系河北省警察局核實号碼機主,确認其為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警察局刑偵大隊民警,通過資料庫dna比對,兩地民警确定了賈某就是33年前失蹤的周某。

“當年,我在面館附近玩耍,兩個男人出現給了我一顆糖,讓我跟着他們去玩,随後就被他們帶到車上。”周某回憶說:“當時,我隻記得坐了很久很久的車。”

33年來,周某經曆了養父去世、進孤兒院、再被收養,陸陸續續輾轉了3個家庭,最後一個家庭養父母給其取名賈某。盡管養父母待自己不錯,可周某想要找到親生父母的想法從未停止。養父母去世後,周某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如今,在一家礦場上班的周某與妻子、丈母娘和兩個兒子生活在遷西縣。

近日,闊别家鄉33年的周某終于回到了永康,和家人團聚,也吃上了那碗雞子索面。

“我小時候很喜歡吃雞子索面,跟我記憶中的味道一樣。”周某說,他的腦海裡一直留存着親生父母的樣子,是以他在河北也沒有放棄尋找親生父母。“過段時間,我會帶着老婆孩子一起回永康團圓,以後我也想多陪陪父母,來彌補這錯過的33年。”

周某的親生父母表示,看到兒子過得好他們就放心了,他們會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自己選擇他想要的生活。

永康警方表示,将持續開展“團圓行動”相關工作。同時,警方也呼籲社會各界支援參與“團圓”行動,及時向公安機關提供失蹤被拐兒童有關線索。(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