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片名《救我先生》
2015年,犯罪劇情片《營救我先生》上映,影片由硬核動作風格導演丁偉、劉德華、王千元、劉薇等領銜主演,趙小瑞、蔡薇、林雪、李夢、馬思全、于偉磊等實力派主演,尤其是武如福邀請演出, 演員陣容堪稱奢華。
改編自2004年2月3日北京一起真實的綁架案,影片原型是該片的主力明星之一吳如福,這次受邀飾演的刑事警察面對面的"罪犯"也是對那種特殊經曆的完全解脫。
故事原型吳如福受邀演出
《救救我先生》被稱為中國犯罪片的标杆,因為它的劇本(尤其是台詞)極其紮實,所有演員都表現突出,劇情貼近現實,細節還原到位,叙事結構獨特,節奏融入放松,攝影、布料、配樂等都非常注重......可以說,這部電影聚集了一部優秀電影的所有元素,高口碑自然也自然而然,即使同類型的南韓犯罪片是平等的。
張華,王千元飾演的犯罪頭目
一、全演員陣容精彩,塑造人物成功
影片整個劇作構成占比很大,台詞密集,再加上紮實的劇情,這給了演員最大的發揮空間,當然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相信看完這部電影,觀衆會對綁匪頭目張華印象深刻,狡猾、殘忍,帶着一點神經質,而且有着典型的反社會性格,而這些都是王千元參考的大量真實視訊素材加上自己猜測的解讀,一舉一動和一笑都貼近現實的質感, 充分展現了電影皇帝的實力。
吳先生,劉德華 飾
作為影片絕對主角吳先生——劉德華飾演的角色其實是最難的,不僅要表現出符合角色自身經曆的緊張狀态,還要展現出被綁架後面對各種生死抉擇的心理變化,有大段微妙的情感轉變, 花柴憑借多年的演藝生涯将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尤其是為了追求真相,主動被綁匪扼殺的時候"假戲真的做",是真的。
劉偉 飾演優秀刑警
劉薇在片中飾演的刑警給我的印象非常好,完全是身臨其境的表演,看不到表演的痕迹,尤其是在台詞戲中,腳的語氣、語氣硬朗、節奏,就像在看一個真正的刑警在庭審時一樣,當然,劉偉自己的氣質也就位了, 吳如夫自然不用說,警察這麼多次都是軍人出身,給人一種硬漢氣質。
一群配角各勝出
除了幾個主角,一群實力派演員扮演配角也是一個視角,趙小瑞飾演的機場導演強不生氣自尊,李萌飾演情婦任性敬業,于偉磊飾演小頭目綁匪硬手辣點,桑平飾演小鼻涕蟲負責片的間隙調整氛圍, 讓人感到可憐可恨,林雪、馬思純潔、娜薇嘉賓也很好,表現自然不搶戲。
多名刑警巧妙地配合抓捕張華
二、劇情貼近現實,還原案件細節
影片好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真實感很強,包括攝影風格、鏡頭色彩、布料照明、空鏡穿插,當然最重要的是劇本改編完全基于真實情況,線條設計來自真實的試驗記錄,包括整個檢測, 調查、抓捕、營救過程等,都是導演和主創團隊參考大量詳細的圖像文字素材創作的(而且這不是當事人在其中),這也是我的共同意圖。
可以在網上看到紀錄片,感受刑警調查、民警摸排、武警特警救援等一系列偵查工作,實在是辛苦險,在這次緻敬。
影片的諸多細節展現了初衷
随意看在影片中可以找到導演和編劇的意圖,比如張華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攜帶一枚手榴彈,上廁所裡還有一把槍不走,早早準備了一把藏在下半身的手铐鑰匙。
又如劉炜和吳如福審問張華的紅白合作,一步一步,讓嫌疑人下意識地露出馬的腳。
林雪飾演的朋友在報警時撥打固定電話,就是為了防止綁匪在電話發現線路時産生嫌疑。
我的丈夫在絕望的情況下安慰别人
三、叙事結構巧妙,節奏把握一流
在現實中,刑事案件,尤其是綁架、勒索案件,對時間極其敏感和戰略,是以如何與時間賽跑,順利偵破真案比導演的能力非常令人振奮,尤其是要展現不同視角,難度更大。
這裡一定是《營救我先生》導演丁毅的稱贊,影片沒有采用線性叙事,而是在抛出主線之後,通過大量的倒叙、插畫和剪輯來豐富和填充整個故事,一方面在劇中充滿了人物,另一方面增加了故事的可視性和戲劇張力, 當然,主要目的是創造特定的張力和環形連結的緊迫感。
張華随後在月曆封面上取笑吳先生。
如果隻是一個盲目的緊張不好,觀衆沒有喘息的時間,電影就會變得乏味,是以導演親自刀切剪輯,不同場景的快速切換,多支的減速和日常合理的生活安排,甚至加入一些小小的幽默,一切都讓電影的節奏放松下來, 觀衆的情緒也有一個完整的釋放過程。
我的丈夫被成功救出
結語
《救救我》的成功,其實離不開每一位創作者的付出、制作、服務、選片、布景、配樂、動作指導等方面的意圖,我想說,這樣一部教科書式的犯罪題材的傑作,其實值得所有電影人學習借鑒,精心寫劇本,用心拍攝, 嚴格選拔演員,真誠創作。
還是那句話,國内觀衆越來越清醒,用作品說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