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移動通信的發展曆史上,日本一直占據着橋頭堡的位置,當5g和物聯網成為下一階段全球角力的中心時,軟銀、ntt docomo等通信營運商再次展現出了其超乎尋常的布局能力。
軟銀集團率先收購了智能移動裝置領域中的核心公司——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并于5月3日宣布,将在日本全面部署cat-m1和nb-iot網絡,并推出商用蜂窩物聯網業務。ntt docomo則早已在物聯網的市場應用中尋得新的商機,涉足領域包括智能車載裝置、建築和工業、環境與能源、醫療保健以及農林漁業等等。
從人與人的連接配接到萬物互聯,近萬億元的市場讓日本的通信營運商和各大企業充滿了想象,不過能否繼續在全球稱雄,還不确定。
市場規模5年翻一番
《2014-2018年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發展潛力及投資政策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日本物聯網市場規模6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3780億元),到2020年将達到138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8415億元)。5年時間預計增長超過一倍,相關研究資料表明物聯網前景可期。
idc japan将物聯網市場劃分為硬體、連接配接、軟體和服務四部分,2015年日本物聯網支出超過一半投入在硬體和連接配接上。但是,随着物聯網市場的成熟,更多的支出将投入軟體和服務部分,2021年這部分支出将占到60%。
idc japan預計,随着數字業務的拓展和企業快速引進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從2016年到2021年,日本物聯網技術支出複合年增長率将保持在17%左右,到2021年日本物聯網技術支出将達到1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6700億),占日本物聯網市場的62%。
分析人士表示,日本企業希望準确預測投資回報、降低營運風險,這成為日本物聯網技術支出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
近年來,營運商在傳統業務方面的營收不斷下滑,而新型資料通信業務尚未形成新的增長點,營運商急切希望開拓新市場,以期突破增長困境。據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分析顯示,從2010年到2014年,ntt docomo的通信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分别為33612億日元、33340億日元、31769億日元、29640億日元、27472億日元,降幅分别為0.8%、4.7%、6.7%和7.3%,幅度呈現擴大趨勢。
“也是從這幾年開始,ntt docomo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業務,包括智慧生活、物聯網等,乃至将通信和其他領域相結合,從2016年年報中可以看出,ntt docomo的營收狀況已有所好轉。”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員陶旭駿表示。據公開資訊,2016财年第一季度,ntt docomo公司淨收益增長了381億日元,達到了2069億日元。營業收入達到了1.1087萬億,增幅達3%。其中,通信業務增長了27.3%達到了2740億日元。
但陶旭駿同時強調:“目前還沒有對物聯網設定一個專門的統計标準,因為物聯網實際上是通信技術和各個領域的交叉融合,是以有多少營收份額來自物聯網很難判定,但物聯網是一個大的趨勢,ntt docomo也在衆多領域做了相關布局。”
ntt docomo的物聯網商機
據ntt docomo官方網站顯示,目前,該公司的物聯網應用已涉及智能車載裝置、遠端監控、建築和工業、環境與能源、醫療保健以及農林漁業等。其中,遠端監控和農林漁業還嘗試融合應用。
布局農業:找回失蹤的母牛
日本島根縣隐歧郡有大片的養殖場,這裡駐紮了一家養殖公司,員工數量為300名左右,但困擾該公司的是經常會有母牛走失,面對這樣的情況,往往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去尋找丢失的牛群。為了減少這些風險,該公司借助ntt docomo的“移動牛yutakamegumi”系統,随時追蹤牛的行動,并通過内建加速度傳感器和無線通信裝置,收集牛的運動和反刍時間等資料,以此監測牛的體征并檢測它們的發情時期,這些資訊都能在智能手機上實時顯示,進而對牧牛進行價值最優化的管理。
據了解,這款服務系統利用了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技術合成,于今年3月推出。由于發情期的奶牛擠乳量會大幅度增加,并且肉牛會提高繁殖效率,ntt docomo試圖通過各地的農會售賣該服務,目标是2年供應1000戶農家。
此外,在農業方面,ntt docomo目前還緻力于研發一種由智能手機操控的農用無人機,用來檢視農作物長勢,這将為農戶節省大量時間。
與此同時,ntt docomo還将為無人機裝配攝像頭及通信元件,以便将采集到的圖檔及資料上傳到雲端,并通過圖像處理軟體及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析,幫助農民預估産量,判斷最佳收獲時機。ntt docomo希望此項目能在2021年實作創收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币6.55億元),較2015年實作10倍以上收入增長。
智慧城市:防止地震災害
在汽車領域,ntt docomo推出了“doco的汽車(dokodesuka)”,通過這款服務,人們可利用智能手機中的傳感器資訊對車輛的使用情況進行動态管理,并能看到實時的危險駕駛視訊,進而確定駕駛的安全性。
而在能源使用方面,ntt docomo能提供一種智能電表,利用可視化的解決方案可以确認用電量和電力需求的高峰并且進行有效地削峰或移峰。此外,安裝這種智能電表,能靈活地感覺電力采購智能網,全方位地調控電力能源,最大程度地提升電力的運用效率,確定能源的可持續利用。
陶旭駿表示,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主要追求“宜居、防災、節能”的功能,ntt docomo的物聯網布局也帶有這些明顯的特征,在智慧社群、農業生産、節能減排等方面利用網絡通信技術為智慧建設提供基礎支撐,這既發揮了自己的優勢也在合作中拓展了新的業務領域。
軟銀的2.0時代
5月3日,日本軟銀宣布與愛立信合作,軟銀将在日本全面部署cat-m1和nb-iot網絡。軟銀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宮川潤一表示:“愛立信的cat-m1和nb-iot技術解決方案将推動軟銀發展商用蜂窩物聯網業務。”軟銀将可在智能城市、物流、公用事業、醫藥、交通、采礦、農業、制造等領域廣泛部署物聯網業務。
力争首個推出商用物聯網
陶旭駿分析,這是軟銀布局物聯網的又一動作,打造屬于自身的物聯網專屬網絡是營運商都在謀劃的事情,軟銀此舉部署cat-m1和nb-iot網絡可以看作是在為2.0時代做準備。
cat-m1和nb-iot(窄帶物聯網)是目前較為主流的物聯網技術,全球的通信營運商大多采用其中一種。作為物聯網的重要分支,nb-iot近年來備受關注。nb-iot消耗頻段僅約180khz,可直接部署于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部署成本較少,可實作平滑更新。此次軟銀與愛立信合作的massive iot網絡解決方案結合現有的4g lte覆寫,軟銀可以在智能城市、物流、公用事業、醫藥、交通運輸、礦業、農業和制造業等多個垂直領域部署一系列物聯網服務。
不過,軟銀似乎喜歡廣泛撒網。2016年,軟銀表示将部署一張lorawan網絡(長距離低功耗資料傳輸網,另一種物聯網技術體系),同時還承諾部署一整套的lpwa(低功耗廣域網)網絡。
軟銀希望,能夠在日本市場上率先推出極具競争力的商用蜂窩物聯網服務,并引領日本物聯網市場增長。而這一切,都是軟銀董事長孫正義早在幾年前便定下的軟銀轉型政策。
軟銀的轉型:ai和iot
早在2015年,孫正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不斷強調軟銀2.0概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人工智能(ai),一個是物聯網(iot)。孫正義認為,未來所有事物都将憑借物聯網技術連接配接起來。
這種理念也影響着軟銀的戰略布局,2016年7月,軟收購arm轟動整個産業。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基于arm的應用處理器已在超過85%的智能移動裝置(包括智能手機、平闆計算機等)中得到應用,50%的智能手機采用最新的armv8-a架構。對于收購這家稱霸智能移動終端的廠商,孫正義當時明确表示,目标指向就是物聯網。
孫正義曾勾勒未來15年至20年間的物聯網景象,屆時将有1萬億台硬體互聯,他給出一組資料:到2018年,物聯網裝置的數量将超過移動裝置,到2021年,将擁有18億台pc、86億台移動終端、157億台物聯網裝置。他認為arm将是改寫物聯網大局的推手。目前,軟銀已在通訊、網際網路方面布局,加上arm在處理器ip的強大優勢,軟銀正搭建一個更大範圍的物聯網生态平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