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揚琴伴奏,又說又唱。傳承百年的四川揚琴你聽過沒有?

唱腔悠揚婉轉,姿态優美,韻味濃郁。宛如一株蘭花,清新脫俗,散發清雅香醇的芬芳。這,就是四川揚琴。

四川揚琴又稱“四川琴書”,流布于四川省漢族地區,因采用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據傳,清代乾隆年間四川已出現以揚琴伴奏的說唱表演,演出時單人自彈自唱,以說為主,以唱為輔,唱腔比較簡單,說白時還要使用醒木,故被人稱作“話鼓揚琴”。

揚琴伴奏,又說又唱。傳承百年的四川揚琴你聽過沒有?

傳統四川揚琴由五個演員分成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表演,行話謂之“五方人”。演出時一般以坐唱為主,也可站立表演。演員在場上有說有唱,同時自操樂器伴奏。曲目中人物衆多、不敷配置設定時,可一人兼唱多角。

揚琴伴奏,又說又唱。傳承百年的四川揚琴你聽過沒有?

揚琴唱腔包括省調和州調兩類:省調指的是成都地區的揚琴唱腔,其中又有“大調”和“月調”(也稱“越調”)之分,大調屬闆腔體,有“一字”、“快一字”、“二流”、“三闆”等闆式。月調屬曲牌體,有【月頭】、【疊斷橋】等曲牌近二十支;州調指的是成都以外地區的揚琴唱腔,屬闆腔體,有“清闆”、“二流”、“三闆”等闆式。

揚琴伴奏,又說又唱。傳承百年的四川揚琴你聽過沒有?

四川揚琴流派的音樂注重力度、速度的變化,不僅從整體上考慮強弱、快慢對比,樂句間也常常做這樣的對比。速度上常常采用慢-快或慢-快-慢的布局,各種演奏幹淨利落、收放自如、抑揚頓挫、節奏性強。

揚琴伴奏,又說又唱。傳承百年的四川揚琴你聽過沒有?

四川揚琴《三祭江》

四川揚琴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坐地傳情”,以前的揚琴表演者一般都坐在台上,走動較少,但其演唱的曲目因為故事性較強,聲音韻味十足,常常讓琴迷聽得入迷。

四川揚琴另一特點是表現力極強,能打出風雨雷電、波翻浪卷等多種音樂形象。伴奏以揚琴為主樂器,與京胡、三弦一起稱為“三大件”,又與碗碗琴、鼓闆合稱為“五方”。此外,伴奏樂器還有二胡、懷鼓等,也可根據劇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

揚琴伴奏,又說又唱。傳承百年的四川揚琴你聽過沒有?

1912年至1949年間是四川揚琴發展的興盛時期,出現了李連生等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藝人。李連生善于演唱《漁夫辭别》、《哭桃園》等悲壯慷慨的曲目,他在演出《華容道》時用“浪眼三闆”行腔,取得了絕佳的效果,一時風靡四方。繼起的李德才、葉南章等也各有出色表現,同樣為四川揚琴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揚琴伴奏,又說又唱。傳承百年的四川揚琴你聽過沒有?

四川揚琴傳統曲目有《闖宮》、《醉酒》、《秋江》、《船會》等上百個,内部編印的《四川揚琴詞本彙編》、《四川揚琴唱腔選集》達13冊之多。

揚琴藝術承載了巴蜀的曆史文化,極具特殊的社會學、文化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