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學家笛卡爾與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作者:蕙蘭香芷

笛卡爾(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法國人,哲學家、數學家、實體學家。

數學家笛卡爾與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作為哲學家,提出“二進制論”以及理性主義,歐洲理性主義和唯物論的奠基者之一。提出“我思故我在”。

作為數學家,1637年發明了現代數學的基礎工具——坐标系,将幾何和代數相結合,創立了解析幾何學。推導出了笛卡爾定理等幾何學公式。為牛頓發明微積分奠定了基礎。并提出“心形方程”。

作為實體學家,将坐标幾何學應用到光學研究上,在《屈光學》中第一次對折射定律作出了理論上的推證,首次比較完整地表述了慣性定律,并首次明确地提出動量守恒定律。為牛頓三大定律以及光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數學家笛卡爾與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笛卡爾的傳說和事實

1、民間的笛卡爾

1648年,52歲的笛卡爾窮困潦倒,坐在路邊鑽研數學。18歲的瑞典公主克裡斯汀,乘坐豪華馬車從路邊經過,“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神女般的公主從人群中注視着笛卡爾落魄風塵中被風吹動飄揚的衣衫,仿佛看到了一個專注的靈魂之美。公主讓馬車夫停下馬車,靜靜走了過去,在路過默默觀察,她發現笛卡爾在研究數學。從小受過各科家庭教師良好熏陶教育的克裡斯汀,在數學方面也有着異乎尋常的天賦。她主動跟笛卡爾攀談起來,讨論數學。他們都發現對方是自己今生難得一遇的知己,臨别時,互相留了位址。

數學家笛卡爾與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公主回去告訴國王,她終于找到了一位精通數學和哲學的老師。幾天後笛卡爾收到通知,國王讓他作公主的數學老師,笛卡爾終于脫貧了。其後幾年中,相差34歲的兩個人非常相愛,幾乎是一個灰姑娘故事的性别轉換版本。終于,國王發現了他們的秘密,并密謀悄悄處死笛卡爾。

在笛卡爾撒手人寰的前幾天,在病床上掙紮的他放棄了休息,仍然在努力推導數學公式。終于,他給公主寄出了最後一封情書,慢慢合上了雙眼。當公主打開情書,裡面隻有一個公式:r=a(1-sinθ)。

這是一封隻有公主的數學水準才能看懂的情書,信裡是一個數學坐标方程,用這個方程能夠畫出“心形線”。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淚水浸染了信紙,忽然一滴血滴到了心形上,鏡頭停止,開始播放愛與命運的交響曲,觀衆不知道那滴血到底是來自克裡斯汀的眼睛,還是笛卡爾誠摯的内心。

數學家笛卡爾與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2、曆史事實的笛卡爾

笛卡爾出身于法國貴族家庭,盡管隻是小貴族家庭,但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長大後,他在哲學、數學和實體學領域都取得了傑出成就,在歐洲聲譽很高。瑞典公主跟笛卡爾結識之前,她的國王父親已經去世,公主已經成為女王。她讀了笛卡爾的書,很欣賞她的才華,于是召他來作自己的哲學老師。 在王權專制年代,科學家在王權面前隻是服務的工具。

女王不僅年輕,還是個勤政愛民的工作狂。她每天早上很早起床,梳洗完畢吃完早點,五點就開始學習哲學。而笛卡爾的習慣,一直是深夜鑽研,晚睡晚起。但作為國王的家庭教師,他必須配合國王的作息時間,天天早起,給國王上課。瑞典比法國陰冷許多,笛卡爾一直不能适應瑞典寒冷的氣候,很快就生病了。作為瑞典女王,她還是更信仰傳統的基督教義,不是特别喜歡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哲學和懷疑論思想。在身體上,笛卡爾沒有得到女王的同情;在精神上,笛卡爾也沒能得到了解。折騰沒多久,1650年2月,笛卡爾病故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數學家笛卡爾與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不知道為什麼,17世紀的科學巨人很多選擇不結婚,與斯賓諾莎、牛頓、萊布尼茨一樣,笛卡爾也終身未婚。他有一私生女,不幸夭折,為其終生憾事。民間總以情緒占據主導,科學理性終究是少數人的思維心理。理性主義的奠基者笛卡爾,也成為民間童話的一部分。

數學家笛卡爾與瑞典公主克裡斯汀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真是假?

笛卡爾的名言:

1、世界上,常識被配置設定的最為公平。

2、讀好書,如與傑出者精湛交流。

3、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令人懷疑,我唯一可以确定的事就是我自己思想的存在。

4、僅僅具備出色的智力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如何出色地使用智力。

5、尊敬别人,才能讓人尊敬。

6、越學習,越發現自己的無知。

7、要以探求真理為畢生的事業。

8、恐懼的主要原因是驚奇,擺脫它的最好辦法是臨事先思考,并使自己對所有不測事件(驚奇是由對它們的害怕引起的)有所準備。

9、我思,故我在。

10、一個人若為情感支配,行為上便沒有自主之權,就會受到命運的宰割。

11、隻有服從理性,我們才能成為人。

12、懷疑是理性的始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