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決戰中途島》好評如潮的背後,也遭人頻頻吐槽

作者:戰甲裝研菌

經常在影視劇中,都會出現一些穿幫鏡頭,這種情況可謂十分常見,觀衆更是見怪不怪,并且制作一部影視劇是個很大的工程,出現這種纰漏顯然在所難免。但如果是一部劇中出現不符合常理的情景,則會遭到觀衆的強烈吐槽。

比如,在古裝劇中出現rpg這樣的鐵疙瘩,這完全就是在開國際玩笑。同時,還有一些抗戰劇中,經常會出現什麼“雙槍李向陽”“包子雷”以及一個人站在陣地上扛着機槍朝敵人突突。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最忌諱的就是搞個人英雄主義,至于前兩者更是沒有的事。試問,一個常人腰口别兩把槍,同敵人戰鬥還能槍槍斃命,即便是武當山上下來的也沒有這把握吧!

《決戰中途島》好評如潮的背後,也遭人頻頻吐槽

言歸正傳,下面我們說下近日上映的一部戰争題材的電影,名叫《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還未上映就被許多軍迷悉知,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員,是以在上映後第一時間便購票跑到電影院觀看。在看完之後,其感觸可謂相當之大。作為一名軍迷而言,總覺得好的戰争題材電影都是比較經典的,在現代這個逐利的大環境下,看到類似于記錄片一樣的電影,可謂相當難得。

《決戰中途島》好評如潮的背後,也遭人頻頻吐槽

毫不誇張的說,這部片已經很大程度的還原了當年的戰況,最大程度達到業内電影不可觸及的天花闆。至于細節,下面我們摘幾點詳細講下:

首先,作為軍迷最看重的就是影片中的槍械。當年風靡一時的亮劍被人們給予極高評價,而在軍迷眼中亮劍精神固然可敬,但其後面出現的山本小分隊清一色扛着美式沖鋒槍,單單就這一破綻都很讓人紮心。是以,在後來的許多影視劇中,人們最先看的就是結合戰争背景去鎖定槍械,因為武器裝備不會說謊。而《決戰中途島》這部電影中,在槍械方面美日兩軍拿着的槍械可謂最大程度做了還原。可以看出,在這點上劇組很下功夫。

《決戰中途島》好評如潮的背後,也遭人頻頻吐槽

其次,《決戰中途島》中第一讓人映入眼簾的就是當年的曆史名艦,比如企業号、赤城号以及大和号等。相比于2001年拍攝的《珍珠港》中使用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來看,顯然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甚至,在影片中美軍的軍艦上還出現了28毫米的4聯裝75倍徑高射炮,要知道這種細節性的東西在大多數影片中都會被忽略,即便是有意想表達也會使用遠鏡頭,然而在這部電影中卻展現的淋漓盡緻,其塗裝編号都沒有改變絲毫。如此精神,屬實值得人欽佩。

《決戰中途島》好評如潮的背後,也遭人頻頻吐槽

更重要的是,在常人看這種類型的書時,通常都會感覺有點枯燥乏味,然而在整個電影的表達手法上,卻并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即便不是軍迷都能看的津津有味,其叙事手法可謂恰到好處。

但讓我比較難過的事,在導演費盡心思拍攝将此影片呈現在大衆面前時,竟然還有人站在說話不腰疼,在“努力”吐槽這部劇。比如有人說,“大和号近景中艦橋頂部出現1943年之後才裝的電探,明顯就是在穿越。”以及在珊瑚海沉沒的是列克星敦号,而并非影片中沉沒的約克城号。諸如此類,筆者在這裡不做贅述。确實,精益求精沒有問題,對一部類似于記錄片的電影指正也沒有毛病。但在叙說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先尊重下别人的成果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