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為何拒絕諾貝爾獎提名?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問吧

今天的我們如何進入魯迅的文學世界?《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作品誕生的背後有怎樣的逸事?

面對時代洪流、留學寂寞、家庭瑣事,魯迅當時的心境到底如何?

魯迅除了是文學上“匕首投槍”的鬥士、新興木刻版畫藝術的愛好者和倡導者,也是“憐子如何不丈夫”的慈愛父親,還是現代年輕人口中的“穿搭高手”和“梗王”。澎湃問吧邀請《明暗之間:魯迅傳》譯者、對外經貿大學中文學院教師陳青慶,一起走近魯迅的人生和他的文學世界。

魯迅為何拒絕諾貝爾獎提名?

魯迅文學為何難讀懂

@代碼再敲也看不懂:為什麼魯迅文學成就那麼高,也未能獲得諾貝爾獎?

陳青慶:根據諾貝爾獎的規則,獎項不會頒發給已故的人。魯迅逝世于1936年,但他的作品直到20世紀30年代末才被翻譯成捷克文。曆史上有很多成就卓著的人,他們不一定都獲得過諾貝爾獎,但這不妨礙他們為世界文明作出偉大的貢獻。

魯迅在世時,确切地說是1927年,有一位名為斯文·赫定的瑞典學者,他曾與語言學家劉半農商讨,計劃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于是劉半農便通過台靜農征求魯迅本人的意見,卻被魯迅婉言謝絕。

魯迅在回信中寫道:

“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緻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

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們得不到。你看我譯的那本《小約翰》,我那裡做得出來,然而這作者就沒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國人,靠着這‘中國’兩個字罷,那麼,與陳煥章在美國做《孔門理财學》而得博士無異了,自己也覺得好笑。

我覺得中國實在還沒有可得諾貝爾賞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中國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别國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将很壞。

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此後能否創作,尚在不可知之數。倘這事成功而從此不再動筆,對不起人;倘再寫,也許變了翰林文字,一無可觀了。還是照舊的沒有名譽而窮之為好罷。”

@還真是第一次聽說呢:請問有哪些“魯迅說”、“魯迅曾說過”是假的?

陳青慶:除了很多“魯迅曾說過”,網上也有很多“莫言曾說過”“老舍曾說過”。可能是為了借助名人的光環效應給話語增權重威性和傳播度,古今中外的不少名人都被生造過許多他們不曾說過的名言。因為問題中沒有提供具體的例子,是以我無法判斷哪些話是不是魯迅說的。但您可以從北京魯迅博物館建設的資料查詢線上檢索系統中查驗,内含魯迅所有的小說、雜文、書信、演講稿等資料,可以非常友善地查證魯迅曾寫過或說過的話語。

@柒星:為什麼會有人讀不懂魯迅的文章?

陳青慶:魯迅的作品其實并不那麼容易讀懂,因魯迅的思想本身比較深刻複雜,加上他所處的年代與今天的曆史語境有差異,他在作品中慣常使用半文半白的語言,以及他在雜文寫作時喜歡頻繁且大量地引用别人說過的話,這些客觀因素都可能為今天的讀者讀懂魯迅設定了一些障礙。是以想要讀懂魯迅并非那麼容易,還是有必要借助一些輔助性手段。

@南山樹: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如何閱讀魯迅的文章?

陳青慶:時代語境的整體變遷以及個人趣味的差異性都會對讀者産生影響,進而生成不同的閱讀期待。從時代語境上來說,魯迅生活的舊中國面臨着兩個時代課題,一個是國家内部從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另一個則是外部的帝國主義列強入侵造成的民族危機。是以,誕生于此時的魯迅文學,天然與中國反帝反封建的曆史使命緊密相連,而魯迅創作的一大目的便是希望通過文藝療救國人的精神,進而實作社會的變革。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一文中,魯迅說自己的寫作“取材多采自病态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當時對魯迅作品的閱讀,相當一部分都聚焦于其國民性批判與社會革命的部分。

在21世紀的今天,中國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除了課堂教學外,人們對魯迅作品的閱讀更多是出于個人興趣,其側重點也更加多元,可能是為了鑒賞孔乙己、阿q等魯迅筆下的經典人物形象,從中學習魯迅的文學創作手法;也可能是意在通過魯迅的文字感覺舊時代的曆史細節;甚至可能是想借助魯迅創造新的網際網路流行話語,以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如今的魯迅研究也不僅僅隻關注魯迅文學的國民性批判等,魯迅文學的叙事結構、魯迅複雜而深刻的思想體系、魯迅文學在海外的傳播與接受等都是學者們關注的課題。

魯迅先生的生平轶事

@frajka:魯迅上學的三味書屋為何不設在周家宅邸裡?當時周家也算名門望族。

陳青慶:周家原本在紹興當地确實是名門望族。一方面,周氏一族經濟條件優渥,不但在紹興有老台門、新台門和過橋台門三處大宅,而且擁有數十畝水田。另一方面,周家是官宦人家,社會地位高。前面提到的“台門”,在紹興當地就是指士大夫階層的宅邸。魯迅的祖父周介甫出身于晚清翰林院,後官至内閣中書,長期在北京做官。

魯迅少年時最初是在周家的家塾中接受教育,跟随叔祖周玉田讀書識字,完成啟蒙。後來魯迅按照父親的訓示,到三味書屋讀書。三味書屋是當時紹興最有名,同時也是最嚴格的私塾,有點類似于今天的重點中學。

@譚清:魯迅選擇棄醫從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他工作之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陳青慶:關于第一個問題,我想根本原因在于魯迅改革與啟蒙的立場。其實在棄醫從文之前,還存在着一個“棄文從醫”的魯迅。魯迅從小便熟讀諸多古典小說,對文藝懷抱着濃厚的興趣。而他之是以選擇學醫,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父親因庸醫延誤治療而死。他在進入新式學堂後“悟到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于是希望通過學習現代醫學避免類似悲劇的重演。另一方面是在日本維新的曆史上,西醫曾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是以他也希望借此促進中國人對維新改革的信仰。于是,他自覺地壓抑了對文藝的熱愛,選擇投身于醫學的學習中。然而,魯迅在學醫過程中發現舊中國的弊病之根本在于國人健全精神的阙如,而非肉體的羸弱,真正要緊的改革是精神思想層面的。而要實作這一點,魯迅認為應當借助文藝,于是便有了棄醫從文的選擇。

關于第二個問題,我認為,在将魯迅視為一個偉大人物之前,我們應認識到他首先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魯迅的一生既有過“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意氣,也有過如入“無物之陣”的猶疑與自我否定;既曾為家族的和諧而慘淡經營、妥協忍讓,也曾有過為尋得愛情不顧一切的堅定勇氣。

魯迅為何拒絕諾貝爾獎提名?

魯迅、許廣平和兒子海嬰合影

@本傑明:魯迅的後人現在都在做些什麼?好像沒有再出現有名的文人?

陳青慶:魯迅與許廣平育有一子周海嬰,魯迅非常愛護自己的孩子,但并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子承父業。魯迅在去世前一個多月曾寫過一篇題為《死》的雜文,其中留下類似遺囑的文字。其中關于對後人的囑托,他在文中寫道:“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周海嬰長大後遵循父親的囑咐,并沒有一味追求成為“空頭文學家”,而是選擇了科研道路,成為我國著名的無線電學者。周海嬰的後人們也都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

@紙袋玫瑰:魯迅設計北大校徽背後有什麼故事嗎?

陳青慶:魯迅不僅是著名的文學家,在美術設計方面也有很高造詣。魯迅的諸多作品,如小說集《呐喊》、雜文集《熱風》《而已集》、譯作《藝術論》等,這些書的封面均是由他本人操刀設計。除此之外,他還是中國木刻(版畫)運動的倡導者。

由于魯迅在美術方面的造詣,是以1912年魯迅在民國政府教育部擔任佥事時,當時的教育部長蔡元培便邀請他在教育部主辦的講座上擔任講師,講授“美術略論”。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翌年邀請魯迅為北大設計校徽。同年8月7日,魯迅完成設計并緻信蔡元培。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學徽章。”這裡的“徽章”便是北大的校徽設計圖樣。據說這個校徽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瓦當,也有人說這個北大校徽的圖案設計形似一具人的脊梁骨,寓意着對北大學子的期望,希望他們成為國家的脊梁。魯迅的好友劉半農還曾戲稱這是個“哭臉校徽”。魯迅的校徽設計很快被北大采用,一直延續到1949年,後因一些曆史原因遭棄用,20世紀80年代又重新啟用,延續至今。

魯迅為何拒絕諾貝爾獎提名?

責任編輯:鞠文韬

校對:張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