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作者:東莞日報社i東莞

時代在變遷,民國十一年(1922)夏天,容庚離别故鄉,來到國人心中的文化之城——北平。他由東莞會館開始,從求學到育人,從編輯到著書,一步一個腳印,直至1946年南歸故鄉,二十四年中既有人生的高光時刻,也有無奈之時。

在北平的二十四年中,容庚的生活與東莞會館息息相關,這從《容庚北平日記》中可見一斑。

可以毫無疑問地說,《日記》中出現最多的字眼就是“老館”“新館”,要了解容先生在北平的生活,必須了解東莞會館。

1.容庚的幾次遷移

民國十一年(1922)夏,容氏兄弟初來北平,住宣武區上斜街東莞會館新館。八月容庚考入朝陽大學法律系,容肇祖考入北京大學。正準備入學,容庚經羅振玉介紹,北京大學教授馬衡認為容庚對金文的研究有獨到之處,有培養深造的前途,特破格錄為北京大學國學門院研究所學生。入學後容庚兄弟經濟困難,東莞明倫堂按正常資助每人每年100元(大洋),同時容庚在北京大學半工半讀,為北大書記(抄寫),每月工資8元(大洋,當時一般學員,每月生活費6元,基本夠用,書籍自行解決,後月工資增至30-50元)。當時北京大學宿舍尚不能全部滿足學生住宿需要。容庚兄弟與廣東同鄉在北大附近共同租屋居住,自行解決夥食及一切學習生活事宜,直至容庚兄弟畢業為止(1925年畢業)。容庚先生回憶:“餘始交君時,與弟僦居中老胡同,屋小如漁舟,每當嚴冬粟烈,熾一煤爐,火光熊熊,禦袷衣,怡然自樂。”(《生春紅室金石述記》)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容庚《金文編》手稿 記者 沈漢炎 攝

1927年9月,容庚移居槐樹街12号。

1929年8月,容庚移居燕東園24号。

1942年12月,容庚移居東莞會館新館。

1946年,南歸。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青年容庚 記者 沈漢炎 翻拍

2.容庚與東莞會館

容庚與東莞會館關系相當密切。初到北平,容庚便下榻東莞會館新館。入北大後,雖租住中老胡同,但由于參加“留京東莞學會”(其會址設在新館),故常與會館中鄉人往來。任教燕京大學後,多數是在星期六前後進城逛琉璃廠,再宿老館(主要是張子幹宅)或新館。太平洋戰争爆發後,容庚就搬入上斜街東莞會館新館。

容庚在東莞會館交往的朋友,主要是在京讀書的東莞學生或在京工作的東莞人。據《日記》初步統計有約36人(親人除外),三十年代以前,主要是“留京東莞學會”的會員,尤以居住在東莞會館的會員和朝陽、北大的同學為主。如施少川、張沛枬(杞棚)、張培燊、祁少薪(詠樵)、翟宗心、王紹曾、翟瑞元、麥應昌(際可)、鄭鶴年、鐘敦耀、王榮佳(毓生)、倫慧珠等。1925年5月16日,認識張蔭麟後,交往頻繁。還有一些前輩,如倫明、陳恭甫、陳國榘(伯隽)、張子幹等。

1922年10月,留京東莞學會成立。學會主要以留京中等學校以上學生及畢業生為主。學會以“聯絡感情,研究學術謀本邑文化之增進,社會之改良為目的”。會址設在上斜街東莞新館。時何作霖任會長, 羅瑤(時北京法政大學學生)任文牍員,容庚、容肇祖、倫慧珠(公立女子第一中學學生,寓東莞會館)任審查員。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東莞新館資料圖

1926年1月10日,留京東莞學會會員在東莞新館開會,因前屆委員長王榮佳畢業返粵,臨時公推羅瑤為主席,并改選羅瑤為下屆委員長,盧翊為編輯委員,羅瑤、容肇祖、容庚、徐光謙為編輯,當年6月出版《留京東莞學會年刊》。

1918年所編的《北京東莞學會會員錄》有“京内通信處”一欄,登記為寓“爛缦胡同東莞會館”者有6人,登記為寓“上斜街東莞新館”者有19人。到1926年編印的《會員錄》,登記為寓“爛缦胡同東莞會館”者僅有張仲銳(次溪)1人,其餘14人均登記為寓“上斜街東莞新館”。同在東莞會館長期居住的有與倫家“兩世通家之好”的張伯桢一家。

1935年5月1日,容庚在《頌齋吉金圖錄序》中說:“十一年五月,與弟肇祖同遊京師,讀書于北京大學國學門,喜與鄉人聽戲、打牌、看電影、上館子,每星期一二日為常。過此辄自責曰:‘汝來北京胡為乎。’未嘗不廢然而返。其友人有譽之為精于勤,有毀之于荒于嬉者,皆觀其片面而非真也。”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晚年容庚 記者 沈漢炎 翻拍

容庚初到北平時的生活,确實如此文所說,在會館的活動中記述頗多:

“盧翌、王榮佳、黎錫林來,擲升官圖。” (1925年1月24日)

“午施少川邀往新明戲院聽戲。”(1925年1月25日)

“晚往城南遊藝園,鐘太請聽戲,碧雲霞演《虹霓關》。” (1925年1月28日)

“早大雪,午後晴。邀施少川、陳宗圻,張、鐘、倫珠諸人往新明劇場聽戲,雪豔琴演《饅首庵》,七時回東莞新館。” (1925年1月29日)

“與施少川、鐘、蘇往真光電影場看《月光盜寶》” (1925年2月17日)

類似記述不辍于三十年代前的日記。正是容先生自責,悔過自新,自搬遷居至燕東園後,已基本絕迹記叙了。這時至太平洋戰争爆發前,東莞會館之于容庚先生有如一個驿站。容先生每逢星期六(或前後),都會進城,一來拜訪城内友人,一來逛琉璃廠。期間都去老館或新館住一晚。張子幹先生一家居住在東莞會館老館,倫明先生居住在東莞會館新館。每次進城,容庚多會擇期拜訪兩位先生,互相請益。1935年與倫明、張仲銳共同集資,合作編輯的《東莞袁崇煥督遼餞别圖詩》(《膚公雅奏》)就是一個絕好的弘揚鄉邦文化的舉動。

“三十年(1941)十二月,太平洋戰争起,燕大講學中辍,後複西遷成都,餘移居上斜街東莞新館,密迩琉璃廠,因得時過書畫肆之門,估人來者亦衆。室人責我,以為奢于購畫而吝于購米。不知取此易彼,雖有金錢為之媒介,餘固不名一錢。荏苒五年,箧衍轉充。問餘之富,将書畫以為對矣。”(《頌齋書畫小記·序》)逛廠甸,著文章,臨古畫是容庚移居會館後的生活寫照之一,間或亦有與友人小聚,也常去老館拜訪張子幹先生。

1946年春,容庚南歸廣東。容庚來不及收拾的書籍及資料,由會館董事長歸攏,直到1951年,由容先生家人分兩次将書籍和篆刻雜物運回廣東。

容庚上京的第一站,離京的最後一站,都是東莞會館。無論走到何處,故鄉永遠是容老的歸宿。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2006年,年羹堯古宅、位于北京上斜街的東莞新館外景

東莞會館的前世今生如何?

會館是“同籍貫或同行業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設立的機構,建有館所、供同鄉同行集會、寄寓之用。”《辭海》引用明人劉侗《帝京景物略》:“嘗考會館設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間。”據何炳棣考證,迄今所知最早的會館是建于明永樂年間的北京蕪湖會館。嘉靖、萬曆時期趨于興盛。清代北京會館的修建與活動一時達到鼎盛時期。

因為明清兩朝施行“科舉”制度,是以當時的學風極盛。明成祖遷都北京後,于永樂十三年(1415)恢複科舉考試,每年考試期間,成百上千的各地舉子紛紛來到京城。會館由此而生。這些會館,一般由在京官員捐資興建,或京官外放時将私宅捐獻改建而成,也有的鄉緣會館是由本籍有影響、有地位的人士如達官、新科貴人等牽頭籌資建造,并得到本籍地方官員和工商業者的資助。

會館使士人們來到陌生的城市,找到熟悉的鄉音,在鄉情的撫慰下安心于發憤苦讀,考取功名;得益于結交鄉黨,建構政治網絡。于是,會以其自身功能解決了離鄉趕考、等待選任的士人落腳居住問題,滿足了他們的情感需要和共同娛樂的需要。

對于會館的建立者、倡建者來說,他們通過在重要城市尤其是在首都倡導立館、捐資建館、舍宅為館的具體行為,表達對家鄉的感恩和尊崇,表達對家鄉後學的鼓勵和支援,并利用會館的平台倡導國家認可的政治思想、文化追求,既得到了國家的認同,更成就了其自身的道義實作和價值追求。

曆史上,東莞先賢在北京宣武門外先後建了三所會館:一在南橫街珠巢街,一在爛缦胡同,一在上斜街。

1.南橫街珠巢街東莞會館

據張伯桢《明代張家玉先烈故居記》載,最早的東莞會館就在南橫街珠巢街(後改名珠朝街)15号。北起南橫東街,西止官菜園上街。始建年代不詳,2007年被拆除。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2007年的北京南橫街周邊胡同,最早的東莞會館就位于南橫街珠巢街15号 視覺中國圖

2.爛缦胡同東莞會館

南橫街珠巢街東莞會館“鄉人少其湫隘,謀更張之”。光緒元年(1875)由鄉人鄧蓉鏡經手,“以銀九百二十五兩得此址,庀工重修建為是館”。

1918年5月,康有為曾為爛缦胡同東莞會館書額曰:“莞園”。葉恭綽跋曰:“莞園為明末張文烈公家玉故居,公在粵起義抗清,名垂曆史,鄉人與有榮焉!每過斯園,辄想慕風徽,肅然起敬!”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北京爛缦胡同今景 視覺中國圖

民國時期,會館中藏有張伯桢訪得之張家玉及袁崇煥的遺像各一幀。每逢春秋佳節,鄉人們總要依慣例前往袁崇煥墓谒拜,并遙拜張文烈公家玉。屆時必攜像懸挂于廣渠門内廣東舊義園之中。至張江裁(次溪)總理館務時,刊刻了《張文烈公遺集》及《袁督師遺集》,并為二公撰寫了傳文,以流芳百世。

1947年12月4日《東莞會館總登記表》:時有不動産館舍一所共53間。同鄉數58人。負責人及董事張仲銳(次溪)。辦事員(長班)胡永增。許可機關東莞明倫堂。

據北京市廣東會館管理委員會1953年12月調查,東莞會館有房49間,面積2.073畝。起止段落:北起廣安門内大街,南止南橫西街。與原南橫街珠巢街會館東西相鄰。

3.上斜街東莞新館

宣統二年(1910)秋,陳伯陶履都,與同仁議“謀添設邑新館,藉陳孝廉錫恭介紹,與楊東臯訂約”,出資“五千數百金”購得清年羹堯故宅,以改建東莞新館。“前臨上斜街與番禺新館接壤,後通金井胡同,與四川會館毗連。聞諸父老,年大将軍故後,輾轉歸諸蜀人。自某君返蜀後,東洋人賃之居,即曩日東文學堂之舊校地也。”

宣統三年(1911)春,“複籌數千金築前院,八閱月工竣”。時正值辛亥昌義舉,鄉人紛紛南下避亂。當時會館負責人為尹慶舉,“尹氏亦避兵旋裡”,會館事務遂由張伯桢代理。于是,張氏于1912年春加以修飾,前院遂落成。時陳高第(與張伯桢同為康門弟子)、李青等人宿于館内。是年五月,“陳吏部高第病殁于館”,繼是居者以為不吉利,遂于1914年三月“聘遂溪李青蔔吉改之”。複于1915年7月“添立式古堂于後院,為供奉邑先賢之所”。又手1918年5月“于前院添築一照牆,遂告苟完矣”。從動工到全部落成,前後用了九年時間。故張伯桢感慨地說:“世事等諸滄桑,舊交半屬墟墓,可勝言哉!”

館内有“息影廬”,康有為書額;“希古堂”,宋伯魯書額。新館落成,邑人撰寫楹聯。

陳伯陶撰希古堂聯:

服官記二十年前,把酒論文,舊夢勿忘燕地雪;

聚首在七千裡外,乘風破浪,壯懷應話虎門潮。

張其淦撰希古堂聯:

孤忠曾督薊遼師,問前朝,柱石何人,赫赫大将軍,足顯山川聚靈秀;

偉烈猶思東莞伯,願後輩,風霜煉骨,茫茫新世界,好憑時勢造英雄。

尹慶舉撰東莞新館落成聯:

已費中人十家産;此為廣廈萬間心。

張伯桢撰東莞新館落成聯:

禺山莞水,鄰結兩家,花信問斜街,到此應思前世事

遼薊增城,烈傳千古,芳徽贻後代,可能還憶故鄉人。

1947年11月12日會館登記時,東莞新館有不動産宣外儲蓄營甲六号破平台5間,同鄉52人,負責人及董事為陳寶劍、倫繩叔,長班白文通。1948年,選舉倫明哲嗣繩叔為理事長,陳寶劍、鐘亮洲、吳如林、吳松林等四人為理事,負責管理館務。據北京市廣東會館管理委員會1953年12月調查,東莞新館有房90間,面積5.745畝。

文化·旗峰雅韻│李炳球:《容庚北平日記》中的東莞會館

上斜街東莞新館落成後,與爛缦胡同東莞會館同時并存,“各立門戶,分别居住”,分别管理。

會館,使得鄉人在陌生的城市裡有一片,哪怕是“一榻之屋”的私密空間和“一院之中”的鄉土人情。

主要參考文獻:《容庚北平日記》;羅志歡《倫明評傳》;易新農、夏和順《容庚傳》;白繼增、白傑《北京會館基礎資訊研究》

全媒體編輯/甯新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