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閑今古同。”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的文化沉澱下了無數古物建築,他們承載着整個民族輝煌而厚重的文明曆史。

北京皇城牆自元朝始建就一直兢兢業業的護衛着一城百姓地安居樂業,最終因阻礙城市規劃而慘遭拆除,此時争議數十年難平,郭沫若、吳晗也被當作始作俑者被推上風口浪尖,當年發生了什麼?究竟是誰主謀了拆皇城牆?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舊北京皇城牆

北京城皇城牆原本有13公裡長,在民國期間經曆了一次拆除工作,新中國成立之後所拆除的是僅剩的3公裡。

1913年,民國成立第二年,當時的北洋政府就下決定拆除了一段皇城牆,打開了缺口,促進了城内外交通的發展,但是一開始的拆除都是十分節制的,盡量不破壞過多的城牆。

而到了1921年,由于北京城内的排污系統太過老舊,當時的政府内務部下決定拆除皇城牆,改善北京城的排污系統。實際上,當時的大部分北京居民都沒有将皇城牆看作是曆史文物,普遍都認為皇城牆阻礙交通,太過礙事。

在1921年到1927年間,十幾公裡長的皇城牆都被拆除了,但是居民就提出了疑問,隻是改善一下排污系統,用得着拆這麼多嗎?

結果很多居民發現了其中官商勾結的一件事,那就是當時的皇城牆城磚拆除之後,都被賣出了高價,是以才拆的如此之快。時任内務總長的齊耀珊更是罪魁禍首。

1927年,張作霖着手調查京師拆賣城垣案,發現購買城磚的人上到政府官員,下到民間商人,數量實在是太過龐大,原本想要整治這一事件的張作霖發現很多自己的手下也涉事其中,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齊耀珊

1949年,解放軍包圍北京城,為保護北京城内的大批文物建築,解放軍決定采取和平解放的方法,最終成功争取傅作義起義,使得北京城免于炮火洗禮。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北京被定為中國首都,當時的北京城一片狼藉,迫切需要重新規劃重建,而有一個問題卻在黨内部争論不休,那就是北京城的舊樓皇城牆以及牌樓需不需要拆。

以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為首的一派主張不拆除皇城牆,盡可能地保護文物;而另一派則是主張全部拆除,重新規劃北京城。兩派争論不斷,難分勝負。

北京皇城牆最早建設于元朝時期,由永樂皇帝朱棣下令建設,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抵禦外敵,建設國家防線,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了,一旦拆除,對于整個中華民族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一直主張留下皇城牆。大家了解梁思成大都是因為他與林徽因的愛情故事,而實際上,梁思成也是我國一個著名的建築學家,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建築理論知識豐富,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創始人。

在與林徽因結婚後,夫妻二人一直緻力于我國各個省市地區的古建築文物保護,兩人從1937年開始就全國奔波,對古建築進行考察研究,并寫成大量文章發表,讓世界學術界認識到了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梁思成與林徽因

梁思成在國外的名氣很大,他在二戰期間成功勸阻美軍轟炸日本京都,而被日本人尊稱為“古都恩人”。

在解放戰争期間,梁思成一手繪制成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交由解放軍,也成功的全國各地很多民貴古建築免于炮火,梁思成對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做出的貢獻巨大。

是以,在1950年國家準備重新規劃北京城的時候,梁思成夫婦對北京城的各類古建築尤為看重。經曆了幾個日夜,寫出了北京城的新型規劃方案,讓北京城老建築在免于被破壞之餘,也能很好的發展。

然而他的規劃方案卻被暫時擱置,此事源于一個人——劉少奇。1949年,劉少奇通路蘇聯,邀請了一批蘇聯專家到中國來為市政建設提供意見,這批蘇聯專家規模很大,足足有17個人,涵蓋了各個專業的頂尖人才。

當時蘇聯專家來到北京之後,一緻主張拆除北京皇城牆和各類古建築,隻有這樣,北京城才能長久的發展。

此時,黨内也有很多人主張拆除皇城牆,主要是以郭沫若、吳晗等人為首。

郭沫若大家很熟悉,而吳晗則是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是我國的著名曆史學家、社會活動家,早年成為胡适的弟子,胡适對他十分看重。在抗戰期間,吳晗積極投身愛國運動中,批判當時的國民政府不作為。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不僅僅作為北京副市長,還作為多所大學的教授,學識淵博。

吳晗與郭沫若是同門師兄弟,兩人與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多次發生了争論。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郭沫若

郭沫若認為,皇城牆的建設目的就是為了抵禦外敵,但是這些皇城牆根本無法抵禦飛機大炮,沒有什麼實用性;

其次,作為一國之都的北京,将來的發展一定是十分現代化的,衆多古建築在将來一定會影響城市交通發展,并限制城市的進一步擴張;

最後,郭沫若認為,皇城牆就是封建餘孽的象征,必須拆除。

當時黨内部也因為此問題多次召開會議商讨,大家都各執一詞,争執不下。而梁思成多次與郭沫若發生正面沖突,林徽因也在一次會議上與吳晗發生了正面沖突,當面指責吳晗:“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将來要後悔的!即使再把它恢複起來,充其量也隻是假古董。”說完後,憤然離場。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吳晗

然而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努力卻是徒勞的,最終下了檔案,決定拆除北京城的皇城牆以及文物。

根據當時在北京建設局的孔慶普的說法,當時是突然接到了拆皇城牆的指令,而指令的下達者正是将蘇聯專家請到北京的劉少奇。

劉少奇也是從長遠來看北京城的發展,将來的北京城一定是一個新型城市,這些古建築都屬于障礙物,統統需要拆除。

要拆除的消息一出,北京城居民一片嘩然,很多居民都給報紙以及北京建設局寫信,反對拆除古建築,然而都是石沉大海。

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更是悲痛不已,在中央做出決定之後,還多次積極找上司人讨論北京古建築的重要性,成效甚微。梁思成更是在于吳晗的以此正面争論中失聲痛哭。

之後,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知道大局已定,遂不再争辯,隻能任由皇城牆被拆除。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皇城牆遺址

因為郭沫若、吳晗在皇城牆拆除事件中發聲最為頻繁,兩人也被順理成章的當作主謀拆除皇城牆的人。殊不知,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那麼,是誰主謀了拆皇城牆?

實際上,兩人隻是一介文人,言論再多也不能左右上司人的想法,是以,兩人不應該被當作這一事件的主謀。皇城牆拆除事件所涉及人員太多,如果真的要找出拆皇城牆的主謀,應該是民國時期齊耀珊以及建國後的劉少奇。

齊耀珊賣磚求财,中飽私囊。而在建國後是劉少奇将蘇聯專家請到北京,蘇聯專家團也都一直建議拆除皇城牆。而根據孔慶普的說法,直接下達指令的人也是劉少奇。

對于皇城牆拆除事件,筆者有以下看法:

其一,郭沫若主張拆除皇城牆的理由前幾個說法都很正确,但是皇城牆絕不是封建餘孽的象征,這是無稽之談。

其二,皇城牆是在無奈之下被拆除的,因為它卻是很嚴重的阻礙了北京城的發展。梁思成的建築方案也在後來被證明有一定的局限性。試想,如果皇城牆得以保留至今,皇城牆的質樸厚重終究會與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顯得格格不入,在北京城建設伊始就選擇拆除是一個明智選擇。

其三,事件中的梁思成夫婦、郭沫若、吳晗等人雖各執己見,但是無一例外都是為了北京城更好的發展,他們都知道北京城對于中國來說多麼重要。沒有誰對誰錯,他們都是心系國家發展的愛國人士。

誰主謀了拆皇城牆?郭沫若、吳晗隻是背鍋者一、民國時期的城牆買賣二、建國之後的拆牆争議三、拆牆争議塵埃落定

如今的部分城牆

曆史文物在時間的沖刷下不會稀薄,相反會更加厚重質樸,每一個文物都是我們探索一段曆史的依仗,都是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

戰亂間,無數文物流失國外,展出在别國的博物館中,這對于我們中華民族來說是一種屈辱。這種屈辱也在時刻告誡着我們,珍惜現有文物,自覺保護文物。

現在所面世的文物不過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曆史沉澱的冰山一角,還有無數段曆史深埋地底等待發掘,我們在發現文物時,不要因為一己私利而尋找管道進行倒賣,而是應該自覺上交國家,交由專業人士保護,這樣才能讓文物綻放出應有的光輝,讓屬于它的那段曆史不再蒙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