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0後美女改行西蘭花養牛年賺百萬

作者:養兔聯盟
80後美女改行西蘭花養牛年賺百萬
穿着時尚摩登、長得清秀靓麗,還開着紅色現代跑車,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美女是養牛的,我估計你絕對不會相信。但她的的确确是一個80後的美女“牛倌”,她叫陳金娥,市宇宣牧業養殖基地總經理。 1997年,陳金娥從衛校畢業後,沒有像别人一樣進醫院當護士,而是選擇了自己創業,搞服裝批發零售。2007年,陳金娥作出了一個讓人不了解的決定--放棄服裝生意,投資養牛!雖然朋友和家人都不了解,但是陳金娥卻堅持自己的想法:經過她幾個月的考察,發現當時溫嶺沒有一個上規模的養牛場,從全國範圍看,肉牛養殖前景也十分看好。于是,陳金娥在松門鎮六塘開始了她的養牛事業,起初,由于資金緊張,陳金娥隻是替人代養了20頭牛。剛開始養牛時,陳金娥一竅不通,但是她頭腦靈活,向養殖戶請教,看書學習,上網查資料、與别人交流,沒過多久,她就成了一個養牛的好手。由于那段時間牛肉價格上漲很快,陳金娥幸運地賺到了第一桶金。此後,她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從20頭到50頭再到100頭,從露天養殖到建立自己的牛舍,陳金娥養牛之路越走越順。目前,宇宣牧業養殖基地存欄的牛達到了500多頭,年出欄1000多頭,基地也有了35名員工,其中有11名還是殘障人士,這是陳金娥特地招的。
80後美女改行西蘭花養牛年賺百萬
陳金娥正在給牛按摩 還沒走進陳金娥的牛舍,就聽到了悠揚的樂曲聲,陳金娥說,她每天都會給牛播放音樂,自己興緻好的時候,還會親自給牛們拉拉手風琴。給牛聽音樂,能讓牛放松,對牛的生長很有好處。陳金娥說,牛跟人一樣,也要用感情去養。讓牛聽音樂,給牛按摩、洗澡,牛會感覺特别舒服,牛的肉質也會更好。 除了養牛之外,陳金娥還承包了附近的1900畝土地搞種植,種稻子、玉米、西蘭花,稻草、玉米稈、西蘭花莖都可以作為牛的飼料,營養很豐富。基地現在正在建一個沼氣池,沼氣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當燃料,沼渣可以培養有機藻喂魚,沼液可以用來肥田,一點都不浪費,還能節約成本。陳金娥說,因為現在養殖的牛數量有限,大部分都銷往上海市場,可以說供不應求。下一步,她想繼續擴大養殖規模,按照基地加農戶的模式,繼續帶動周邊農戶養牛緻富。如果條件許可的,要向牛肉精加工方向發展,在溫嶺搞特色全牛宴,進一步打響宇宣牛肉的品牌。
為了保證自己的牛總能吃到青飼料,陳金娥成立了種植合作社,降低投資風險。對于自己的社員,陳金娥提出,在不影響菜心生長的前提下,可以随時采摘西蘭花葉,并且按照規定統一用藥,從源頭上保證每一頭牛的品質。
80後美女改行西蘭花養牛年賺百萬
陳金娥正在給牛拉手風琴 解說詞: 這個正在化妝的女人就是主人公陳金娥。雖說女人都愛美,可采訪期間,記者卻為此很傷腦筋,因為每天光等待陳金娥打扮,就要等上差不多兩個小時。 陳金娥:我覺得愛美,不隻是我自己愛美,我也希望我的牛的品質也是美的,這樣子的話,把我美的一面展現給你小王,你小王跟我認識以後,你小王想吃牛肉的話,肯定會首選我陳金娥養的牛。 今天,陳金娥打扮得尤為細心,因為她要在自己的牛場迎接一批重要的客人。 兩個多小時以後,記者跟随陳金娥前往位于浙江省溫嶺市松門鎮的肉牛養殖場。今天的客人是一幫國小生。為了迎接這批客人,陳金娥還提前準備了幾樣東西。 陳金娥:站好了,等一下給小朋友們見證奇迹的一刻。 國小生:好! 陳金娥:牛是吃什麼的? 國小生:草! 陳金娥:草啊! 國小生: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 陳金娥:那是奶牛,你說得非常好。 什麼奇迹能吸引住這幫小家夥呢? 陳金娥:再看這個百寶箱。我看一下。可惜什麼都沒有。想不想吃糖? 國小生:想! 陳金娥:想不想吃糖?想就站好了。剛才拿布的同學站好了。你先站好。等一下。這四個都站好。排隊排好,然後,肯定是有糖的。 每隔一個多月,就會有一批孩子來到牛場。而最早學校的校長提出要帶學生來參觀的時候,陳金娥的反應卻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陳金娥:當時感覺很突然,後來,不過想了一想,後來覺得,先可以大一點的小孩子,不要太小的。 從最早的有些不情願,到現在想方設法要讓孩子們高興,陳金娥的這種轉變和她的财富之間有什麼關系呢? 站在孩子堆兒裡,陳金娥笑得很燦爛,然而六年前的這裡還是一片荒地,陳金娥的生活也是一片黑暗。
陳金娥的朋友張平:那時候一無所有,出來的時候,幾個姐妹湊的錢給她。變了個人似的。可能就是這次的打擊,她才會走到現在這條路上。
80後美女改行西蘭花養牛年賺百萬
陳金娥正和員工一起收玉米稈,作為牛的飼料 一無所有的困境中,陳金娥背負質疑,選擇與牛相伴,五年時間就成了帶動當地肉牛産業發展的領軍人,重拾了财富與希望。起伏的人生中,陳金娥到底經曆了什麼故事? 陳金娥記得,小時候,父母每天都在家裡的養鴨場來回轉悠,而她向往的卻是早點走進繁華的都市。 1997年,從浙江省溫嶺市衛校畢業後,陳金娥開始經營服裝生意。四年時間,她在溫嶺市擁有了三個服裝店,年收入達到了五六十萬,陳金娥過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2004年,女兒的出生更加深了她的幸福。然而,2006年,婚姻的變故卻讓她墜入了人生的低谷。 陳金娥的表哥林連方:我跟金娥說,我這幾箱牛奶帶過來,送你女兒吃吧。她流眼淚了。聊到她女兒的時候,又小又不跟她,她丈夫要。實際上,我也不想多說她的傷心處。 對于這段往事,陳金娥并不想提及。離婚後的陳金娥,失去了在城市奮鬥多年所得到的一切,一無所有地回到家鄉。 就在陳金娥回家後不久,一場禽流感襲擊了家裡賴以生存的養鴨場,幾乎掏空了家中所有的積累,父母終日唉聲歎氣。陳金娥知道自己必須努力,可她卻不知道機會什麼時候才能到來。 2006年3月,突然有人帶着二十多頭牛找到了陳金娥的父親。 陳金娥的父親陳方頭:我那時候沒有多少錢,人家說,你沒有錢,我就同你股份制。 找上門的是個賣牛的經銷商,手頭有二十多頭架子牛連着幾天都沒賣出去。經銷商在全國各地都有生意,再加上牛每天要吃飼料,耗一天就賠一天,他四處打聽有沒有空地可以先把牛放在那裡養。 陳金娥:然後他就問村裡的人,村裡的人剛好就推薦了我們那塊空地,以前養鴨子,不養了,沒錢養了,然後這塊地就空在那裡。
經銷商提出,牛由陳金娥的父親代養,育肥後賣牛的錢,抛去成本,利潤二八分成。可陳金娥的父親聽了卻很猶豫,一下子養二十多頭牛,這在周邊非常少見。
80後美女改行西蘭花養牛年賺百萬
閑暇的時候,陳金娥也愛打扮自己 陳金娥的父親陳方頭:規模太大了,我心裡有點擔心。 村民屠巨方:我們以前都一家一頭牛,我以前也養過牛,隻養一頭牛。 父親還在猶豫,站在一邊的陳金娥卻表現得很興奮,她當即說服父親,和經銷商簽下了協定。 陳金娥:二八開,我八他二,除了成本。我沒錢,沒資本,他出資金,等于說他出資金,那我當然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而且一定要把握這個機會。 陳金娥從來沒和牛打過交道,怎麼會突然對這些牛如此感興趣呢?這源于一次吃飯時聽到的話。 陳金娥:吃飯的時候,聽到隔壁他們在說,他說牛在我們南方,那些農戶養一頭牛,這個價值可以賺三四千塊,他說一個農戶把牛牽出去不要成本的,這邊都青飼料。 陳金娥馬上想到自己平常去市場的時候,好牛肉非常搶手。調查後她發現,當地還沒有規模化的肉牛養殖場,牛肉市場有很大的空白。 畜牧局局長戴夏友:我們溫嶺牛不是很多,主要是從外地進來的。 除此之外,讓陳金娥堅定信念要去養牛的還有另外一個發現。 陳金娥:北方那個時候,十月份開始沒有青飼料,那我們南方十月份以後遍地都是綠油油的西蘭花葉,一年四季它都有足夠的青飼料提供給牛吃,是以我覺得我們南方也可以真正打造南方的肉牛市場。 簽完協定的第二天,經銷商就離開了。陳金娥要把牛牽到自家的空地上,父親卻不肯幫忙。
陳金娥的父親陳方頭:我一直就是反對,人家都做輕松的事情,你為什麼要做這個艱苦的事情? 父親不知道陳金娥為什麼一下子要去養這麼多牛,他隻知道女兒自從回家後,話就變得很少,他盼着女兒早點離開那些牛,早點變回原來開朗的樣子。陳金娥沒有向任何人解釋,開始了與牛相伴的日子。 采訪中,陳金娥帶着記者來到了她最早養牛的地方。 陳金娥:你看我現在這個光鮮的表面,以前我每天都要到這裡來。你看,這些,還有這些,都是牛糞。 記者:牛當時就是吃這些草,是吧? 陳金娥:大米草,海邊的那個草。這個草沒有的時候,剛好西蘭花葉子上來。過幾個月西蘭花沒有了的時候,這個草又開始很嫩了。 陳金娥家的空地就守着這樣一片一望無際的大米草。那個時候,陳金娥每天都要把牛帶到這裡,從早忙到晚,連跟家裡人說句話的時間都沒有。 陳金娥:以前開店的時候,還可以跟我聊聊。現在看到的好像都是背影,反正那時候别人也不會體會。 父親:我們同人家不一樣,心疼她就是心裡心疼她,嘴上不心疼她。 沒過兩天,父親一聲不吭地出現了。 陳金娥:這個是我爸爸,這個是我。 記者:旁邊那個呢? 陳金娥:這個是我媽媽。 記者:一家三口。 陳金娥:那時候,我們就看着這些遠方的牛,我們就覺得,我們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它身上。
80後美女改行西蘭花養牛年賺百萬
陳金娥開着紅色跑車來到養殖基地 牛在哪裡,陳金娥就會在哪裡插上一面旗,上面有她的電話号碼,和她為夢想中的牛場起的名字——宇宣,那也是她女兒的名字。
2006年年底,牛可以出欄了,陳金娥趕上了一個賣牛的大好時機。 陳金娥:大雪就是剛好把高速都封道了,然後車子都進不來,我就放在這裡,它漲五角,漲一進制,一頭牛就差好幾千,漲到一萬多元錢,從這裡我就看到希望了。 最後,那批牛總共賣出了25萬。陳金娥用自己賺到的第一桶金買回50頭牛,開始實施自己的财富計劃。要規模化養殖,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散養方式,建起标準化的牛舍,可剩下的錢連用于日常開支都已經十分吃緊了。 陳金娥從銀行貸款30萬,在家裡的空地上建起了第一棟牛舍,給自己的50頭牛安了家。可沒過多久,陳金娥又開始四處籌錢,最後一共集資80萬元,承包了村裡上千畝土地。這個舉動震驚了周圍的村民。然而,更意外的是,包完地的第二天陳金娥就放出消息,原價向村民轉租自己的土地,讓他們種西蘭花。 陳金娥的表哥林連方:比如說,她租來是500元,後來她就租給我500元,她不賺我們的錢。那時候人家都包去賺錢了,她為什麼不賺錢呢? 好不容易競拍到手的土地,馬上又轉租出去,而且不加價,陳金娥提出的條件很簡單,隻要西蘭花的尾葉。 陳金娥:我也就跟他明确地說,這個菜心所産生的利潤全部歸你們,菜心你們賣出價格以後,留下不是菜葉嘛,這個菜葉子,反正對你們來說也是一個廢棄物,那就歸我。 村民們都很高興,陳金娥的這個做法幫了他們大忙,因為村裡對外承包的土地面積太大,他們都包不起,而從陳金娥手中租地,可以自願選擇承包面積的大小。奇怪的是,台州有“西蘭花之鄉”的稱号,尾葉更是随處可見,很多種植戶巴不得有人來清理這些廢棄物,陳金娥為什麼要自找麻煩,用這樣的辦法得到尾葉呢? 畜牧局局長戴夏友:西蘭花采了以後,剩下來的莖和葉的量估計一下有十萬噸左右,這幾年也沒有很好地利用,大部分可能都爛在田裡了。 最早養牛的時候,陳金娥經常會到種植戶的田裡采收西蘭花的尾葉。然而,有一次陳金娥又去撿菜,卻被匆忙趕來的種植戶趕了出去。 陳金娥:十月份以後,葉子都長得比較好了,11月、12月的時候菜心還沒有處理。一般農戶如果不是自己的承包土地,他也不讓你摘,他怕你影響他,因為他這個投資成本是相當高的。 現在,一看到滿眼望不到邊的西蘭花,陳金娥就忍不住很興奮。 陳金娥:在你們眼裡,這些都是廢棄物,但是在我眼裡,我就感覺這些都是錢。 記者:怎麼都是錢? 陳金娥:全部都是錢。因為那些牛吃了這些廢棄物,就是尾葉,到它身上就轉化為牛肉了,然後牛肉到我手裡,我又轉化成錢了。養牛就像養小孩子一樣,看你怎麼樣去養,如果培育過小孩子的人,他都是很懂的,因為是用感情培養出來的,産出來的肉肯定是好的。 憑借獨特的西蘭花資源,陳金娥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然而,很長的一段時間,陳金娥隻能通過經銷商賣牛,賣價非常一般。 2009年,陳金娥先後從銀行貸款共100萬,她建立了三棟牛舍,肉牛存欄量最多時達到了四百多頭。陳金娥準備打一場翻身戰,可計劃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 這裡是溫嶺市的一家菜市場,當地的牛肉批發點就設在這裡。2009年,陳金娥在這裡也租了一個攤位。 陳金娥:你做到一定的時候,肯定就會有一個發展方向、發展趨勢,就是說打造我們的産銷一條龍。
租下攤位後,陳金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攤位挂上一塊牌子。 陳金娥:牛肉的品牌也很重要。比如說,賣牛肉的這麼多,買誰的不是一樣。那我們有個品牌以後,别人就會說,要買牛肉,就選挂着牌子的那一家。 然而,開始的時候,不管是來批發的餐廳,還是買來自己吃的客戶,都沒有買這塊牌子的賬。因為養殖周期長,成本高,陳金娥的牛肉價格比别人高出近一倍。 很長一段時間,牛肉的生意都很冷清。陳金娥每天站在攤位前,不停地向别人介紹自己的牛肉,可到收攤的時候,還剩下很多好牛肉,隻能送給朋友。然而,沒過多久,陳金娥陸續接到了幾個朋友打來的電話,要訂購自己的牛肉。陳金娥馬上意識到,要打開銷路,就必須走出眼前的攤位。 接下來的幾天,陳金娥每天都會挑選幾塊上好的牛肉精心包裝,配上加工好的牛肉熟食,到酒店餐廳上門推銷。 這是陳金娥上門推銷的第一家餐廳。第一次上門,陳金娥手裡拎着牛肉,站在門口來回走了幾遍,才鼓起勇氣走進去。 客戶王金祥:我就說,老闆,你是老闆,對吧?你這牛肉比别人貴,這個牛肉貴,我們怎麼賣? 老闆王金祥丢下一句話就忙去了。沒過兩天,陳金娥又上門了。這次為了給自己壯膽,陳金娥還叫上了好朋友張平。 張平:這個時候,有時候我跟她在一起,我屁股都坐不住了,一下坐幾個小時,我當時都很灰心,我就覺得你要吃就吃,不吃就算了,走了。坐了幾個小時,我反正都等不住了,累死了。她就是信心很好,她就是有一點希望,就要把事情做好的那種。 這一次,在陳金娥的堅持下,王金祥答應留下兩塊牛肉試吃。 客戶王金祥:我也不能全信啊。但是她拿來以後,我們廚師做了,做了以後,顧客吃了,确實不一樣,那就值得了。 陳金娥的堅持慢慢有了回報,她陸續和幾家餐廳達成供貨合作,推出送貨上門的服務。為了節省人工成本,開始的時候,陳金娥每天都要很早起來去送貨。到了年底,生意更好了,可有好幾次去送貨的時候,陳金娥卻感到無比心酸。 離婚後,女兒跟着前夫生活,陳金娥隻能在周末的時候把女兒接過來住一天,好不容易等到寒假,可以多陪陪女兒,卻又趕上了陳金娥最忙碌的時候。 陳金娥:有一次,我三點多鐘起來,然後一看我女兒還在睡覺,我就把一個電話放在她旁邊,要不然家裡沒人,她一個人要怕的。到四五點鐘,她就給我打電話,媽媽你哪裡去了,我一個人在家好怕的。 很快,攤位的生意也跟了上來。這時候,讓陳金娥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個舉動讓她一夜之間紅遍當地,不僅電話被打爆,還被稱為“80後美女牛總”。 為陳金娥引來關注的就是這組照片,最具宣傳效果的就是其中這張“對牛彈琴”的照片。有一次,當地記者來采訪,對陳金娥給牛聽音樂的事情很感興趣。 陳金娥:拍照的人來的時候,然後他說拍拍你認為就是我認為有什麼樣的特色,我說那我們的牛就聽音樂。你說又想拍整體的牛,又要拍音箱,這個圖檔上是顯示不出音樂的,這樣子的話,我想想我們自古有個成語叫“對牛彈琴”,一看這個“對牛彈琴”,别人就覺得,她的牛是聽音樂的,就不用說别的,一個音箱放在那裡,别人說這是不是賣音箱的。 本來是要讓别人知道自己的牛聽音樂,卻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有一天,陳金娥突然接到了一位學校校長打來的電話。 校長林崇輝:有一張照片,彈手風琴的。然後我就找這個地方,找找看,因為對學生來說,我感覺他肯定會感興趣。 起初孩子們來的時候,陳金娥也沒太當回事兒。有一天,她在路上突然被人認了出來。 陳金娥:在這個周邊學校走了一下,然後有幾個家長就跟我說了,我小孩去過你的牛場。 陳金娥馬上意識到,在這些孩子身後,有很多的潛在客戶。 陳金娥:小朋友們這一塊,家長都很重視,是以我就從他們這一塊開始,讓他們親身地去經曆,去感受,他回去會跟家長、周邊的朋友、爺爺奶奶去說,不用我說了到時候。 現在,陳金娥非常重視這些國小生,即使再忙也會用心地招待他們,有一部分已經成了她的客戶。 2012年,陳金娥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帶動三十多戶養殖戶利用西蘭花養牛,年出欄肉牛八百多頭,通過攤位、酒店配送等管道銷售,銷售額達到了上千萬。 這一刻的到來,陳金娥付出了五年心血,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創業重擔,而鏡頭裡她留下最多的是陽光的笑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