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作者:縱橫史論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和對西夏戰争的失利使得宋神宗意志消沉,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情惡化,當時的趙煦才僅僅9歲,主少國疑,宋神宗的病危讓其兩個弟弟趙颢、趙頵有很大機會繼承皇位,無論資曆還是年齡,二人均是即位的最佳人選,當時大臣蔡确和邢恕也有立趙颢、趙頵其中一位為皇帝的意思,他們本來聯合高太後的侄子達到目的,結果被拒絕。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蔡确和邢恕便見風使舵,及時擁立趙煦為皇帝,并借機鏟除異己,而趙颢、趙頵同樣想趁亂奪位,他們甚至向高太後提出要求,想日夜守護已經病危的宋神宗,高太後看出二人居心叵測,便讓人設法保證宋神宗的安全,并嚴禁二王進入宋神宗的寝宮,宋神宗聽說自己的兩位弟弟有要奪位的野心,病不能言,隻能怒目而視,高太後為了斷絕二王奪位野心,加快立趙煦為皇帝的步伐,提前派人依照趙煦的身材趕制了一件龍袍,預備宋神宗一旦駕崩,便立刻扶趙煦上位。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同時,高太後積極為趙煦造勢,大臣上朝觐見時,高太後極力稱贊趙煦仁孝,并聲稱趙煦性格穩重、聰明伶俐,明眼人都明白高太後想要選擇趙煦為皇帝,于是齊聲贊頌。高太後趁機命人抱出趙煦,立趙煦為皇太子,由于高太後處置得當,這才使得内廷避免了一場流血紛争。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公元1085年3月,宋神宗駕崩,年僅九歲的趙煦登基為帝,史稱宋哲宗,宋哲宗即位後,由于年少無知,大權全部掌握在高太後手中,高太後垂簾聽政,所有軍國大事都必須經過高太後的同意才能實行,而趙煦則僅僅是個傀儡,文武大臣們也因為趙煦年幼,對其相當輕慢,由于趙煦和禦座和高太後的禦座相對,大臣們奏事背對趙煦,年幼的趙煦看的最多的就是大臣們的背部和臀部,十分悲催。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趙煦十七歲那年,高太後本該将大權交還給趙煦,但是高太後卻絲毫不肯放權,大臣們迫于高太後的威勢,亦不敢提出讓太後還政,此時的趙煦已有皇權意識,他對高太後和大臣們的做法十分不滿,而這也導緻了一個足以改變北宋王朝國運的結果:掌握實權後的趙煦大力排斥高太後所親近的守舊派,而啟用改革派舊臣。

高太後雖然不肯放權,但對于趙煦的教育卻一刻沒有放松,她遍請名師,極力給宋哲宗趙煦灌輸宋仁宗的理政思想,對于宋神宗的銳意進取,高太後并不肯定,是以宋神宗的政績在年幼的趙煦頭腦中幾乎為零。 高太後雖然關心趙煦的成長,但是無形之中給趙煦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限制了趙煦某些方面的自由,十七歲的趙煦已經不是一個小孩子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負,對于高太後的強制和壓迫,他感到了窒息。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自己的母親朱氏性格賢淑溫柔,但在高太後眼中,卻因其地位低微而備遭冷落和侮辱,公元1085年,朱氏曾護送神宗靈柩前往陵寝,河南知府韓绛跪迎朱氏和神宗靈柩,但高太後聞訊十分憤怒,斥責朱氏:韓绛乃先朝舊臣,你怎麼配的起他的跪拜,朱氏無言以對,隻能暗自垂淚,趙煦知道此事之後,更是怒不可遏,高太後和趙煦之間的沖突越來越激化,這也是後來趙煦為何排斥守舊派的一個重要原因。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每當有大臣前來奏事,趙煦都沉默不語,高太後偶爾也會問問趙煦的意見,對于趙煦的一言不發也感到奇怪,便問及原因,沒想到年幼的趙煦開口便怼了高太後一句:您都已經處置了,我還說什麼?弦外之音就是自己被高太後當成了傀儡,在平時一些小事上,趙煦為了發洩自己内心的怒火也與高太後針鋒相對,趙煦用了十幾年的舊桌子被高太後下令換掉,然而趙煦卻勃然大怒,命人換了回來,高太後不解,趙煦不滿的說:這是先帝用過的桌子,怎可輕易更換?高太後心中知道趙煦已經長大成人,再也不是那個任由自己擺弄的小皇帝了,是以她更不敢放下權力,害怕自己晚年的結局悲涼。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高太後去世後,趙煦終于掌握了權力,掌握實權的趙煦下的第一道指令就是貶谪司馬光等舊黨,趙煦将自己對高太後的不滿全部發洩到了舊黨身上,章惇等人利用趙煦對高太後的不滿,挑撥趙煦廢掉太後的尊号,直指高太後"老奸擅國" ,接着他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複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民負擔,使國勢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紹聖",并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這是趙煦執政過程中取得的最大成功,一舉洗刷了宋神宗對西夏戰争中慘敗的屈辱,想必宋神宗在天有靈,得知後繼者能夠繼續執行自己的政策方針,延用新法并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成績,恐怕也能夠含笑九泉了。

宋哲宗雖有作為,但年僅二十四歲便去世了,其在位十五年,雖然年幼,但卻政績滿滿,堪稱一代明君。

宋哲宗趙煦:九歲登基為帝,兩次發動戰争,迫使西夏臣服

然而令人歎息的是,南宋紹興(1131年-1162年)年間,太常少卿方庭碩奉命出使金朝,途中拜谒北宋諸帝的陵寝。而宋帝諸陵都遭破壞。趙煦所在的永泰陵受害尤為嚴重,他的屍骨竟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方庭碩也隻能脫下自己的衣服把屍骨包裹起來。一代明君最終淪落到如此地步,實在讓人痛恨落淚,這也是為何中原百姓對女真人恨之入骨的原因,正因為靖康之恥給漢人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傷痛,這才導緻後來中原抗金勢力不斷,始終沒有能夠真正将中原地區收入囊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