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遞圈又傳來新消息!
一匹黑馬入局打破了“四通一達”的安甯日子。
就連行業老大哥順豐也不由得進行内部改革,在第一季度業績上出現大額虧損情況。
那“黑馬”究竟是何來路?
正是段永平的另一得意門生李傑所創立的極兔速遞。

極兔入市鮮有當年黃崢攜拼多多攪局京東、阿裡之勢。
要知道電商和快遞行業的現狀已經不是“初具雛形”這麼簡單,運作多年早已有了成熟的體系。
要在一片相當成熟的領域中占得一席之地,難度不可謂不大。
可當年黃峥帶領拼多多就打破了市場的固有傳統,充分說明“難不一定不可實作”。
現在李傑也走起了這條路,勢要讓極兔速遞在一衆競争對手中脫穎而出。
一記釜底抽薪,不到1元發全國,打得同行措手不及。
同行坦言:這樣的件,發一件虧一件!
而極兔進軍國内快遞市場短短兩年時間依靠這種模式後來居上,發展迅猛。
段永平很多人隻知道他是步步高的創始人,其實除此之外他還投資了oppo、vivo、拼多多以及現在的極兔。
除了投資外,他還培養了“四大門徒”,個個都是行業翹楚。
拼多多的黃峥就是其中之一。
李傑雖沒排上名号,但他的發展離不開段永平的提拔,也可以算上半個弟子。
李傑和黃峥一樣随“師傅”,做人很低調,做事很高調。
回看過往,如若不是如今拼多多和極兔速遞名聲大振引起熱議,他們的過去鮮有人知曉。
李傑的資料網上更是寥寥草草的幾句:
1967年生于四川,1994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市場營銷專業。
其他的無從知曉。
直到1998年網上才有少許關于李傑的傳言。
也是這一年李傑加入了步步高公司任高管職位,這才慢慢地跟段永平搭上了關系。
也就是說李傑和黃峥“師出同門”,說對也不全對。
起初的李傑并不是在步步高奮鬥的打勞工,而是在步步高之外的省級代理商公司做推銷員。
由于是專業出身,能說會道,把銷售這碗飯吃得吃得很香,業績更是一天一個新數字替換。
因為成績顯著,李傑沒幹幾年就被挖走了,挖人的企業就是步步高。
在2002年李傑搖身一變成了步步高公司的音頻事業部經理。
在步步高的那幾年,李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銷售深得段永平的青睐。
在他的指導下李傑一路披荊斬棘,業績屢創新高每一年都是冠軍得主,還拿下了江蘇省的銷售經理。
從銷售員升經理,銷冠拿到手軟,在步步高混得風生水起。
再到2008年,段永平把李傑從步步高帶到oppo任蘇皖地區總經理一職。
可見此時的李傑已是段永平跟前的紅人了。
李傑也不負衆望,帶領團隊屢創佳績。
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哪一次他帶領的團隊跌出過公司前三。
這一切,段永平看在眼裡,深知自己沒有看錯人。
後來甚至将李傑的未來發展規劃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為磨練李傑,段永平又将李傑從oppo總經理的位置上拉了下來。
派他去攻克甘肅,新疆銷售區域,以擴充步步高在兩地銷售業績上的失意。
當時甘肅和新疆是出了名難啃的兩塊骨頭。
步步高總部為此頭疼不已,多次派人去拿下這兩個城市,最後都無濟于事。
直到李傑的到任打破了這一僵局,兩地銷量次月便開始直線上升。
李傑的能力有目共睹,一出馬便為公司拿下“兩城”。
但對李傑而言還不夠難,他還想挑戰點不一樣的。
在李傑沖勁正足,不甘于眼前成績時,oppo的新布局讓他眼前一亮。
當時oppo有意在印尼開拓新市場,李傑二話沒說申請出戰。
而那會兒他還是個印尼語,英語一竅不通的人,拿着護照拉着一個翻譯就這麼奔赴印尼。
看似無準備的蒙頭行動,實則每一步都在他的計劃中。
到了印尼李傑便開始有條不紊地投身市場調研,同時跟當地政府取得聯系,并提供相關資料文書。
取得印尼市場代理權時他已經确定了印尼oppo公司的選址,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應市場調研結果,李傑發現印尼手機市場低端機占比幾乎占了全部份額,而高端機還是荒蕪一片。
于是李傑趁着市場空缺走起了高端市場的路線。
事實上,這一回他又赢了。
oppo在印尼的第一程便赢得了好的開始,第一戰便拿下7%的市場佔有率。
直到那時候,李傑的人生都像開挂似的異常順利。
不過後面印尼市場也出現了一絲動搖。
在當時印尼隻有門店沒有零部件工廠,以緻于手機的售後維修問題成了大隐患,引發大衆質疑。
為解決問題,李傑心生一計找了當地演藝圈很有名氣的明星來做代言人,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原來oppo營銷做的到位是很早就開始了。
除了做品牌形象,營銷,同時還斥資建廠,為海外市場供貨。
一套猛如虎的操作執行下來,oppo在2015年市場佔有率占20%,位居市場第二。
直到過去一年,還在穩步上漲,甚至将三星甩在身後。
市場做起來了,頭發也掉得差不多了。
李傑用努力創下銷量神話被戲稱為“頭發換來的”!
喜歡折騰的李傑,頭秃了也要幹!
oppo在印尼的市場成績對他而言似乎不值一提,毅然選擇繼續折騰。
2015年便做出讓人詫異的舉動,卸任oppo印尼市場ceo一職,玩起了跨界。
帶領團隊創立了快遞公司j&t express(不過也有傳言稱其太優秀受到手機行業擠兌)。
這一次他依然和段永平牽扯到了一起。
和oppo、vivo、拼多多一樣,j&t express成立便獲得了段永平的投資。
段永平擅長“後手政策”,j&t express入市便和oppo、vivo、拼多多一樣,位居行業前列。
段永平及其門徒,借力oppo的資源讓j&t express稱霸東南亞市場,之後便轉戰國内,命名“極兔速遞”入局。
這一次帶來的還是熟悉的配方,用低價殺出重圍。
跟起初的拼多多相似,當初國内電商盛行,拼多多一舉跻身電商行業第三把交椅。
而拼多多和極兔又都是段永平投資的,極兔進入中國市場便有了一個先天優勢。
在拼多多的助攻下極兔發展迅猛,近90%的訂單均來自拼多多。
由此外界甚至認為,極兔是拼多多的官方快遞!
這背後更像是段永平在下一盤大棋,正在逐漸完善自己的事業版圖。
回看極兔在國内市場的高速發展都用了什麼戰略?低價、蹭網……
為在四通一達和順豐的市場撕開一道口子,極兔瘋狂時将價格做到1元寄件,并蹭上了四通一達的快遞站點。
用人家積累幾十年的建設做起了生意,段永平和李傑果真是奇才!
當然其他快遞公司也不是任人擺布的善茬,低價惡意競争就算了,還想拿我的碗搶我的飯吃?
換做誰都忍不了,此時韻達牽頭對極兔進行封殺,不允許加盟快遞商代理其他快遞。
“蹭網”行為引起公憤,其他“四通”緊随其後。
如今快遞行業也經曆了燒錢大戰的洗禮,一系列诟病随之即來。
很明顯打價格戰不是長久之計。
極兔初入中國市場,雖業務增長扶搖直上,但基礎設施積累有限。
就算再有錢燒下去也繞不過基層建設,此過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絕非一步登天。
另外時效性是極兔的一大弊端。
而在這個早已把時效性作為行業标準的快遞業,極兔的未來仍有很大隐患。
不過背靠段永平,oppo、vivo、拼多多鼎立相助,極兔的路不會走得太坎坷。
畢竟拼多多一家的單量就夠極兔生存了。
當然極兔要沖出四通一達的封鎖線,也絕非一朝一夕。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作者: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