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大孫:紅山文化實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南北融合

作者:朝陽政法

10月16日下午,沈陽宮講壇沈陽考古講堂,2021年第三場講座,在遼甯省文化藝術學院5樓學術報告廳舉行,由中國著名考古學家、遼甯省文物保護專家組組長郭大勳主講。該遺址的約100名曆史考古學愛好者聆聽了考古界Tai Doo級人物的演講。

郭大勳寫完《從紅山到滿洲》後,立刻被十幾位現場聽衆包圍。我們向他詢問了有關洪山文化、沈陽曆史以及中國一百年考古的問題。對于觀衆提出的問題,郭大勳不僅耐心回答,還滿足了大家的簽名和拍照要求。

郭大孫:紅山文化實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南北融合

郭大順從中國最早的都铎王朝——5000年前,牛河梁遺址和中國古都規劃史上最後一例"清初沈陽城"的特點和對比進行了闡述,描述了中國古代都城的設計理念和多民族文明在不同時期的交流與融合。

郭大孫:紅山文化實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南北融合

郭大勳認為,紅山人重玉質,以玉隘神必德為己,而清朝乾隆皇帝則認為"好玉不思",千禧年下,中國人的玉石觀念是一條繼承線。紅山文化極大地吸收了中原仰光文化等先進因素,實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南北融合。到太極時代,滿族人逐漸有了"世界"的覺悟,中國領土的形成是滿族人對中國曆史的巨大貢獻。聖境市天壇作為首都的最後一座廟宇,也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最終形成的象征。(來源朝陽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