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作者:電影新世界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而沒有他,石班瑜肯定無人知曉】

1995年,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電影《大話西遊》,分成《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集上映。結果兩部的票房都進入香港年度票房榜前十,但加起來都不夠成龍的票房亞軍作品《霹靂火》。在大陸僅僅取得了20多萬的票房,上映2天就被其他國産片換掉了。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以90年代初周星馳連續橫掃票房榜的氣勢,這樣的票房成績是很不盡如人意的,特别這還是周星馳彩星電影公司的出品。

然而沒想到的是,2年後這兩部《大話西遊》卻在大陸各個高校和網絡上瘋狂流傳并迅速走紅。然後,《大話西遊》成了周星馳電影中被解構得最深刻最徹底的作品,也是所有周星馳電影中,評價最高的。更是從《大話西遊》開始,周星馳在大陸被影迷推上神壇,成為喜劇之王。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這背後,除了《大話西遊》電影本身,如周星馳的表演、劉鎮偉的編劇和導演之外,還有一個人,為周星馳的封神,提供了巨大的推力,他就是後來被稱為周星馳禦用配音的石班瑜。

因為香港電影的原聲都是粵語,除了廣東和廣西的部分地區,全中國大陸其他地區都是非粵語區。是以石班瑜配音的國語版《大話西遊》,是幫助周星馳收獲大部分大陸影迷的絕對功臣。

可以說,周星馳能在大陸有這樣的影響力,石班瑜是大大有功的。但肯定不能說,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就火不起來;周星馳成為喜劇之王,最根本還是靠自己的實力。

【一般聽得懂粵語的觀衆,看港片都會選擇粵語原聲,而絕不會看配音版。也有很多人,因為看港片學會了粵語,但開口說就不行。】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相反,有一個人發掘了石班瑜,才讓他獲得了周星馳電影的配音機會,是他真正成就了石班瑜。沒有他,石班瑜現在恐怕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台灣省配音演員。他就是資深電影人張海靖。

周星馳和周星馳等為代表的香港電影,在大陸有廣泛的觀衆群體,但在1995年之前,絕大多數的大陸觀衆是通過錄像帶和vcd等形式觀看的,而且基本上都是看的盜版。因為那時候,大陸還沒有放開引進港台電影。

那時候,台灣省是香港電影最大的外埠市場和資金來源,是以為了台灣省的電影市場,香港電影專門要配一個國語版。

最著名的例子是《賭俠2上海灘賭聖》,我們看到的版本是周星馳和鞏俐主演;但因為鞏俐是大陸影後,是以為了台灣市場,另找了一個台灣省演員方季惟,原樣拍了一版在台灣省上映。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更早的例子是,當年的《投奔怒海》要去海南拍;周潤發為了台灣省市場,才放棄出演,卻也成就了劉德華,因為那時他還沒有台灣省市場可失去。1983年,劉德華的同班同學梁家輝憑借《垂簾聽政》成為金像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卻因為《垂簾聽政》是去北京拍攝的,是以被台灣省片商封殺,淪落到擺地攤。

【不過,更早追述到邵氏電影初期,老一代的香港電影人都是從上海南下的,那時候所有的香港電影都是說國語的,後來才慢慢改用粵語原聲。】

【張海靖】是台灣省人,父親張子柱曾是台灣著名政治家,中國青年黨的創始人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張海靖從美國洛杉矶取得影視傳播碩士學位後,回台灣省中華電視台擔任編審和制作人。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在台灣華視工作時期,張海靖積累了豐富的影視制作經驗,發掘過不少電視明星。那時正是香港電影的鼎盛時期,港片的影響力覆寫整個東南亞,于是張海靖也漸漸往電影方向轉型。

當時,港台電影人之間的溝通合作非常頻繁密切,很多台灣電影的巨星在香港取得了成功,如張艾嘉林青霞等。也有很多香港電影人,在台灣開拓過市場,比如胡金铨、洪金寶、曾志偉等等。

在80年代末期,向華強向華勝兄弟創立了永勝電影,這時候張海靖帶資金入股,成為向氏兄弟的重要合夥人,參與過很多電影的籌備和制作。後來永勝改名為永盛電影,張海靖擔任總經理,監制了很多電影,也發掘了很多電影明星。因為張海靖是台灣人,是以台灣省市場的開發更多是他負責。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1990年,周星馳憑借一部無厘頭喜劇《賭聖》爆紅,實力雄厚的永盛迅速把周星馳簽到旗下。然後讓周星馳和劉德華合作了一部《賭神》的續集,同時又是《賭聖》的續集《賭俠》。

張海靖負責《賭俠》的後期制作,包括為台灣版挑選周星馳的國語配音,最後選中之前從未配過主角的石班瑜。【像劉德華這種正面偶像,早就有聲音渾厚的配音演員,但沒人認識。】

【石班瑜】本名石仁茂,1961年出生于台灣省,祖籍廣西桂林,早年在台灣省廣播電台主持綜藝節目,出演過廣播劇,80年代中期進入配音界。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不過,石班瑜的聲音太尖,不夠渾厚,不适合給一般的正面角色配音,在配音界并不受重用,更多是配一些太監什麼的小角色,當不了主角。直到1990年,石班瑜遇到了張海靖,讓他成為《賭俠》中周星馳的專用配音。

周星馳的喜劇電影是無厘頭風格,表演上非常的誇張和反傳統,而石班瑜能很好的把握住周星馳語言上的節奏和證據,更把誇張發揮到極緻。

沒有石班瑜,周星馳在大陸不一定火;沒有他,石班瑜絕對無人問津

從《賭俠》之後,所有周星馳電影的國語配音,都交給了石班瑜,讓他獲得了周星馳禦用配音的稱号。

然後,也随着周星馳電影的廣泛傳播,石班瑜成了兩岸三地最家喻戶曉的殿堂級配音巨星。石班瑜的成就,離不開當初張海靖的慧眼識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