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麥香

作者:文齋堂
《文齋堂》為文學平台,宗旨:讓文字溫暖我們的心靈!所登載的作品為作者原創授權首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希望喜歡文學的朋友欣賞,分享傳播。
散文:麥香

鄉村最美的風景,就是麥田。

我的故鄉在燕山腳下,密雲水庫的西畔,是個山青水秀的半山區。老家的麥田,農人看作是最好的地塊。在鄉村,人分三六九等,莊稼也一樣,選擇了種玉米地塊,農人就一直讓它種玉米,通常不改種其他作物。玉米是喜陰的莊稼,對地理位置沒有太高的要求。小麥則不同,有較苛刻的條件,向陽位置是關鍵,坐北朝南的地塊最相宜,這樣才能不影響成熟期,否則,大部分地塊都收了,稍微背陽一些的土地,稍微晃動的麥穗還綠着呢。

小麥這種農作物最耗地,喜陽不喜陰,除了地理位置要有嚴格的選擇,還要看土地的肥沃程度。劣等的田地,是不适宜播種冬小麥的。小麥種植需腐殖質較多的土地,且土壤保濕效果呈良好狀态,這源于小麥是須根作物,不像玉米有直根支撐,什麼樣的田地均能生長旺盛,哪怕是貧瘠的土地,都不加選擇。玉米作物根系發達,能強有力吸收地下的養分。

農人說,麥田換種别的莊稼,可以播種玉米、高梁等農作物。而種了玉米的地,且不适宜改種小麥。如此看來,玉米林倒像個人高馬大的莊稼漢,而青青的麥苗宛似溫柔細膩的小家碧玉,清婉可人。是田地的因素培養了他們的生長脾性,不可随意改變栽培方式,否則,前功盡棄,徒勞一場。況且,小麥是細糧,玉米是粗糧。人們喜歡麥田,就像喜歡白嫩嫩的饅頭一樣,給人以甜津津的感動。玉米是摻雜了窮苦日子的記憶碎片,人們在貧瘠的地塊裡種它,也是極無奈的勞動,畢竟或多或少的産量也能填飽肚子。

散文:麥香

在春風來臨,剛剛吹破瓦的時節,麥田裡的麥苗返青了。一绺一绺貼着解凍後瞬時變得柔軟的鵝黃色土地,仿佛是春姑娘在地皮上塗抹出的綠色皴筆,清心悅目,也很誘人。我們總是興緻勃勃地去踏青。農曆三月,正是清明時節來臨之際,天氣暖和,麥苗像春江水暖鴨先知般的一股腦的吐出大片大片的鮮綠,裝扮着春天的景色。雪白的山桃花一簇一簇盛開着,與青春的麥田形成呼應,極像兒童用純真的心靈作的水彩畫,靈秀而稚嫩。我們踩着田埂的時候,大人總是不忘提醒,别傷着麥苗。麥苗在農人的心中等同他們的肌膚或神經,需潛心護理。我們知道用不了多久,整塊田地就很快連成一片,看不到麥壟,就像草原一般掀開翡翠色的綠毯子,景象壯觀,氣象萬千。

鄰居的嬸子是個熱心腸,樂意給未婚的青年男女當紅娘,麥田是最好的約會地點。在集體化年代,全村人一塊兒幹活,有時候在收工的時候,看見一個個俊小夥扛着鋤頭疲憊晚歸,就主動上前聯系,告知誰誰誰家的閨女相中他了,并有意願。小夥一聽臉頓時紅了,結結巴巴地答應并滿心歡喜的跟着嬸一起走進了麥田和女方見面。麥田成了那個年代的露天婚介所,既不引人注意,也省很多花銷,一樁樁奇妙的婚姻就由麥田裡開始誕生。

初夏時節,麥苗長高的時候,青春而齊撲撲的莖幹一壟一壟矗立在麥田裡,微風佛過,麥浪起起伏伏,跟波浪一樣,撲卷翻騰,時而不停地向前推進,時而又像大海退潮一樣後退,很是賞心悅目,歎為觀止。麥田的清秀與美麗在這個時候達到最美的境地。

散文:麥香

麥田裡的故事從此在這時候總是綿綿不絕、娓娓動聽地講述演繹着,彷佛靜靜聆聽着人們的私語和悄悄話,周而複始,一年複一年。麥黃夏收,農人忙着提鐮割麥,沒日沒夜進行龍口裡奪糧。這一時期,天空多發西北雨,害怕連陰雨,成熟的小麥極容易在麥穗裡生了芽,糧食就變壞了。因而,趕在雨季來臨前搶收到倉,比什麼事都重要。這時候我嬸說媒的事也就告一段落,停了下來。

我上高中的時候,常常苦澀的一個人走進麥田,看麥浪滾滾,看碧波蕩漾,想自己的未來。少不更事的我,不知道麥田會衍生男歡女愛的婚姻,不知道風吹麥浪有如許的哀愁,多少年一直纏繞着我。可我時常盼望像詩人一樣,吟詠着麥浪的夏景,盼望着有我自己的浪漫綻放。

如今,麥田不在了,有關麥田的故事,從此做了終結。

散文:麥香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郭懷福,北京密人,愛好攝影,寫作,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