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作者:物道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也由最初的一層套球,逐漸地有10層、25層、60層,對牙雕匠要求極高,是牙雕技術中的一個巅峰。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也由最初的一層套球,逐漸地有10層、25層、60層,對牙雕匠要求極高,是牙雕技術中的一個巅峰。

但過于勞民傷财。雍正時的一張“象牙席”,要60位巧匠,把象牙切割成篾絲,編織近兩年才能完成,且要用到上百隻象牙。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也由最初的一層套球,逐漸地有10層、25層、60層,對牙雕匠要求極高,是牙雕技術中的一個巅峰。

但過于勞民傷财。雍正時的一張“象牙席”,要60位巧匠,把象牙切割成篾絲,編織近兩年才能完成,且要用到上百隻象牙。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也由最初的一層套球,逐漸地有10層、25層、60層,對牙雕匠要求極高,是牙雕技術中的一個巅峰。

但過于勞民傷财。雍正時的一張“象牙席”,要60位巧匠,把象牙切割成篾絲,編織近兩年才能完成,且要用到上百隻象牙。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雍正知道後,随即下令禁止,不再使用象牙制品。如今牙雕工藝已不複昨日榮光,但要思索的已不僅僅是工藝如何,如何發掘新材料也是要認真思索的事情。

燕京八絕無人繼,皇家手藝成絕響花絲鑲嵌,細絕天下景泰藍,身懷絕技雕漆,漆絕于色金漆鑲嵌,漆上添花京繡,百秀之絕宮毯,藏金之絕玉雕,輕絕于水牙雕,已成絕響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也由最初的一層套球,逐漸地有10層、25層、60層,對牙雕匠要求極高,是牙雕技術中的一個巅峰。

但過于勞民傷财。雍正時的一張“象牙席”,要60位巧匠,把象牙切割成篾絲,編織近兩年才能完成,且要用到上百隻象牙。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雍正知道後,随即下令禁止,不再使用象牙制品。如今牙雕工藝已不複昨日榮光,但要思索的已不僅僅是工藝如何,如何發掘新材料也是要認真思索的事情。

人們說,燕京八絕是“中國工藝美術最後一座高峰”。但其實,不是說其繁盛時間晚,而是燕京八絕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彙集于一體。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也由最初的一層套球,逐漸地有10層、25層、60層,對牙雕匠要求極高,是牙雕技術中的一個巅峰。

但過于勞民傷财。雍正時的一張“象牙席”,要60位巧匠,把象牙切割成篾絲,編織近兩年才能完成,且要用到上百隻象牙。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雍正知道後,随即下令禁止,不再使用象牙制品。如今牙雕工藝已不複昨日榮光,但要思索的已不僅僅是工藝如何,如何發掘新材料也是要認真思索的事情。

人們說,燕京八絕是“中國工藝美術最後一座高峰”。但其實,不是說其繁盛時間晚,而是燕京八絕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彙集于一體。

花絲鑲嵌是金銀之“細絕”,景泰藍乃“技絕”,雕漆為“色絕”......開創了中國傳統工藝的新一座高峰。

物道君語:

在中國所有工藝美術中,有八門手藝尤其特殊,它們是“燕京八絕”:花絲鑲嵌、景泰藍、雕漆、金漆鑲嵌、京繡、宮繡、玉雕、牙雕。

因為它們是為皇家禮儀而生的手藝,而當“皇家”消失之後,大多逐漸失傳。

高爾基說:“一門手藝的消亡,就代表着一個小型博物館的消失。”但如果燕京八絕,真成絕響,消失的卻是中國工藝的整座山峰。

乾隆皇帝80歲那年,連下了十道聖旨,從全國幾千名工匠中挑選80名,并親自監督,讓他們做一件寶物——金瓯永固杯。

這個杯子每一縷線都是黃金,但每一根都細如發絲。因為每一條金線都經過幾十次的拉拔,最後金錯成各種的花紋,編織而成,用到的這門工藝就叫“花絲鑲嵌”。

▲ 複刻品 · 雙鸾銜壽果金簪(明)

花絲鑲嵌千錘百煉成絲,有黃金之貴重,卻又細、輕,突破了人們對黃金之笨重的想象。再鑲翠玉小片、紅藍寶石,花絲萬縷巧玲珑,妙手鑲嵌有乾坤,是燕京八絕之首。

這件1956年發現的明代金絲蟠龍翼善冠,帽上由518根0.2毫米的金絲纏繞編織成的“燈籠空兒”花紋。

細細密密的金絲線,像輕紗樣薄透,又如蟬翼般輕盈,而那花絲間也毫無接頭、斷絲的痕迹。镂空的龍身,錾刻的龍首,中間一顆填絲火焰珠,仿佛隻要一聲霹靂,大有淩空之勢。

花絲鑲嵌之絕,在于其繁複奢華的程度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力,卻又不笨重不刻意,反而靈動如翼。

▲ 明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

有一天,林徽因在一個舊古玩攤上買回一隻景泰藍花瓶。老攤主對她說:“這是正宗的景泰藍,别處你見不到了,熱鬧了幾百年,到這會兒算絕根兒了。”

不久林徽因成立了拯救景泰藍小組,在她臨終前,這項工作還未完成,仍不停地叮囑學生:“景泰藍是國寶,不要在新中國失傳。”

這座藍底銅絲聚寶盆,就是一個經典的景泰藍作品。燈光下淡藍微綠的色澤,好像晨光破曉時金藍色的大海,金色海浪翻騰着朵朵盛開的西番蓮花,碗上有一隻魚兒如躍海上。

景泰藍,正名叫“銅胎掐絲琺琅”,集夏商的青銅業、文人繪畫、玉石錾刻、金銀掐絲等工藝為一體,最後點上琺琅,燒制、手工打磨上百遍而成。

清末有詩詞贊道:“就中絕技高天下,壓倒五洲景泰藍。”景泰藍之絕,是技術交融之絕。

2001年,一個牡丹紋的剔紅盒子以1287萬元人民币成交,這是迄今為止雕漆拍賣的最高價格。

很多人無法了解,這不過是個雕刻得還不錯的小盒子,居然拍出一套别墅的價格。

其實,其絕就在于大漆難得。

大漆取自漆樹,刀子劃開樹皮,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一棵生長16年的漆樹,一年的産漆量卻隻有250克。

然後再一道一道往木胎上刷,1毫米厚度的漆需要刷16-18道漆,一件做普通的漆器至少需要6,7毫米的厚度,若刷一百幾十道漆,需要三五個月時間。

這來之不易的大漆,和夜以繼日的刷漆雕琢,注定了剔紅器的珍貴。

而有了漆的保護,漆器防水、防腐,耐潮、耐磨還耐摔。西漢的一隻彩繪漆鳥紋耳杯,2000年後,杯内純紅色的漆,至今不褪色。

雕漆之絕,在于雕刻,也在于色絕。

天然漆是乳白色的汁液,空氣中氧化之後就會變成濃重的棕紅色,但稍一厚塗随即變為黑色。

金漆鑲嵌便是在一片漆黑的世界裡作畫,描繪世間繁花,萬千生靈。

這件山水樓閣莳繪盒,用了整片的金箔貼出山形和屋頂,再刻畫山和屋頂的輪廓。把金箔研磨成金粉,調成液體用筆蘸着描繪花卉,用漆的黑,襯托一座山水樓閣。

有的用貝殼嵌在漆器上,叫“螺钿鑲嵌”;或是以瑪瑙、翡翠、碧玉、珊瑚等為材料,又稱為“百寶嵌”。

金漆鑲嵌的屏風,常常是黑漆做底,以珍珠光色澤的貝殼,嵌出花鳥、山石、樓台,螺钿鑲嵌。金漆鑲嵌,便是沉沉的夜色綻放繁花。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從一個繡娘一路逆襲成為令妃,其實清宮廷的繡花局,繡娘都是男性。因為有一種繡藝“傳男不傳女”,它是京繡。

比起蘇繡、粵繡、湘繡,蜀繡,京繡沒什麼存在感。大概是明清時京繡隻為皇帝、嫔妃刺繡,百姓難得相見。

▲ 京繡福壽祥雲龍紋繡品

但是京繡傳承人于靜認為,京繡其實吸收了“百家之長”,融合蘇繡、粵繡等,發展為的皇家手工繡。并且融合全國各大優秀繡工技法,創造了一種新繡法,平金打籽繡。

将黃金撚成線,起針後金線在針尖上繞圈,用指按住,落針拉緊繡線固定就變成了環狀的小結。繡完後,就像一顆一顆金籽結在繡布上,宛如暗夜裡的點點繁星。

可以想象,21世紀京繡無須再為皇家服務,它面臨的困境比蘇繡粵繡更加艱難,若失傳,失去何止是京繡,而是“百家之秀”。

沒有什麼是皇帝得不到的東西,除了這件“盤金毯”,皇帝見了都想繞路走。

盤金毯是宮毯中的一種,用金線織成。但得先把黃金捶打成薄片,薄到能展開一畝地大,然後再切割成比韭菜還要小的絲條,最後纏上毛絲線進行編織。

▲ 盤金毯

2003年宮毯傳承人康玉生的團隊,編織的盤金毯《帶子上朝》,寬兩米,高三米,便使用近萬米的金線。然而這門手藝,絕就絕在,“前不露紗,後不露金”。

因為編織時,前後有兩根經線,前面盤金,後面盤紗。

名貴如此,即使皇宮,盤金毯也不是随便用的,隻有在重大儀式或慶典上才能鋪,比如皇帝大婚,一用完就得收藏起來。

▲ 盤金毯

金庸談到一門武功叫“鐵掌水上漂”,其實“玉雕”也可以“水上漂”。

這件唐白玉忍冬紋八曲長杯,最薄處隻有0.5mm,而一張紙的厚度是0.2mm,不到三張紙的厚度,吹彈可破。

▲清 青玉荷葉碗

乾隆說,它們“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燈光下薄如蟬翼,放于水上能飄動,猶如一片低調的花瓣飄然于水,嬌羞地波動。

皇帝特地為此設立一門“薄胎西番作”,專門做玉雕。但是在乾隆之後,這門手藝就漸漸失落了。

因為雕刻時,每一個玉匠的心情都是心驚肉跳的,雕琢如履薄冰,就怕一個手抖,倏忽一下,沒了。玉看似溫潤柔弱,内裡卻十分剛硬,與文人的氣質并無二異。

▲ 清 痕都斯坦玉嵌寶蓋盒

▲ 清 痕都斯坦式青白玉錯金絲嵌寶石瓜形蓋盒

牙雕開始隻是一些生活用品,象牙梳子、刻花小盅、牙笏,造型也簡單。但到了清代,巧匠們越發追求工藝之繁複。

▲ 清代 象牙雕镂空蓮瓣纏枝紋香器

《格古要論》中寫有一件牙雕鬼工毬,“嘗有象牙圓毬兒一個,中直通一竅,内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鬼工毬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球内套球,且每一個都能轉動,每一内球厚薄一分不差,每一球都雕琢着精細圖案。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也由最初的一層套球,逐漸地有10層、25層、60層,對牙雕匠要求極高,是牙雕技術中的一個巅峰。

但過于勞民傷财。雍正時的一張“象牙席”,要60位巧匠,把象牙切割成篾絲,編織近兩年才能完成,且要用到上百隻象牙。

▲ 清 十九世紀廣東镂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台北故宮的寶藏

雍正知道後,随即下令禁止,不再使用象牙制品。如今牙雕工藝已不複昨日榮光,但要思索的已不僅僅是工藝如何,如何發掘新材料也是要認真思索的事情。

人們說,燕京八絕是“中國工藝美術最後一座高峰”。但其實,不是說其繁盛時間晚,而是燕京八絕汲取了各地民間工藝的精華,彙集于一體。

花絲鑲嵌是金銀之“細絕”,景泰藍乃“技絕”,雕漆為“色絕”......開創了中國傳統工藝的新一座高峰。

很可惜,如今燕京八絕列入非遺,成為了需要搶救的對象。

資料參考:

資料參考:

1.天匠手工地毯部落:《即将在倫敦拍賣的中國地毯,我希望買走他們的都是中國人》

資料參考:

1.天匠手工地毯部落:《即将在倫敦拍賣的中國地毯,我希望買走他們的都是中國人》

2.南都周刊:《宮毯,所謂禮儀,盡在腳下方寸格律間 | 國風》

資料參考:

1.天匠手工地毯部落:《即将在倫敦拍賣的中國地毯,我希望買走他們的都是中國人》

2.南都周刊:《宮毯,所謂禮儀,盡在腳下方寸格律間 | 國風》

3.北京故宮博物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