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文人必讀書籍《禮記》30句精選,句句經典,字字珠玑

作者:好書天天伴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譽為“禮儀之邦”,“禮”是中華文化最典型的特征。

《禮記》是由西漢禮學家戴聖編纂的一部典章制度,是古代士人的必讀書籍,集中展現了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南宋時,《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論語》、《孟子》被合編為“四書”。

筆者現精選《禮記》30句,供大家學習參考。

古代文人必讀書籍《禮記》30句精選,句句經典,字字珠玑

1.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釋: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2.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釋:說話必須首先要展現誠信,行為一定要持中端正。

3.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4.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在朝言朝。

釋:在相應的辦公場所,就要談論所應處理的事務。

5.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釋:隻要對國家有利,就不要去計較自己的财富與地位。

古代文人必讀書籍《禮記》30句精選,句句經典,字字珠玑

6.君子約言,小人先言。

釋:有德行的人謹慎說話,注重幹實事,說到做到;品德低下的人搶先說大話,說到做不到。

7.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事先做好準備,才能夠取得成功,否則就會失敗。

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釋:一個人獨自學習,沒有學友一起交流切磋,就會見識淺陋、難有長進。

9.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釋:善于唱歌的人,人們會不由自主地跟他唱起來;會教學的人,有能力讓人繼承他的志向。

10.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

釋:有大德行的人,不會隻限于擔任某一種官職;普遍的規律,不僅僅适用于某一件事物;有大信的人,不必盟約發誓才讓人們信任他;天有四季變化,無須劃一,也會守時。

古代文人必讀書籍《禮記》30句精選,句句經典,字字珠玑

11.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釋:禮儀是用來引導人們的志向的,樂曲是用來調和感情的,政令是讓人們統一行動的,刑罰是用來防止奸邪的。

12.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釋:人們在學習常見的問題是:學得太多太雜,或學得太少太窄,或隻學淺顯容易的,或遇到困難就停滞不前。

13.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

釋:處于一定的職位,而沒有在那個職位上提相應的意見,君子就應當感到羞恥;有那樣的言論,卻沒有相應的行為,是君子就應當感到羞恥。

14.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鳏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釋:人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以自己的子女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障人士都能得到供養。

15.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釋:惡意的語言不從口中說出來,别人對不會對你說忿恨的話。

古代文人必讀書籍《禮記》30句精選,句句經典,字字珠玑

16. 安上治民,莫善于禮。

釋:使得國家安定,群眾得到治理,沒有什麼比禮儀更好的了。

17.小人貧斯約,富斯驕,約思盜,驕思亂。

釋:小人貧困的時候,就會感受到十分痛苦,富貴了便會驕奢淫逸。痛苦的時候便會去想要偷盜,驕奢淫逸的時候便會去胡思亂想。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釋:玉石不經過雕刻,就不能變成好的器物。人如果不通過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

19.禮不妄說人,不辭費。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

釋:禮,不随便取悅人,也不說無用的話,依照禮儀,不僭越節度,不侵犯怠慢别人,不與人故作親熱。

20.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釋:傲慢之心不可滋長,欲望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享樂不可過度。

古代文人必讀書籍《禮記》30句精選,句句經典,字字珠玑

21.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釋:認識到了自己學問的不足,才能自我檢討;認識到了自己對知識的困惑不解,然後才能奮發自強。

22.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釋:禮節講究的是互相往來,你講禮節但得不到對方的回應,這是對方的失禮;人家對你講禮你卻不還禮,這是你的失禮。人隻有講究禮節才能心安身安,否則就會遭受危險。

23.博學而不窮,笃行而不倦。

釋:廣泛地學習而不停止,專心地去做而不厭倦。

24.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

釋:凡是選用人才,須先考察他的德才,之後才分派工作,勝任工作後再評定爵位,才能給予相應的俸祿。

25.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

釋:施行仁的人是天下人的表率,講求義的人是天下人行為的準則,知恩圖報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古代文人必讀書籍《禮記》30句精選,句句經典,字字珠玑

26.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釋:博聞強記而且能禮讓,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稱之為君子。

27.在上位,不淩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

釋:君子身處上位,不欺淩處于下位的人。處在下位,不巴結奉迎處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作為而不去苛求别人,就不會産生怨恨。

28.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

釋:君子應該舉止要得體,儀表要莊重,言語要謹慎。是以,君子的外貌使人敬畏,儀表使人感到威嚴,言語使人信服。

29.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釋:對有德才的人要親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愛慕他。對于自己所愛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點,對于自己所憎惡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處。

30.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

釋:吃飯飲水、男女歡愛,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最基本的欲望;死亡和貧苦,是人最厭惡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