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作者:夜狼文史工作室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馮家來自廬山縣彜河縣義彜鎮,早已被譽為"書香門地"。馮家祖在詩書上,曆代注重教育,注重培養後代的人才,馮家子有天賦。

馮氏的後代中,馮有蘭、馮景蘭、馮玉君三兄妹最有名,素有"唐河三姐"之稱。

馮友蘭(1895-1990)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馮有蘭,志生,現代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被譽為"現代新儒家"。

馮友蘭早年因家庭因素受過良好的啟蒙教育,曾就讀于唐河縣高中預科學校、開封中州公立高中班、武昌中國學校、上海市中學二年級預科班,成績優異,排名第一。

在上海學習期間,馮有蘭對哲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1915年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哲學。1918年畢業後,馮友蘭在河南第一工業學校任教。

1919年,馮有蘭赴美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學習,1923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回國後,馮友蘭先後在開封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任教,教授中國哲學史。

抗日戰争期間,馮有蘭擔任西南聯合國大學哲學系教授、文學院院長,培養了一大批哲學人才。在此期間,馮有蘭出版了幾本哲學著作,建立了新的哲學體系,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抗日戰争勝利後,馮友蘭應邀擔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客座教授。1948年,馮友蘭回國,當選為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國成立以來,馮友蘭先後擔任北京大學哲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系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委員。 并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裡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1990年,馮友蘭在北京友誼醫院病逝,享年95歲。

馮景蘭(1898-1976)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馮敬蘭,"懷西"一詞,現代中國著名的地質教育家、沉積科學家和地貌學家,是中國沉積科學的重要創始者之一。

小時候在農村上過民辦學校的馮敬蘭,就讀于河南開封省第二中學。1916年,馮景蘭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學校,因為成績優異,兩年後,他被公費錄取到美國留學。

1918年,馮靜蘭進入科羅拉多礦業學院,1921年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學院,學習礦床和岩石學,1923年獲碩士學位回國。

回國後,馮靜蘭成為河南省中州大學講師教授、礦産地質系主任。在此期間,他研究檢查了中國各地礦床的地質情況,是最早進行現代礦床的地質學家之一。此後,他還擔任北洋大學教授和清華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除了礦床學、礦物學和岩石學課程外,他還對河北、山西和山東省的地質和礦物進行了深入研究。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圖:馮敬蘭先生的家人

抗日戰争期間,馮靜蘭在西南聯合大學擔任教授,勝利後回清華大學任教。

新中國成立後,馮敬蘭先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地質研究所任教,并被任命為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1976年,馮景蘭因病去世,享年78歲。

馮玉君(1900-1974)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馮玉君,原名馮全蘭,改名為舒蘭,字德娟,字稱"德娟",字稱于女士,她是中國現代古典文學史學家,五四時期的女作家先驅,新中國第一位女性一等教授。

馮玉君小時候在家讀書,被兩兄弟,愛讀書,因為聰明又好學,被鄉鎮譽為"天才少女"。早年就讀于縣級末本女子國小,後來就讀于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文科專科。

1922年從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馮骥被北京大學研究院錄取為研究所學生,在此期間,她開始以餘女士的筆名撰寫和出版她的書。自1925年以來,馮先生曾在複旦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金陵大學等中國多所知名大學任教。

1932年,馮赴法國巴黎大學文學院學習。1935年獲得博士學位後,馮先生回到中國繼續他的教學生涯。

馮世三傑,來自河南省唐河縣,被視為現代中國新儒家

圖:馮玉君、陸維茹

新中國成立後,馮玉軍被任命為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後任山東大學副校長、山東省婦女聯合會副會長、山東省文化聯合會副會長、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委員。

1974年,馮玉君因病去世,享年74歲。

"夜狼文學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