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作者:夜狼文史工作室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冯家来自庐山县彝河县义彝镇,早已被誉为"书香门地"。冯家祖在诗书上,历代注重教育,注重培养后代的人才,冯家子有天赋。

冯氏的后代中,冯有兰、冯景兰、冯玉君三兄妹最有名,素有"唐河三姐"之称。

冯友兰(1895-1990)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冯有兰,志生,现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冯友兰早年因家庭因素受过良好的启蒙教育,曾就读于唐河县高中预科学校、开封中州公立高中班、武昌中国学校、上海市中学二年级预科班,成绩优异,排名第一。

在上海学习期间,冯有兰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5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1918年毕业后,冯友兰在河南第一工业学校任教。

1919年,冯有兰赴美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1923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回国后,冯友兰先后在开封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教授中国哲学史。

抗日战争期间,冯有兰担任西南联合国大学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培养了一大批哲学人才。在此期间,冯有兰出版了几本哲学著作,建立了新的哲学体系,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抗日战争胜利后,冯友兰应邀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48年,冯友兰回国,当选为南京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以来,冯友兰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系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委员。 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90年,冯友兰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享年95岁。

冯景兰(1898-1976)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冯敬兰,"怀西"一词,现代中国著名的地质教育家、沉积科学家和地貌学家,是中国沉积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小时候在农村上过民办学校的冯敬兰,就读于河南开封省第二中学。1916年,冯景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校,因为成绩优异,两年后,他被公费录取到美国留学。

1918年,冯静兰进入科罗拉多矿业学院,1921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学院,学习矿床和岩石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回国。

回国后,冯静兰成为河南省中州大学讲师教授、矿产地质系主任。在此期间,他研究检查了中国各地矿床的地质情况,是最早进行现代矿床的地质学家之一。此后,他还担任北洋大学教授和清华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除了矿床学、矿物学和岩石学课程外,他还对河北、山西和山东省的地质和矿物进行了深入研究。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图:冯敬兰先生的家人

抗日战争期间,冯静兰在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教授,胜利后回清华大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冯敬兰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地质研究所任教,并被任命为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6年,冯景兰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冯玉君(1900-1974)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冯玉君,原名冯全兰,改名为舒兰,字德娟,字称"德娟",字称于女士,她是中国现代古典文学史学家,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先驱,新中国第一位女性一等教授。

冯玉君小时候在家读书,被两兄弟,爱读书,因为聪明又好学,被乡镇誉为"天才少女"。早年就读于县级末本女子小学,后来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科专科。

1922年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冯骥被北京大学研究院录取为研究生,在此期间,她开始以余女士的笔名撰写和出版她的书。自1925年以来,冯先生曾在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中国多所知名大学任教。

1932年,冯赴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学习。193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冯先生回到中国继续他的教学生涯。

冯世三杰,来自河南省唐河县,被视为现代中国新儒家

图:冯玉君、陆维茹

新中国成立后,冯玉军被任命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后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文化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

1974年,冯玉君因病去世,享年74岁。

"夜狼文学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