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喲、嘿喲”兩名中年男子拿着棒槌,用力地舂着糍粑,圍觀群衆加油打氣,現場歡聲笑語一片。9月13日19時,“2021年四川省萬人賞月誦中秋集中展演--廣安市前鋒區分會場”在六角丘公園舉行,吸引周邊居民共慶中秋佳節。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當晚,一紅一黃的“獅子”、喜慶的“大頭娃娃”,在舞台上搖頭晃腦,喜氣洋洋的舞獅拉開活動帷幕。腰鼓《中國美》歡快大氣;展現鄉村振興的獨幕喜劇《幸福直播》诙諧搞笑;歌曲《咱老百姓》、舞蹈《花開富貴》、川劇變臉等十餘個文藝節目輪番登場,引得圍觀群衆喝彩。
身着藍白相間、頭紮雙發髻的小演員們手拿連響,配以輕松歡快的伴奏,展現活潑可愛的舞姿。她們表演的是廣安市級非遺項目的宕渠雙竹連響舞蹈《連響娃娃》。已有千年曆史的前鋒宕渠雙竹連響,曾代表廣安赴法國斯特拉斯堡,參加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活動,也登上過2019年春晚舞台。
據悉,“連響”是民間歌舞表演時的道具,它是用一米長、核桃粗的竹棍,按節等分距離,剝竹镂空,用鐵絲套穿窟窿眼銅線,嵌入竹管,按音樂節拍舞動竹棍,發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
“這個舞蹈輕松歡快,由少年兒童來演繹,更顯得朝氣蓬勃。也打出了前鋒少年兒童對非遺傳承的責任與擔當。”前鋒區文化館館長、宕渠雙竹連響傳承人李革介紹,為了将雙竹連響發揚光大,前鋒區在宣傳的同時,也教居民學習舞蹈,現在當地的不少廣場舞都在跳“連響”。此外,前鋒區大石場國小辦學曆史悠久,還被前鋒區文化館選為傳承基地,弘揚傳統文化。如今,“連響”已成為該校的課間操内容,幾乎每個學生都會打連響。
“好久沒這麼熱鬧了,平時這些表演都是在電視上看到的。”今年68歲的羅克平是前鋒區代市鎮人,聽說有表演,他提早幹完農活,晚飯後就和老伴兒趕20分鐘車到現場。“希望以後多點這樣的文藝節目。”
廣安市前鋒區文廣旅局文化藝術和市場股股長何麗介紹,四川省2021年“萬人賞月誦中秋”集中展演活動的主會場設定在資陽市樂至縣,将于9月17日舉行。屆時,廣安市前鋒區分會場将通過錄播連線方式在主會場呈現。
來源:川觀新聞
釋出: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