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民”字文,緊貼“實”字訣。回顧五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衆所想、急群衆所急、解群衆所困,聚焦教育均衡、飲水安全、醫療衛生等民生熱點,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着一年幹,交出了一份寫滿百姓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答卷。

“十三五”期間,一場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的接力賽在渠縣上演。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渠縣校區通過引進一流的管理團隊、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育設施,進一步引領我縣教育生态環境的改善,努力提升教育供給能力。
成實外渠縣校區副校長劉勝表示,我們成都實外渠縣校區校徽是一隻熊貓,其實就意味着每一個到我們學校來讀書的學生,我們的學校和老師都會把他當做國寶熊貓一樣,好好地培養,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在完善的教育體系基礎上,我縣還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群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家住寶城的宋昌濤在八月下旬時候,突然胃部疼痛,為緩解病痛,宋昌濤便就近住進寶城衛生院。而為患者解除病痛的,是今年剛完成規培的醫生。
居民宋昌濤表示,确實這些從業人員對我的服務态度和技術是非常的好,非常的熱情,在兩個小時之内我的病已經全部緩解了,也不痛了。
五年來,我縣持續深化醫療體制改革,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大力強化人才建設,人才隊伍品質和醫療覆寫面得到了有效提高。
縣衛健局副局長鄒小龍表示,紮實開展健康扶貧“五大行動”,開展貧困人口免費健康體檢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貧困群衆醫療保障得到鞏固和加強。
與此同時,全縣在醫療服務品質上下功夫,針對群衆醫保報帳程式繁雜等問題,不斷優化辦事流程、精簡審批程式,靠前服務,通過讓資料和從業人員多跑腿,使辦事群衆少跑路。
五年來,我縣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新(擴)建義務教育學校29所、公辦幼稚園23所,成實外來渠辦學,新增學位9300餘個,華西希望應用職業技術學院落戶渠縣,邁入“大學時代”;組建醫共體2家、專科聯盟9家,縣醫院醫技大樓、高新醫院等項目完工投運,群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五年的民生賬冊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見證了縣委班子“一切為了人民”的铿锵誓言與堅定承諾。